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领域“一带一路”研究综述

2016-09-27 01:42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杨 慧

政治学领域“一带一路”研究综述

杨慧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国家活动和政治行为的社会科学对这一课题开展了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并产生出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此,围绕研究现状、主要学术观点、研究基本评价三个方面,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政治学领域的“一带一路”研究进行评述,总结既有研究特点,阐述学术界关于“一带一路”的内涵、意义、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实践路径的观点,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注重拓展研究的理论深度、重视研究的前瞻性、丰富研究方法等问题。

“一带一路”;政治学; 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提出的区域合作与发展倡议。随着倡议的推进,近两年来,“一带一路”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各地区、各机构、各学科都围绕“一带一路”从不同角度、多个层次进行了研究。学术界研究的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表现出哪些特点?存在哪些问题?作为研究国家行为与国家战略的学科,政治学界对“一带一路”哪些问题进行了关注?从哪些视角进行了解读?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从学术层面进行系统梳理。

为此,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相关文献,从宏观层面对学术界“一带一路”相关主题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展现研究现状,总结研究成果;从微观层面对政治学界“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整理相关学术观点,从而全面展现“一带一路”研究现状和不足,以利于今后研究的开展。

一、“一带一路”研究现状

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源,分别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检索词,限定学科为“政治学”、“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检索CSSCI来源期刊中以“一带一路”或“丝绸之路经济带”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章,共得到147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2016年1月20日)。这些文献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政治学界的相关研究现状。本次研究对这147篇文章的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尝试建立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包括发表时间、研究主题、研究机构、作者数量、主要观点等,试图对我国政治学领域“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进行描述。

(一)介入时间早,研究成果丰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学科都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了解读和探讨,将学科研究热点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国家活动和政治行为的社会科学,对这一倡议的研究较为敏感,介入时间较其他学科更早,成果也更加丰富。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CSSCI来源期刊中篇名或关键词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文章,共有898条检索结果。图1反映了研究成果的学科分布情况,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领域研究成果最多,共640篇,这与“一带一路”本身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地区合作的战略设计不无关系。政治学科领域共有学术成果147篇,约占全部成果的16%。从学科研究介入时间来看,哲学、史学、经济、管理、政治学在2014年就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介入时间早,基础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技等自然科学类学科2015年才陆续有研究成果发表,且成果数量较少。2014年2月15日《太平洋学报》发表的《海路统筹共进,共建“一带一路”》[1]是政治学领域围绕相关主题最早发表的学术成果。总之,政治学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方面介入较早,研究成果丰富,是进行“一带一路”倡议研究的重点学科领域。

(二)成果发表时间集中

学术研究的动力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对客观研究对象的解读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学术研究也经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作为政治术语,“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别于2013年9月和10月最早被提出;2014年11月,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新的词汇最早被使用。根据检索结果,相关成果均发表在2014年和2015年。自2014年开始,“一带一路”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注意,陆续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2015年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研究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图2反映了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其中,2014年,共发表19篇研究成果,占总数的23%;2015年发表128篇,占总数的87%。

(三)研究机构与作者来源多元

从作者的来源来看,相关作者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对这一研究主题的关注度较高。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研究成果最多,共10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这一研究主题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都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此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东南亚研究所也是较有代表性的地方研究院所。从作者数量来看,绝大多数文章是由独立作者完成,共有40篇文章由两位或多位作者合作完成,其中2篇由中外学者合作完成。进行合作研究的作者多是来自不同的高校或科研院所,体现了不同机构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王义桅教授是对这一研究主题著述较多的代表性学者,共有4篇文章被CSSCI收录,其中单独发表文章1篇,与他人合作发表3篇。

(四)研究资金支持以国家级基金为主

在147项学术成果中,有32项得到了国家或地方基金的支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最多,共有25项成果。由此可以反映出国家级基金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寄予了较大的支持。地方基金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表现出缺位的现象。只有1项研究成果是在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这一地方级基金的支持下完成的(参见图3)。

