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网络沉迷生的转化

2016-09-27 05:37谭丽芳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

谭丽芳

摘要:具有多年高中从教生涯的教师都会深刻意识到高考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没有大变化,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学生的面孔,学生的心理。近几年,随着科技发展,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班级中学生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猛然发现学生中沉迷网络,演变成后进生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扭转沉迷生对网络的态度,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重燃学习激情,成为了家长头痛的问题,也成为了当前教师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沉迷生;尊重学生;学生网络观;学习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83-02

文中 "沉迷生"是指将大量的、超出正常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网络中,从事与正常生活和学习无关的虚拟世界活动的高中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首先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因而他们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其次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极易受到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的诱惑。再次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沉迷生的心理是这样的:知道自己肩上的学习责任,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但薄弱的自我控制力无法压制本我的欲望,于是放任。所以沉迷生一般心存愧疚,学习不自信。针对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找准症结,适当引导,是重新激发沉迷生学习自信,重燃学习激情的关键。

1.用尊重来构建与沉迷生沟通的心灵桥梁

沉迷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导致学习的自信心严重不足,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沉迷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对于学习落后的沉迷生来说,他们对老师的态度,一方面因为知道自己的学习责任,内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支持、同情、理解、帮助,另一方面又采用对抗、逃避、封闭、不信任的方式。所以对沉迷生进行心理辅导,老师必须要敞开心扉,以诚相对。古语有云"信其师,亲其道"。所以要成功干预沉迷生,教师必须是个尊重学生的老师。从沉迷生的愧疚心理可以知道,学习的不理想使他的心焦躁不安,他最需要的是教师情感上的支持。这时候老师最重要的是能够用心倾听沉迷生内心的苦恼,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接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这也是我们对学习落后的沉迷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开端。

对于沉迷生的学习信心的构建,一个微笑,一份信任,一点宽容的力量往往比大声的叫嚷更强大,他们能让沉迷生那被放逐的心重新振奋,在老师的和蔼与善意中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人心,从自暴自弃的牢笼中挣脱出来,获得新生!

2.培养沉迷生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

事实上,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了解网络,不使用网络是不可能的。适当借助网络工具,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扩大视野,增长见闻;扩大交际圈,游戏娱乐,增添人生乐趣。尽管网络是现代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致力于建设美好人生的工具。沉迷生的问题在于越过了边界,模糊了界限,颠倒了主次。

现实和网络就像2个相交的圆,它们之间有交集。人的精力有限,过多精力投入到虚拟网络中,必然对现实世界缺乏应有的关注。这是造成沉迷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直接原因之一。造成沉迷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实世界中没有提供足够让他倍感自豪的特长或让他倍受欢迎的能力,而网络恰好弥补了他精神追求上的不足。

从网络视频《中国青年说》中余佳文的"超级课程表"说到网络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但探究下来除了熟悉网络操作之外,还需要创造力,恒心,毅力以及行动力。让沉迷生知道,想到与做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从《非你莫属》求职专场的紧张与心跳,说到投身社会的身不由己,才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把沉迷生从家长和学校营造的象牙塔中拉出来,真正去考量自身的价值。

3.给沉迷生找共同奋斗的伙伴

人有社会属性,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期待着价值被周围所承认。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沉迷生通常是缺乏朋友的,老师要懂得利用班级环境,给沉迷生找合伙人。例如给他安排一个恰当的同桌,让他的学习可以不时得到同桌的肯定,得到他人认同就等于给他营造了一个学习自信心的再生地。

借鉴海门市"完美教室"工作室相关研究,老师可以努力把教室营造成学生习惯的养成地,人格的成长室。以"成长,成全人本身"为目的,从"无限相信每个人"出发,从"无限相信每一个班级"出发,从"相信每一个行动"出发,尊重,满足,善待,成全每一个生命,不断提升每个生命的价值,不断提升每一个生命的质量,以达成生命的幸福感与崇高感。所以可以从沉迷生人格的缺失或成长的障碍出发,在沉迷生成长的每个阶段,设计好班级的发展的主旋律,修正沉迷生的人生观与社会价值观。

作为老师,都知道做问题学生的心理工作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只要方式得当,"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总能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总而言之, 沉迷生的转化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时常出现反复,这也是正常现象,不能认为是教育的失败。转化沉迷生的方法与途径还有很多,但不论是哪种方法都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让我们用这颗爱心去把学生沉迷网络的心找回来!使得沉迷生的学习自信心再次启动起来,学习的热情再次燃烧起来,使他们走向成功,走向幸福!

参考文献:

[1] 《守望教育》,许海新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6

[2] 《突破》/(加)富兰,希尔(澳)克瑞沃拉著;孙静萍,刘继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5

[3] 《教育心理学二十讲》,林汉达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6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
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语文课堂让学生快乐感受生活
尊重学生个体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
美国高等院校有效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以佛罗里达大学为例
浅谈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
无法邀约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