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视角下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016-09-18 06:19陈小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
新课程(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场域有效性学科

陈小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

场域视角下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陈小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

地理作为高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课程功能。《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学科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学科在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发展观、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地理素养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2010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毫无疑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完成这一任务最重要的途径。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地理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场域理论概述

“场”源自于物理学概念,最初是由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的,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随着不同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场概念逐渐被其他学科引入。在社会学领域中,迪尔凯姆率先引入和使用了“场”概念。在迪尔凯姆的视野里,社会场是社会有机体及其子系统周围连续存在的特殊物质形态。后来,美籍德裔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利用“场”的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行为就是一种“场”,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部分是环境,一部分是自我,二者不可分离,环境是自我的环境,自我是环境里的自我。

图1 场域结构示意图

1991年,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正式提出了场域理论,该理论后来成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皮埃尔·布迪厄认为,社会是由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场域组成,而所谓“场域”,他曾解释说:“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 (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他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场域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认为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二、场域视角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发生条件

从场域视角看,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育场域中的课堂环境下进行的,课堂教学场域实际上包含了知识场域(所感知的观念)、教学场域(被知觉的现实)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物场(情感场域),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质上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场域中心物场所发生的复杂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学生外在的学习行为和内在的复杂的心理认知结构变化得以体现。

图2 课堂教学场域示意图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遵循教学规律,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教学效益最大化,实现学生的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从场域角度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氛围、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认知、学习活动达到和谐统一,所有地理课堂的教学要素指向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为了达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遵循教学规律,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教学效益最大化,促进了学生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场域视角下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1.学科理念教育有效性——渗透地理学科价值观教育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基本的价值观就是通过研究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地理课堂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关注地球,形成全球意识。在课堂上告诉学生,学习地理心中要有整个世界,眼光要能看开,逐步培养自己广阔的胸襟和大气的品格。同时,在地理课堂上渗透地理审美教育,地理研究的对象之一——自然环境,有很多鬼斧神工的景色,波澜壮阔的海洋;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地理事物本质的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地球是一部地质历史,让学生体会时空的神奇……所有这些,无不包含了地理审美教育,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在体会美的同时,自觉反思人类的活动,从而将学科教育价值观内化到心灵深处。

2.学习目标有效性——确立合理、明确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一张清晰的学习“坐标图”

要衡量一节地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其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目标是从学生角度,明确学习的任务,达到的要求和结果,是学生学习的指向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告诉学生本节地理课需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学生学习时心中就有了一张清晰的学习“坐标图”。学习目标设计的合理、明确,可以避免学生盲目、无效学习,学生易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体验学习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地理的动力和兴趣,这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3.教学手段有效性——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催化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而服务。选择何种教学手段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和学生情况予以确定。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发挥,教学手段是重要的实现途径。

教学手段多样化,还可以消除和缓解学生上课过程中的“视觉疲劳”(即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心理上产生疲劳和倦怠)。对于地理课堂来讲,还有一项学科特点很明显的教学手段——地理图表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是以图表为载体,揭示地理事物空间特征或空间分布规律,其主要类型包括各种地图、地理图片、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示意图等等。采用地理图表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原理形象化和直观化,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同时,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和发挥“三板”(板书、板画、板图)优势,特别是掌握板图技能,能在黑板上画出一幅精美的地图,大大提升学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4.教学对象有效性——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俗语说:世有百态,人有千种。每个人的性格、秉性、脾气等都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即为个性。学生同样如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千人一面”的,而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生命个体。教育不是流水线工厂,不是要消除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节好的地理课堂,也应该是使学生“学有所(增)长,学有所(擅)长”,让学生能够获得发展。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上,抱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目标设计上,以发展学生为目的,并具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进步,让学生个性在地理课上充分释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正如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讲的:“教育是使人作为人而称其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是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人的人化的过程。”

5.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处理学习内容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根据课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确定内容、容量和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关系,使所学内容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新旧地理知识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地理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对同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一样,但对于知识的处理,则是教师根据自身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储备进行的创新性活动,使学习内容符合有效性的标准,是地理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部分。

6.课堂管理有效性——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保持课堂平衡、维持教学的一项能力。地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如教学失误、处理学生的失误、课堂环境突发情况、学生意外回答等,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如果地理教师能够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使偶发事件及时、巧妙、灵活的得到处理,转化为对教学的助力,甚至促进知识生成的机会,对地理教学效果起到补充和增效的作用,因此它将考验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智慧,也考验教师的应变能力,具备教学机智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L.D.Wacquant.Towardsa Reflexive Sociology:AWorkshop with Pierre Bourdieu[J].Sociological Theory,1989(7):39.

[3]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编辑薄跃华

陈小红,陕西师范大学2013级教育硕士,现就职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三中,研究方向为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场域有效性学科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超学科”来啦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