(五)研究主题具有阶段性特征

从研究主题与时间分布的关系来看,政治学领域“一带一路”的研究主题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研究刚刚兴起时,相关文章主要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研究背景,研究大国战略、中国周边外交关系等问题,涉及的内容也主要是倡议提出的背景等史实。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逐步深入。从最初涉及“一带一路”的目标、特点、内涵、性质、重点等,逐步深入到“一带一路”的影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实施路径等。随后,学者从公共产品提供、地缘政治、国际话语权、地区秩序、双边合作、战略对接等多个视角对“一带一路”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并出现了一些切入点小,视角独特、研究深入的学术文章发表,例如《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2]《“季节计划”、印度海洋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等。[4]研究主题及时跟进并指导战略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由浅入深,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二、政治学界“一带一路”研究的主要观点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

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作中国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大战略。这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致力于解决中国内部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留下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国内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也是中国统筹国内外发展的战略规划,“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互利共赢为宗旨的发展内涵。”[5]

有学者从地缘政治角度对“一带一路”的内涵进行解读。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分析周边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基础上得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本身既是对传统的西方地缘政治学说的否定,也是对“海陆和合论”这一地缘政治经济学新概念的具体实践。[6]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型的国家,陆上利益和海上利益对中国来说同样重要。因此中国在进行地缘战略构建时,要兼顾陆海,不可偏废。[7]“一带一路”倡议的设计,既重视了传统陆路的联通也并不忽视海洋领域利益的维护,是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的体现。

部分学者认为,要对“一带一路”进行科学定位,必须将其放在世界秩序与欧亚大陆秩序构建的框架之中。有观点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打破和挑战。为此,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既有的国际规则内发展与沿线国家的正常交往,“其作用是对美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下的制度真空和秩序真空拾遗补阙,而非挑战自由、开放、稳定、民主的当今世界秩序”。[8]当然,在客观上,这一倡议也会对国际秩序特别是欧亚大陆的地区秩序产生影响,“是继冷战后政治重塑欧亚秩序不成功之后的新尝试,即沿线各国共同用经济的手段来重塑欧亚大陆秩序”。[9]

对“一带一路”内涵进行解读的另一种思路是将其看做一种共生、合作观念的建构与实践。从“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看,“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种共生的经贸文化(即“丝路文化”)。[10]近年来,在地区发展的实践中,中亚地区、非洲地区、欧洲地区、东南亚地区都提出过致力于本地区发展的区域或跨区域合作倡议。与这些倡议一样,“一带一路”在本质上是一种合作理念或共享理念。“一带一路”构想的实践过程就是建构一项合作观念、表达观念潜在的利益和寻求观念制度化的过程。[11]

部分西方媒体将“一带一路”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进行类比。学者对此进行了批驳,指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二战后推行的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美国试图通过复兴欧洲来抗衡苏联,以实现其地缘政治的目标。与之相比,“一带一路”倡议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谋求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并非谋求霸权的工具。[12]

(二)“一带一路”的影响与意义

“一带一路”几乎囊括了欧亚大陆绝大多数国家,如果加上沿线其他国家,“一带一路”涵盖的国家达到60个以上,总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13]牵动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9%。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必会对中国国内发展和沿线周边国家乃至域外大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国内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为未来中国国内地区发展、维护海洋权益产生影响。

第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推动国内周边和沿海地区发展。西北五省(新疆、甘肃、陕西、青海、宁夏)、西南四省(云南、广西、四川、重庆)是新丝绸之路规划实施的重点省市。东部五省(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因此,“一带一路”将助推中国的“西部开发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14]通过与周边地区和国家互通有无和合作,不断开发地区合作的潜力,形成商文并重、综合配套的新地区合作机制。[15]

第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望成为中国推进和平和经济海权战略的载体。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型国家,有近两万公里的海上边界线。因此,海上航道安全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十分关键。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建立投资和贸易机制,将产能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输出,推动该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保持中国在该地区事务的话语权,更好地维护我国在“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这一东亚“海上生命线”的利益。[16]

其次,从国际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等地区连接起来,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有利于亚欧大陆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产业链、稳定产品市场,有利于各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17]“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在周边地区进行战略布局,塑造周边地区秩序的尝试,预示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身份的转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落实,势必引起从大国博弈到周边关系,从国家权利到国民利益的深层次、全方位跨领域的结构性调整。[18]

