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6-09-15 07:50张璐璐
河北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氧化应激溶栓神经功能

张璐璐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04)

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张璐璐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0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氧化应激指标与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以及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ox-LDL与GSH-px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NIHSS与m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还可以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以提供理想的治疗效果。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系统疾病,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的比例约为60%~80%,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生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为严重[1]。而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案,也是多项防治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体内出现大量氧自由基以及炎性因子等,导致神经元发生过氧化损伤以及炎症反应,活性氧簇是缺血性卒中脑损伤的当前公认基本机制[2]。本研究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的患者应激反应以及神经功能进行分析,探讨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取范围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活动溃疡、活动性出血、颅内出血、近期大手术以及相关部位动脉穿刺的患者,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功能性问题的患者,排除脑出血、颅内肿瘤、动脉瘤、癫痫、昏迷、严重高血压等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共选取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6~71岁,平均(56.71±10.49)岁,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为1. 7~4.5h,平均(3.16±0.84)h。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均为家属拒绝静脉溶栓或者存在禁忌症而无法溶栓治疗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45~74岁,平均(57.02±10.33)岁,发病至入院治疗的时间为1.6~4.5h,平均(3.09±0. 89)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均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血常规、生化以及凝血功能检验,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护,控制体温、血糖与血压,对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监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自由基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4.5h之内完成,药物选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9mg,最大剂量为90mg,在1min内静脉注射10%,之后1h内持续静脉滴注剩余药物。24h后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进行颅脑CT影像学检查,确定不存在脑出血后,口服阿司匹林,剂量为每天300mg,持续治疗7d后剂量降低至每天100mg,直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对照组在入院后采集首次外周静脉血,观察组患者在溶栓开始前采集血液外周静脉血,之后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24h以及3d时采集血液标本。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氧化应激指标,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在对照组入院时、观察组溶栓前以及两组患者发病24h、3d、7d时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测定神经功能,在治疗3个月后以改良Rankin量表测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在两组患者治疗14d后评价疗效,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相关标准制定[4]。痊愈为NIHSS评分减少91%以上。显效为NIHSS评分减少46%~90%。有效为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为 NIHSS评分减少不足18%。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d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氧化应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氧化应激指标具体数据见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ox-LDL 与GSH-p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x-LDL相比治疗前与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px均相比治疗前与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4d后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mmoL/L)

组别 ox-LDL入院时 24h 3d GSH-px入院时 24h 3d观察组 651.7±52.8 572.9±86.3 531.8±97.5 25.4±9.3 38.1±15.9 48.8±21.5对照组 654.3±54.9 658.5±62.7 672.4±67.8 27.2±8.6 27.4±8.3 27.1±7.6 t -1.2145 -4.3913 -7.2615 -1.4428 2.9361 3.746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神经功能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统计数据见表3。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 3d、7d评分均相比对照组以及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相比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指标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指标比较(±s,分)

组别NIHSS入院时 24h 3d 7d mRS观察组 14.3±3.7 9.8±4.6 8.9±2.3 7.6±5.4 2.9±1.3对照组 14.3±3.9 15.2±3.9 16.4±5.1 14.5±3.6 1.7±0.6 t 1.0143 -2.3368 -3.2697 -2.5671 2.1106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静脉溶栓治疗是当前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方案,并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静脉溶栓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梗死区域脑组织中的血液供应恢复,缓解由于局部缺血缺氧状况而引发的神经功能损伤。而多项缺血性脑卒中指南中均推荐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而这一方案也得到了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5]。有临床研究证明,在急性脑梗死发病4.5h以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而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的患者均发病不足4.5h,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患者,与其他临床研究的结果一致。

氧化应激反应是在人机体受到外界刺激的过程中,细胞中活性氧的产生与抗氧化机制的平衡失调,引发的一系列生物自然反应。而很多临床研究证实,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等)都可能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而氧化应激反应也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在急性脑梗死后,脑部缺血区域的细胞氧化功能失衡,导致大量氧自由基生成,导致组织以及细胞的损伤,同时氧化应激反应还会影响缺血脑组织中侧支循环的生成,进一步加剧脑组织的缺血缺盐状况。Ox-LSL是脂质过氧化物,能够调节T细胞的凋亡过程以及Th17细胞的增值,提高炎症因子的水平,加速氧化应激反应。而GSH-px是氧自由基清除的过氧化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过程。因此ox-LDL的升高以及GSH-px的降低都是氧化应激反应加剧的典型标志。本次临床研究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ox-LDL与GSH-px指标进行检测,发现静脉溶栓治疗后24h以及3d时患者ox-LDL水平均降低而GSH-px水平升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改善更为显著,而常规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改善。

而在神经功能评分的统计中,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持续下降,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在发病24h、3d后不断升高,在治疗7d后才下降至治疗前的水平,在治疗3个月后的mRS评分统计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证明常规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无作用,静脉溶栓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而对与神经功能评分相对应的同时期氧化应激指标分析,可以发现ox-LDL升高与GSH-px降低都可以提示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性,表明氧化应激反应在脑梗死的病理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1] 谷强,张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4):1179~1182.

[2] 周礼圆,蓝娇,李燕华,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的关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1368~1371.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06):379~380.

[5] 罗怡,严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 (10):1619~1622.

Influenc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Neurolog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 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ZHANG Lulu
(The Fourth Hospital ofXi'an,Shanxi Xi'an 7100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reating the patients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nd the change of oxidative stress index and neurologic function.M ethods:80 cases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And two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reatment.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4 days after treatment(P<0.05).And the ox-LDL and GSH-px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improved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The NIHSS and mRS score of the treatmentgroup was evide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treat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but also can remit oxidative stres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 function,which has ideal effect.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Oxidative stress; Neurologic function

1006-6233(2016)08-1262-04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8.012

陕西省医学科技研究基金,(编号:2012D24)

猜你喜欢
氧化应激溶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