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源
内容摘要:因存在体系不统一、学生认知能力有差异、教师教学观念有区别等因素,初高中语文教学常常出现前后不连贯,各自为阵的现象,给学生学习造成较大困难。这里主要从了解学生、分析教材、加强指导、扩大阅读几个方面研究解决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衔接
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初中时语文学习还不错,怎么到了高中,考这样低的分数!究其原因,凸显出初高中语文教学的不衔接。由于,初高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之间的学习未能很紧密地衔接起来,让很多学生都出现了高中语文学习举步维艰的状况。造成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两个系统的不完全统一性。
初中和高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教材上没有很好的衔接。根据对国民素养和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国家将初高中分为两个阶段,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同,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使初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缺乏一致性,使初高中语文在教学各个方面缺乏衔接。
二.初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
在认知能力方面,初中学生感知能力明显发展,在语言的精确性、概括性方面有显著提高,在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发展。高中阶段,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更具有规律性、深刻性和逻辑性。高中学习的空间想象能力越来越丰富、生动、复杂,其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特点突出。
三.在情感态度、意志行动、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学生也有很大差异。
初中学生情感日渐丰富,但较单纯,对情绪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其感情容易外露,对感情的表达较为直接、强烈。喜欢模仿,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常有很强的片面性、主观性与被动性,其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比较模糊,对自己的人生缺乏发展缺乏目标与规划。相对而言,高中生的情感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复杂,并逐渐形成稳定的自我修养。高中生对未来有较明确的认识,其情绪的控制力更强,比较持久、稳定。他们的情绪开始内隐,表达曲折,其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高中生的思想更趋成熟、稳定,思维更独立、周密,盲目模仿越来越弱,更关心自己的成长,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逐渐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初高中教师教学观念的不统一
由于,初高中课程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阶段其要求与目标有较大区别,使得初高中语文学习缺乏连贯性、循序性。例如,初中地方考试大纲有对“语法知识不作为中考内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较大差异,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语法教学的要求尺度不统一。但高中对现代汉语语法、文言词法、文言句法要求较高,使得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时,因缺乏系统的语法知识而造成学习困难。在其它能力方面,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断层。如: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等基础知识的断层;阅读鉴赏能力的断层;写作标准的断层等。
现代认知心理学大家大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总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因此,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及探讨尤为显得重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教师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排查初中知识“盲区”,了解班级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应了解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加强沟通合作,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教师要对初高中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教材在培养目标上的分布点和差异性,从而,初中教学才能做到“顾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实现知识的迁移,做到学习的自然衔接。第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能力。最后,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指导学生有选择、有意识的阅读,锻炼学生的“读功”培养学生敏锐的联想、丰富的想象等语文能力。阅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多读名篇佳作,读多了,视野开阔了,自然就会有比较、有鉴别,自然也就会产生较为深入的理解。所以,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课外阅读上花功夫。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评论、感想、批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还可以定期举行读书会,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体会,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需要老师深入研究,展开实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所带学生情况的方法、策略。使初高中语文教学贯通起来,形成和谐、统一的教学方式,尽量弥补初高中语文教学不衔接形成的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五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