(三)“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1.政治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有学者指出这些国家中有许多是“资源诅咒”国,即资源蕴藏丰富,但通常经济增长缓慢,社会冲突异常激烈,表现为民主不稳,政局动荡,族群冲突多,法制衰微。[19]这些国家国内政治的稳定性、法律制度的完善情况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和后期收益的获得。[20]因此,“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沿线国家政治生态、以及社会环境带来的政治风险。

2.领土岛屿争端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存在领土争端。如中国与印度存在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使印度一直对“一带一路”持犹疑态度。我国在南海地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争端涉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争端的长期存在影响了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带来安全挑战。

3.大国地缘博弈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与沿线国家和域外大国的战略挑战与地缘政治博弈。例如,2011年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并且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经济领域争夺亚太地区的主导权。[21]此外,早在2009年欧盟就曾召开“南部走廊—新丝绸之路”能源峰会,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在能源、商贸、人员、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近年来,俄罗斯也提出整合中亚地区的倡议,即“欧亚联盟”的设想,加速推进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06年日本提出建立“自由与繁荣之弧”,通过加强日本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在提升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增强其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印度依据其地理优势,谋求独霸印度洋,对外部力量在印度洋的存在都抱有防范之心,尤其将中国所谓的“珍珠链战略”视为战略包围。[22]这些倡议涉及地区互有重叠,必将加速相关大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博弈,增加“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困难。

4.战略不信任与道德风险

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考察了“一带一路”面临的道德风险与认同挑战。“一带一路”倡导的互联互通不是狭义的建路搭桥。[23]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方位的大联通。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目标中,政策、制度、民心等领域的软性联通最难实现。沿线国家是包括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基督教文明、中华文明以及各种文明的区域性文明。[24]不同的文明样态赋予不同的国家身份,彼此之间难以取得认同与信任。例如,中国在非洲和拉美地区的一些项目建设被西方国家曲解为“新殖民主义”,这样会影响当地国家的认知和判断,甚至因为受到影响而中断与中国的合作。

首先,在文化认知方面,加强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一方面,重视宗教在构建共识、沟通民心方面的作用。古丝绸之路上,伴随着贸易的进行,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也在沿线各民族之间进行传播,“带来了不同民族之间在信仰层面的相互交往”。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沿线国家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宗教、民族、种族、风土、人情和语言等多方面的研究,以弥补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智识生产和观念认知上的严重不足。[25]

第二,重视战略支点的作用。许多学界的研究都注意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大框架下的几个关键地区和支点。例如有学者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大框架下包括几个关键的支点:中亚、东南亚、中东、中东欧、欧洲,[26]也有学者认为,中国需重点突破的方向和对象是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俄罗斯。还有学者指出,处在“一带”与“一路”重合区域的巴基斯坦,可以作为区域内的重要支点,牵制印度,参与印度洋事务,保证海上航道安全。[27]

第三,重视沿线国家关系治理与大国关系的塑造。沿线国家和域外大国的关系好坏直接决定着“一带一路”抵御战略风险的能力高低。惟有重视关系治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才有可能在国际关系的互动过程中建立起大家所认可的范式与规则,并在某种核心认同下为共同的目标而加强合作。[28]有学者认为,在域外大国因素中,美俄因素至关重要。美国和俄罗斯作为传统世界大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具有广泛的利益存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29]因此要充分重视美国与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的作用,避开阻碍因素,处理好域内相关利益关系。

第四,从实践主体上看,除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外,可以发挥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和地方政府的作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充分调动华侨华人作为中外沟通桥梁和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为中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构想在国外落户生根增信释疑。[30]另外,地方政府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充分参与、主动对接、积极融入等词汇已成为各地政府应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思维。[31]因此,要对地方政府的“一带一路”对接方案进行指导,特别重视沿边省份在实践中的纽带作用。

三、“一带一路”研究的基本评价

“一带一路”倡议包含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内涵。本文仅对政治学视角下的“一带一路”研究成果进行了考察。总体来看,政治学领域的“一带一路”研究涉及的角度多样,研究者层次较高,为这一倡议的实施提供了智力支持。在短期内,这一问题的研究热度不会衰减,随着倡议的推进,在未来还将有大量成果出现。笔者认为,关于“一带一路”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研究的理论深度

