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与普遍信任及特殊信任的关系*

2016-09-28 00:54徐海燕李启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传统性心理特征人际

徐海燕 李启明

①中国.成都学院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0036 ②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四川成都) 611756 △通讯作者E-mail:qmdrli@hust.edu.cn



·论著·(社会心理)

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与普遍信任及特殊信任的关系*

徐海燕①李启明②△

①中国.成都学院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036②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四川成都)611756△通讯作者E-mail:qmdrli@hust.edu.cn

目的:基于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对人际信任的不同影响,探讨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对大学生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的影响心理机制。方法:426名大学生完成了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量表、普遍信任问卷和特殊信任问卷。结果:①心理传统性的关系取向、宿命迷信、孝亲敬祖对特殊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324,P<0.001;β=0.074,P<0.05;β=0.099,P<0.05),心理传统性的关系取向、宿命迷信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08,P<0.001;β=-0.090,P<0.01);②心理现代性的内控取向、公平正义、独立自主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79,P<0.001;β=0.114,P<0.05;β=-0.119,P<0.01;β=0.154,P<0.05),消费取向对特殊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01,P<0.001)。结论:大学生的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对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具有不同心理作用机制。

普遍信任;特殊信任;心理传统性;心理现代性;大学生

人际信任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儒家思想中,“信”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诚信”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石。信任研究是中西方学者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信任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例如,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信任水平对他们的应对方式、孤独感、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满意度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1-4]。然而,关于大学生信任的研究,研究者们主要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完美主义、人格特征等微观层面开展相关实证研究,较少研究者关注中国文化心理因素对大学生信任的影响[5-8]。就中国人而言,在“信任谁”以及“何种信任”的问题上,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中国人倾向于将他人划分为两类:“圈内人”和“圈外人”。其中“圈内人”是可信的,“圈外人”是尚未建立信任关系的人[9]。张建新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国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更加相信自己的亲人[10]。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表明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是两个不同的信任概念。因此,在解释信任行为时,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国内研究者,同时采取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测量工具考察青少年的综合信任水平,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都具有较高信度[11]。因此,本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对人际信任的不同影响,探究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对大学生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的影响心理机制。

关于中国人信任问题的研究,大多研究者把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的影响分离开来对待。尤其是近几年关于中国人的人际信任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文化对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忽视了传统文化传承对中国人人际信任的影响。文化与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而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人际信任,人际信任具体体现着文化。朱岑楼具体论述了文化、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12]。社会由人群所组成,但人群并非生物性个体,而是文化性个人。有关中国人信任圈的研究表明,人际信任与主题和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有关[13]。因此,对于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需要在当代中国文化背景之下探讨,既要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个体的影响,又要考虑到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对于个体的冲击。台湾学者杨中芳指出,关于中国人信任的研究应“注意到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对原有的人际信任产生的强烈冲击”,而“不必以西方社会变迁作为自己社会变迁的蓝本”[14]。

杨国枢教授将个人传统性心理特征定义为生活在文化传统中的民众所具有的与之对应的心理与行为,包括价值、动机、态度、情感与行为意向等。而个人现代性心理特征则定义为随着社会现代化,而诱发个人现代化所表现出来与之对应的心理与行为[15]。杨国枢指出,个人具有的传统性心理与行为并不会因社会的变迁而消失不见,而会与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心理与行为并存,形成其独特复杂的心理特征[16]。每个人所保留的传统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多寡与程度不同,现代化的程度不同,中国社会整体上属于一个传统与现代共存的状态。因此,研究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不涉及到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的影响,是不科学的,是不全面的,可能还会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产生一定的误解。

本文基于文化心理特征对人际信任的影响,针对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对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的不同。从心理与文化两层面相互形塑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与普遍信任及特殊信任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了武汉多所综合性大学的在校学生450名,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26份,其中男生192人,女生234人;本科生被试大一到大三各个年级分别为:142人、120人、80人,研究生调查被试研一到研三学生84人。总体调查被试的年龄从18~27岁。

1.2方法

1.2.1多元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量表采用杨国枢等所编制的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量表[17]。心理传统性分量表包括男性优越、中庸心态、宿命迷信、孝亲敬祖、关系取向5个维度,心理学现代性分量表包括独立自主、规划学习、消费取向、内控取向、公平正义5个维度,总计91个项目,量表采用6点评价。在本研究中,心理传统性、心理现代性及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22、0.826、0.851。

