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 硕 董海霞
社会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的表征与重建*
●樊硕董海霞
当前,中小学教师最缺乏的不是专业能力,而是如何树立积极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在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下处于一种迷离、失范之中,表现为市场经济文化侵蚀下的教育信念的功利性,科技文化浸染下的教育信念的工具化,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教育信念的游离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出现了危机,教育信念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它还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鉴于此,文化是一种解救策略,通过文化重建新的教师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念的文化重建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文化自觉,即教师对教育信念的文化认同、文化习得、文化反思,另一方面离不开社会文化的积极引领,即社会文化的理性引导、舆论支持、制度保障。
社会文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信念;重建
教育信念是教育领域中的重点问题,教育信念的变革对教育的变革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信奉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其教育行为,因而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育改革成败的灵魂。当前,中小学教师最缺乏的不是专业能力,而是如何树立积极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在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下处于一种迷离、失范之中,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出现了危机,现有的研究对教育信念的问题提出很多解决的策略,但也只是单纯考虑信念的形成路径,而没有考虑文化对教育信念的内在影响,使很多解决办法看起来略微空范。顾明远说过,“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1]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只能看清表面而无法认识本质,教育信念问题是当前教育中一个严峻问题,从文化层面来解决此问题才是根本性的方法。如果没有深入追溯是何种因素影响教育信念,也就无法从根源上重建教育信念,因此,从文化角度来研究教育信念对于教育改革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念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它还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布鲁纳曾说,“教育不是个孤岛,而是文化这块大陆的一部分。”[2]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受多种因素的的影响,不能只就教育而谈教育信念,因此,对教育信念的研究,需要结合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一)社会文化作用于教育信念
所谓社会文化,就是指社会中的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泰勒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3]其实文化就是“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一整套规范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4]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价值观、价值选择。相对于文化而言,社会文化更加强调社会背景。我们所说的社会文化是指在社会转型期内所特有的几种文化表现形态,包括市场经济文化、科技文化、多元文化,它由各种价值观念构成,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文化作用于教育信念不是直接结果的显示,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文化是一种精神,观念,可以说社会生活中的我们方方面面都受到文化的渗透与制约。有学者认为“教师对教育的看法是他们所在的社会文化之中对教育的习俗性认识,”[5]教育信念是对一定特定文化环境的反映,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价值观。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师关于教育个体性看法的文化适应的一种表现,这是教师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过程中的不断演化。”[6]社会文化对教育信念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积极的社会文化引领着教育信念的变革,促进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消极的社会文化误导教师的价值选择,冲击教师的教育信念。从社会文化作用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会文化作为一个宏观的系统,包含各种价值、观念等,为教育提供一种大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产生、形成、发展。
(二)教育信念反作用于社会文化
《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信念是“教育者坚定信奉的教育观念或主张。”[7]本文关注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事业、教育原则及教育主张所信奉的一种观念,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师生观及职业观,这些观点对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影响。
首先,教育信念影响社会文化的传播。教师的教育信念上承社会文化的方向,下启教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中,一个重要的传递者与创造者群体就是教师,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文化的产物,同时教师的教育信念也起着传播、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实现文化的更新,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也是文化传播这一使命的履行者,教师的教育信念可以促进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的发展,从学校这个小场域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其次,教育信念反哺社会文化。文化推进教育的发展,教育反哺社会,教师的教育信念也能够起到反哺社会文化的作用,因为教师拥有社会角色,教师也是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教师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他们倡导的积极或消极的教育信念不断与学生、家长、社会相互渗透、冲击、融合,其教育信念积极与否也深刻影响着社会风气及社会大众文化,因此,教师在教育场合所提倡的教育信念反作用于社会文化。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教师的教育信念是积极正向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信念出现了偏差,教育信念处于一种迷茫境地,有的甚至陷入了误区。
