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晓琴
〔关键词〕语文教学;疏导;青春期;逆反心理
自从进入五年级以后,很多家长向我反映孩子长大了,却没有之前懂事、听话了。我在工作中也发现类似问题:有些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虚心接受,有时还表现出不满与不屑,个别学生还会出现过激行为。在为他们感到无奈与遗憾的同时,我开始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们这些言行的出现正是源自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过程,时间大多开始于小学高段,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其对学生生活、学习、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学科,具备丰富的知识性和较强的人文性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联系密切,小学语文教学对疏导学生逆反心理具有较大的优势。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铺垫——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起点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生独立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就开始呈现出来。身为语文教师就要清楚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变化情况,切实做好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准备,防范于未然。由于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生长环境、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所以叛逆程度和表现方式也不相同,身为语文教师就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疏导。要想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要搞好师生关系。在平时,教师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在教师心中全班学生是完全平等的。同时,要理解学生、真心关爱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真诚面对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消除顾虑。因为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教师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之间只有相互认可、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孩子们的身心才能得到放松,在课堂上才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就不再有了。这时,不管你以何种身份去接近学生,各种学习活动都能顺利开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
二、找寻——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材料
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现。教科书、图书、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民情风俗、教学基地等都能多方面、多渠道地为我们提供教学资源。
(一)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利于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内容,教师要将这些丰富的内容科学地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如在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中感悟作者的爱国以及思乡之情;在《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中感悟父母与孩子的浓浓深情;在学习《将相和》中感受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和廉颇的知错就改;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收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品质;在《牧童》一诗中感悟牧童的惬意、悠闲,从而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在《山中访友》等文章中,深入地感受和赞美美好的大自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大自然的多变和美好,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宣泄内心的不悦情绪。
(二)及时拓展课外资源
很多优秀的课外资源可以成为疏导孩子逆反心理的材料。例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等名人故事时,教师就可以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通过了解名人艰难的存活境遇和曲折的求学历程,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经历一些磨炼,不能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开始抱怨,产生退缩的心理。在教学关于人间真情方面的文章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品味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品味父母为孩子的一切心甘情愿的默默付出,让学生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朋友都会理解他、支持他,父母都会爱他、关心他,有朋友和父母在身边,他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觉得孤单。通过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这样学生内心的压抑就容易得到很好的宣泄,逆反心理就能得到一定的疏解。此外,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外有利于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资源,通过不同的角度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三、抓住——以阅读教学为契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教师和家长的苦口婆心对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教师,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他们通过学习课文,去细细品味其中的各种道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完《七律·长征》后,我告诉学生:“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正好,那段时间有几个学生在学习中感觉特疲惫,特困难,正不知如何面对,学过此课后,他们来找我谈心,说他们有了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他们相信遇到困难,只要勇敢面对,就一定会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挖掘出一些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传授了知识,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此外,教师可以给他们相对自由的自我空间,例如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优秀作品或流行作品,让学生认真地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独特的感悟和体会。然后教师再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效果会更加明显。除了和课文相关的这些作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经典文学作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人格、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例如:推荐学生阅读《草房子》《爱的教育》《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名人传》《水浒传》等一些中外名著、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读懂爱、理解爱,读懂真善美、发现真善美。长此以往,对学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的心在理性的哲思中不断受到感化,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到有效疏导。
四、加强——以积极写作为手段
在疏导孩子逆反心理方面,写作不仅是一项作业,更是一种手段。学生通过写作,可以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对人或物的感受、内心情感的变化等充分地展现出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周记、作文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有内心孤僻、与父母冷战、厌学,甚至对社会失望等不良情绪时要及时做出判断,评估学生出现的这种逆反心理属于哪一程度,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关于理解、爱、成长、梦想、乐观、人际交往等具有积极作用的作文题目,引导他们在写作前对自身进行反思。这样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让他们更了解自己。而对于老师,则可从作文中更深入地了解各个学生,从而更有侧重地对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出正确的引导和指正。我在教学中就曾经让学生以《逃避与面对》为题写过一篇作文,要求他们根据材料所反映的高年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问题来展开讨论,思考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谈谈。在那次作文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并深入地分析了自身情况,使我从中更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在这样的写作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评讲作文这一环节来进行集体性的心理辅导,把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共性心理问题在班上统一提出,让全班同学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及时指导教育,及时地遏制类似问题的发生。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不良情绪通过写日记、写信等方式宣泄出来,将内心的困惑和苦恼提出来,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
总之,面对充满着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责任心,还需要极大的智慧。只要能正确认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真诚对待学生,用心关爱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式与方法,不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走出逆反的阴影,迎接朝气蓬勃的青春,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衢州,3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