1.2.2普遍信任问卷采用王飞雪和山岸研究中使用的普遍信任问卷[18]。本问卷共15个题目,普遍信任,该问卷采用5点记分方式。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

1.2.3特殊信任问卷采用汪向东等人修订的特殊信任问卷[19],主要测试大学生对同学、老师、家庭成员、朋友等人的信任状况及程度,共20题,该问卷采用5点记分方式。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

1.3统计处理

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班上课时,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的输入转换、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采取SPSS 19.0软件完成。

2 结 果

2.1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与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的相关

从表1的相关矩阵中可以看出,男性优越、宿命迷信、关系取向3个维度与普遍信任显著负相关,而中庸心态与普遍信任显著正相关,而孝亲敬祖与普遍信任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男性优越、宿命迷信、孝亲敬祖、关系取向与特殊信任都显著正相关,中庸心态与特殊信任显著正相关。独立自主、规划学习、公平正义、内控取向4个维度与普遍信任显著正相关,消费取向与普遍信任显著负相关。消费取向与特殊信任显著正相关,规划学习、内控取向与特殊信任显著负相关,独立自主、公平正义与特殊信任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2.2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对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的作用

以大学生心理传统性的5个维度为自变量,分别对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心理传统性对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的影响。由表2可见,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对特殊信任的回归分析中,大学生心理传统性有关系取向、宿命迷信、孝亲敬祖进入回归模型,3个传统心理特征联合对特殊信任解释21.3%的变异。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对普遍信任的回归分析中,有关系取向、宿命迷信进入回归分析中,两个传统心理特征联合对普遍信任解释13.3%的变异。因此,传统心理特征的关系取向、宿命迷信、孝亲敬祖对特殊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以及传统心理特征的关系取向、宿命迷信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中庸心态没有进入任何一个回归模型。

表1 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与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的相关(r)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2 大学生心理传统性与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的回归分析

以大学生心理现代性的5个维度为自变量,分别对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心理现代性对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的影响。由表3可见,大学生心理现代性对特殊信任的回归分析中,只有消费取向进入回归模型,消费取向对特殊信任解释6.6%的变异。大学生心理现代性对普遍信任的回归分析中,内控取向、独立自主、消费取向、公平正义进入回归分析中,4个现代心理特征联合对普遍信任解释29.5%的变异。因此,现代心理特征的消费取向对特殊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以及现代心理特征的内控取向、独立自主、公平正义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消费取向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表3 大学生心理现代性与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从结果来看,笼统的说中国人只有特殊信任而缺乏普遍信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下,个体的信任模式具有差异性。因此,本研究从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对个体心理特质的塑造-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出发,得出心理传统性对特殊信任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而不利于普遍信任的建立;心理现代性对普遍信任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对特殊信任的建立作用不大。福山曾指出,传统文化因素是影响中国人不信任外人,但会促进他们信任亲属圈的人[20]。

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把特殊信任圈扩大到同学、老师、家庭和朋友,然而,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下塑造的传统心理特征,倾向于特殊信任,而缺乏普遍信任。在相关分析中,特殊信任与传统心理特征显著正相关,总体上普遍信任与传统心理特征显著负相关,除中庸心态与普遍信任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对特殊信任的回归分析中,关系取向、宿命迷信、孝亲敬祖进入回归模型,这3个维度对特殊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对普遍信任的回归分析中,关系取向、宿命迷信进入回归分析中,它们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传统性的中庸心态没有进入任何一个回归模型。中庸心态是以仁的内在要求为根本价值的依据,在外部环境中寻求中和,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当的、过无不及的表达与实现。内心的“中”、外在的“节”以及最后结果的“致中和”[21]。因此,大学生的中庸心理特征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也是一样,不会表现出对圈内人或圈外人特别的信任或特别的不信任。