(一)市场经济文化侵蚀下教育信念的功利性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变革,同时也是文化的革新。“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从经济的角度来认识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只看作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或经济现象,这在经济领域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广义上讲,经济行为也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实践的表现形式。”[8]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它也是一种文化方式,是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市场经济所蕴含的商品意识,由此而来的金钱、利益、效率等观念对人们的影响从经济领域日益扩展到生活日常,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利己之风,市场经济文化特有的功利主义色彩慢慢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学校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在这种功利主义影响之下,教育领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急功近利,追求效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行为掺杂着浓厚的功利色彩。
首先,从教育追求方面来看,教育信念的功利性体现在对物欲财富的盲目追求。教师也是一种社会职业,教师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能够谋取丰厚的利润,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不高,他们的付出往往高于回报,这种落差使教师产生了不平衡心理,改变了部分教师的价值观,他们开始追求物质利益,部分教师在校外开设辅导班或进行有偿家教,渐渐放弃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而将精力花费在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教师的这种行为造成了内心世界的荒芜,也对教育信念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使得教师这个灵魂工程师的高尚形象暗淡,萎化。
其次,从教育目的上来看,教育信念的功利性表现在对外在结果的重视。在功利化与应试化的影响下,教师只顾眼前的学习结果,片面追求升学成绩,对学生固守“学而优则仕”这一传统的功利性教育信念,将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等生加以区别对待,戴上有色眼镜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使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度大大降低,也使基础教育渐渐失去了更根本更长远的价值。
(二)科技文化浸染下教育信念的工具化
随着几次工业革命运动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世界带入了一个科技时代,毫无疑问,科技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与技术的力量使我们迈入了现代化,科技文化也应运而生。科技文化即“科技之精神本性的理论表现或理论形态。”[9]科技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理性精神,是人们在科学与技术的影响下,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样态,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在成就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科技被广泛地当做工具使用,工具理性被无限夸大,人文价值消减,科技主义盛行,经世致用思想泛滥。学校教育的工具化倾向也愈演愈厉,越来越凸显它的工具理性。在科技主义的浸染下,教师的教育信念带有明显的工具色彩。
首先,从教育方法来看,注重灌输轻引导。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重视记忆与练习,忽视理解与体验,这种工具化的教育信念重视知识的传递,使教育变得机械化和公式化,缺乏生命的活力。教师固守“满堂灌”“听话顺从就是好孩子”“标准答案”等观念,这种教育信念之下的学校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合现代科技社会需要的工具,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仅仅停留在工具关系之上,教育沦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学校成了工厂,教师成了工人,而学生成了加工出来的产品,成了发育不全的技术产品,工具化教育显然不适合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与综合素质。
其次,从师生关系上来看,师生交往缺乏情感。在工具主义盛行,师生间缺少生命的交流,没有心灵的碰撞,教师采用工具手段来塑造学生,不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没有情感的体验,教师忽视人文交往造成学生道德价值与人文价值的衰落。工具主义的师生关系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教师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因此,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强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人为本,教育改革势必任重道远。
(三)多元文化冲击下教育信念的游离性
随着各个民族的团结、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的交流往来,我们步入了多元文化的时代。多元文化是指“一个社会里存在多种文化。”[10]我们可以把多元文化理解成文化的多样性,是人们在与各民族、国家的交往交流间,所表现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我国多元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融,中西文化并存、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依,各国间的频繁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各种文化价值观不断融合与碰撞。一方面,我们学习优秀文化,吸取精华,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文化的多元性给本土文化带来冲击,国人对外来文化、思想、价值观的盲目崇拜,造成价值观的交汇与冲突。
在这种开放的多元文化环境下,教育领域必受其影响,教师也面临着多元文化这一复杂环境,在传统与现代、中西双方的文化诉求与价值追求的多种选择之间举棋不定,教育信念表现出一种游离性。一方面,教师教育信念的游离性表现为价值取向的两难选择。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日益显现,人们在个人主义需求与集体主义利益二者之间出现了选择冲突,两种价值取向矛盾凸显,部分教师不断增强的竞争意识中掺杂着个人观念,在个人得失与集体利益中时而徘徊。部分教师在就职初期心怀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之后日复一日的重复式工作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渐渐把教育当做谋生的手段,但是还未完全摒弃传统教师诲人不倦的责任感,他们在教育理想与职业谋生中游移。
另一方面,教育信念的游离性还体现在教育信念的不稳定上。教育信念不是始终如一、一成不变的,教师受外部环境影响,在学校、社会倡导的某种教育理念同自身的教育信念相一致的情况下,教师会更加坚定这种教育信念,一旦教师个体与外部的教育信念不一致,教师可能会坚守自己的教育选择也可能放弃或者隐藏自己的教育信念,产生一种从众心理,价值观念时而混乱,价值选择时而动摇,致使教育信念呈现出游离性。