与媒体报道不同,学术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就在于其理论深度。自从倡议提出以来,国内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宣传,随后学术界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然而,大部分研究仍是从宏大的视角进行政策性的解读,侧重对事实的论述,很少结合政治学相关理论对“一带一路”的内涵、外延、影响、路径进行分析。从本文参考的147篇文章来看,相关政治学理论主要涉及地缘政治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博弈论等,理论视角比较单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进一步拓展。

(二)重视研究的前瞻性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在历史上,这些国家大多数都不是我国外交的重点关注国。目前来看,我国对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宗教、民族、种族、风土、人情和语言了解不够,对这些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也不清楚。这样就很难对“一带一路”的现状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定位,进一步的实践也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与国别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美国、印度、俄罗斯这三个大国,地区研究主要涉及东南亚、中东、中亚这三个地区。对于朝鲜、日本、越南、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以及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战略支点国缺乏系统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的重要性,但是具体涉及到哪些战略需要对接,如何对接的问题时,大部分研究成果停留在宏观层面。因此,要强化对沿线国家人文社会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弥补现有成果的不足,才能更好的为“一带一路”的实施提供建议和支持。

(三)研究方法亟待多元化

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研究成果几乎全部通过定性研究得出,在147篇文章中,运用定量分析的只有1篇。这与政治学研究的学科特点相关,定性研究更适合人文学科推理演绎的特点。但是要实现研究成果的重大突破和创新,研究方法的突破是关键。研究方法的丰富也会带来研究内容的拓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使研究更加科学化。

总之,政治学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现有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一宏大课题的需要,既有研究有待深化,许多领域还存在研究的空白。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会指导中国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外交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研究成果也会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1]肖琳.海陆统筹共进,构建“一带一路”[J]. 太平洋学报, 2014(2).

[2][21]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10):104-132.

[3]陶亮.“季节计划”、印度海洋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J]. 南亚研究, 2015(3):95-110.

[4][26]潜旭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J].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3):44-57.

[5]崔景明,王建.“一带一路”外交战略简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5).

[6]刘江永.地缘政治思想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J]. 日本学刊, 2015(3):1-20.

[7]吕彬.“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J]. 科学经济社会, 2015(1):50-54.

[8]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10):30-59.

[9][25]胡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欧亚大陆秩序的重塑[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5(4).

[10][15]徐小杰.“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特征研究[J].俄罗斯研究, 2014(6).

[11]连雪君. 传统的再发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与实践——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地区国际合作研究中的探索[J]. 俄罗斯研究, 2014(2).

[12]张弛.“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构建中阿公共外交体系初探[J]. 回族研究, 2015(2):112-116.

[13][28]杨思灵.“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治理及挑战[J]. 南亚研究, 2015(2).

[14]王京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及中国中东战略[J].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3):16-31.

[16]毛振鹏, 慕永通. 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看中国海权发展道路选择[J]. 广西社会科学, 2015(4):151-155.

[17]王京烈.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及中国中东战略[J].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3):16-31.

[18]周方冶.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东盟合作的机遇、瓶颈与路径——兼论中泰战略合作探路者作用[J]. 南洋问题研究, 2015(3):39-47.

[19]蒋姮. “一带一路”地缘政治风险的评估与管理[J].国际贸易, 2015(8).

[20]潘晓明. 从墨西哥高铁投资受阻看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的政治风险管控[J]. 国际经济合作, 2015(3):76-79.

[22][27][29]刘海泉.“一带一路”战略的安全挑战与中国的选择[J]. 太平洋学报, 2015(2):72-79.

[23]傅梦孜, 楼春豪. 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 现代国际关系, 2015(3).

[24]余潇枫, 张泰琦.“和合主义”:建构“国家间认同”的价值范式——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

[30]王子昌.“一带一路”战略与华侨华人的逻辑连接[J]. 东南亚研究, 2015(3):10-15.

[31]齐峰.地方政府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竞合关系探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5(6).

(责任编辑 马树颜)

杨慧,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邮政编码 250100)

F125

A

1672-6359(2016)04-0105-05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