本研究证实,大学生在现代文化下塑造的现代心理特征,更多的表现出普遍信任,对特殊信任的作用不大。在相关分析中,普遍信任与现代心理特征显著正相关,除消费取向显著负相关,特殊信任与消费取向显著正相关,与现代心理特征的其它维度相关不显著。大学生心理现代性对普遍信任的回归分析中,大学生心理现代性中的消费取向、内控取向、公平正义、独立自主4个维度进入回归模型,内控取向、规划学习、独立自主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消费取向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心理现代性与特殊信任的回归分析中,消费取向进入回归模型,消费取向对特殊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当大学生持内控取向、公平正义、独立自主的现代心理特征时,认为周围的世界是安全可靠的,因此比较容易建立起普遍信任感。大学生的消费取向主要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给大学生提供金钱赞助的主要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以及金钱万能的观念,觉得金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思维。因此,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心理特征促进他们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建立信任关系,而对社会上普遍他人不信任。

综上所述,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不是简单划分为对圈内人的信任,或对圈外人的不信任。中国大学生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塑造的传统心理特征,更多的表现出对自己亲人、同学、朋友、老师的特殊信任,而负向的影响大学生的普遍的信任。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塑造的现代心理特征,表现出对普遍信任,对自己亲人、同学、朋友、老师的特殊信任影响不大。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下塑造的心理特征对特殊信任及普遍信任遵从不同的模式。

大学生传统文化心理特征中的关系取向、宿命迷信、孝亲敬祖对特殊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关系取向、宿命迷信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现代文化心理特征中的内控取向、公平正义、独立自主对普遍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消费取向对特殊信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1]吴清兰,梁莎莎.大专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78-82

[2]金艳玲,顾昭明.硕士研究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478-1481

[3]吴志雄,邱鸿钟,龚文进.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人际信任、人际关系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2):1496-1498

[4]王晓一,李薇,杨美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646-647

[5]周倩,姚志强.大学生人格特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110-1112

[6]洪慧娟,杨俊.广州市大学生人格特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7):847-849

[7]杨昭宁,贾蕊,陈祥丽.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61-62

[8]廖秀红.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815-1816

[9]Redding S G,Ng M.The role of face in the organizational perceptions of Chinese managers[J].Organization studies,1982,3(3):201-219

[10]张建新,张妙清,梁觉.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32(3):311-316

[11]范佳丽,葛明贵.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30-433

[12]朱岑楼.中国人性格的耻感取向.[M]//张文达,高质慧.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242-244

[13]牛江河,辛自强.不同主题和风险下的人际信任:“信任圈”的中、加比较[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2):62-67

[14]杨中芳,彭洒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80(2):1-21

[15]杨国枢.三探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概念架构的扩展与研究工具的建立(1/3)[Z].行政院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2005,NSC93-2413-H-431-003

[16]杨国枢.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能否同时并存[M]//杨国枢.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65-119

[17]杨国枢.三探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概念架构的扩展与研究工具的建立(2/3)[Z].行政院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2006,NSC94-2413-H-431-001

[18]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14(2):68-82

[1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83-184

[20]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84-90

[21]林升栋,杨中芳.自评式两极量尺到底在测什么?-寻找中庸自我的意外发现[J].心理科学,2007,30(4):937-939

http://www.cjhp.com.cn/(欢迎查阅,免费下载)

The Relationship of Psychological Traditionality-Modernity and General Trust-Special Trus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Xu Haiyan,Li Qim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036,China

Objective:Basing on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on interpersonal trust,we try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general trust and special trus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interaction view of psychology and culture.Methods:426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d the Chinese Psychological Traditionality and Modernity Scale,General Trust Scale and Special Trust Scale.Results:① The traditional psychology traits of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superstition and respecting had positive predict on special trust(β=0.324,0.074,0.099,P<0.05);while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and superstition had negative predict on general trust;② The modern psychology traits of internal control orientation,justice and independence had positive predict on general trust(β=0.279,0.114,-0.119,0.154;P<0.05),while consumption orientation had negative predict on special trust(β=-0.201,P<0.001).In a word,the psychological traditionality promoted the building up of special trust,the psychological modernity promoted the building up of general trust.Conclusion:Psychological traditi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modernity have different ways to effect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 trust and special trust.

General trust;Special trust;Psychological traditionality;Psychological modernity;College stuclents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5CSH055)

R395.9

A

1005-1252(2016)06-0859-05

10.13342/j.cnki.cjhp.2016.06.018

2015-12-16)

猜你喜欢
传统性心理特征人际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剖析
洞察儿童审美心理特征,保护儿童原生性表现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抓住幼儿心理特征 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外在特征的传统性与创造性
整体公平感对员工工作偏离行为的影响研究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