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雄
现阶段的时事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流于形式,学生到考试时强迫记忆一下老师列出的重要时事,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时随意性较强,往往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时给学生造成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要改变上述两种状况,必须改革和优化时事政治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使二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新形势下的时事政治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优化做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一、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第一,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政策的正确性和出现的问题的关系。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肯定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但改革开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明显和潜在的问题。教师对这个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不然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引入不当,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模糊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时,首先,对一些涉及到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应阐明党和政府政策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样,既可以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这些问题,并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客观地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分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主流和支流,树立辩证的思维观念。
第二,正确认识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的关系。正面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符合党、政府施政需要以及符合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需要的时事政治教育。正面教育能够振作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反面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党、政府施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育。因此,必须把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摆正二者的关系和地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增强信心,又可以使学生具有危机意识,以便给学生正确导向。
第三,正确认识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达成度的关系。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任务,这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学校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德育工作,有效地进行时事政治教育,从学校实际出发,教育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向身边的人和事学习。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还要看实效,应重效果、重实绩。
二、要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第一,与宣传方针政策相结合。利用时事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二,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的普及,社会对青少年影响的渠道越来越广泛,程度也越来越深,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用社会积极面来激励学生,另一方面也要用社会消极面来警示学生,增强学生的“免疫力”。
第三,与社会以及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在每个年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学习宣传先进人物,可以做到以典型带动一般,弘扬正气,扩大教育影响,使学生受到教育。
第四,与社会热点结合。时事政治教育自然离不开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假如能够抓住时机,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活教科书”,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让他们接近现实,明白道理,开阔视野,提高觉悟和能力。
第五,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只有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教育,才是生动的,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教育作用。
三、让时事政治走进高中政治课课堂的途径
第一,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因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南风窗》《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
第三,举办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热点、焦点虽是课外内容,但常常也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政治课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及时捕捉各种热点、焦点信息,为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讲解,而举办时事专题讲座就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
总之,时事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有创新的实践精神和教学手段,才能实现在政治课堂上渗透时事教育的目标。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