对中小学教师教育信念出现的功利性、工具化、游离性问题,文化是一种解救策略,通过文化重建新的教师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念的文化重建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文化自觉,即教师对教育信念的文化认同、文化习得、文化反思,另一方面离不开社会文化的积极引领,即社会文化的理性引导、舆论支持、制度保障。
(一)教育信念的重建需要教师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参照费孝通的理解,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1]就教师的文化自觉而言,是指自觉地从文化的层面来认识和解决教师的教育信念问题,包括教师对教育信念的文化认同、教师对教育信念的文化习得、教师对教育信念的文化反思。
首先,教师对教育信念的文化认同。教师的身份是一个文化人,有学者说“教师作为教育者是居于特定文化情境中,坚守特定文化立场,具备特定文化品位,发挥专业文化引领作用的知识分子群体,是含有特殊社会身份的社会文化代言人。”[12]教师需要通过文化来解读教育信念,教师应该认同文化是教育信念形成的根源,教育信念需具备文化特质。教育信念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一种精神状态,有了这种文化上的认同便可以摆脱功利的束缚、单薄物质的追求,教师注重的不再是职业需要。教育信念的建构就是要体现一种文化的认同,以文化境界和文化追求实现教育信念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教师对教育信念的文化习得。“教师的信念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的。”[13]文化自觉也是建立在对文化的了解之上的,因此,对文化的学习能够奠定教育信念的文化基础。教师的文化知识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亲身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学习,教师通过阅读,尤其是古今文化经典,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增强教育信念的文化色彩。当代教师更应该从文化中寻找精神依托,找寻教育的文化向往,坚定对教育的信仰,获得积极的动力,不断激励自身、充实自身、完善自身。
最后,教师对教育信念的文化反思。教师信念由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构成,但是教师实践而获得的知识并不直接转化成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通过反思而逐步形成。教师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角色,教师对自己所信奉的教育观念要有深入的认识和判断,但当前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信念缺少一种理性的文化反思意识,他们需要对功利至上,工具倾向的这种价值观进行文化反思,只有进行文化反思,才能在急功近利的文化洪流中保持文化人格,树立文化教育观,促进教育信念向人文方向转换。
(二)教育信念的重建离不开社会文化的积极引领
教育信念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问题,它还和整个学校、教育界以及社会和国家有重要的联系,它的重建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尤其是社会文化的引领。
首先是社会文化的理性引导。由于各种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有所差异,教师的文化选择也有所差异,他们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之间游移,一部分教师就会被当前社会文化中的负面现象所蒙蔽,影响了其教育信念。因此,教师的教育信念需要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社会各界要弘扬正向的社会文化。
其次是社会文化的舆论支持。社会公众对于教育领域发生的不良事件怨声载道,一系列的教师辱骂殴打学生、学生自杀等教师失范事件经过网络的肆意夸张报道,公众所关注的已经超越事件本身,而是将矛头指向整个教师群体,对教师产生种种质疑。有些缺乏考证的片面评价扩大了舆论的消极影响,所产生的“晕轮效应”增加了教育工作者的压力,社会公众应该对教育事件作出理性客观的评价,对教师群体表达人文关怀与积极鼓励。
最后是社会文化的制度保障。政府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效用,政府的文化取向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甚至是教育的导向定位。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文化政策来支持教育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采取的教育政策包括对学生、教师、学校及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教育的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政策,对教师的教育信念转换具有导向的作用。
毋庸置疑,教育与文化息息相关,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活动,教育变革也离不开文化这一基本脉络,中国社会转型引起社会文化的变化,由此产生的文化问题向教育领域漫延。社会文化的变动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教育观念上尤其明显。我们应该看到教育信念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从文化角度深入思考,在根源上厘清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问题,寻求教育信念重建的文化路径,以便重塑中小学教师的美好形象,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
[2]杰罗姆·布鲁纳.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0.
[3]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农译.杭州:浙江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
[4]陈筠泉,刘奔.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6.
[5]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6]刘延梅.从文化视角分析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艰巨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
[7]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42.
[8]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4.
[9]吕乃基.科技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29.
[10]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33.
[11]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95.
[12]李晓红.教师教育者的文化人格[J].当代教师教育,2014,(4).
[13]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责任编辑:刘君玲)
*本文系201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的文化审理与重建研究”(EBA140077)研究成果之一。
樊硕/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与教师教育
董海霞/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与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