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连
【摘要】近年来银行贷款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给银行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银行要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内部控制,根据相关规定操作,从而避免经营风险的发生,确保银行资产的保值增值,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银行管理实践,分析了当前银行业贷款管理存在的基础管理薄弱、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础管理,强化制度落实等加强贷款管理的对策,对强化内部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银行 贷款管理 风险防控 效益
近年来,银行贷款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给银行带来明显的经营效益。但是,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如果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严,甚至违规放款或不合规合法经营,不但会遭受监管处罚,严重影响信誉声誉,还会给银行资产带来风险,从而阻碍银行发展,辛勤创造的经营成果可能付之东流,甚至千秋基业也会毁于一旦。因此,强化贷款全程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银行业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贷款全程管理是银行为实现既定目标所设计的一套管理制度,其目的是确保银行贷款运作流程顺畅,减少人为疏失或人谋不臧,确保银行经营运作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使全行均能依照政策、法规、制度、程序来办事,使银行资产得以保全,最大限度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银行自身发展。当前银行业贷款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贷款基础管理薄弱
一是在业务流程设计和授权授信、贷款定价、还款约期等管理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二是一些银行客户经理配置不足,导致贷款风险管控能力不强。三是担保方式单一,第二还款来源缓释风险能力较弱。如担保贷款,尤其在信用环境较差的地方,一旦某担保贷户贷款出现违约情况,担保方担心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认为自身贷款按期归还不如干脆不还,造成担保形同虚设,恶性循环。四是有的银行内控管理较为薄弱,未认真执行上级行相关规定,忽视了岗位制约和风险防控。一些员工存在对规章制度学习不深入、理解不全面,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管理、以情面代替纪律的现象,造成主动合规意识不强,控制力、执行力不足,一些员工违规问题屡查屡犯。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
一是各项贷款管理制度和流程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风险排查力度也不够,在抵质押物的监控和管理、贷款用途的控制、贷款利息的偿还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二是企业存贷比失调,客户销售现金归行不畅,现金流入和流出之间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第一还款来源严重充足;三是“三查”制度不落实。在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中,一些银行还存在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具体的情况。个别信贷管理人员忽视了贷款业务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细节,贷款重发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贷款资料中缺少调查报告单,甚至存在首次检查报告单和贷后跟踪检查表由客户预先签名的情况,有时还存在首次贷后回访只是电话回访,贷后跟踪检查不及时、首次检查报告单和贷后跟踪检查表内容空白等,使制度流于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挪用贷款问题,贷款向子公司迁徙,形成潜在风险。
(三)规避风险不及时
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主要是对不良贷款的防范。按照风险程度贷款通常划分为五种不同的档次,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其中后三种为不良贷款,即贷款发生损失风险较大的贷款,主要表现为不能正常还贷、抵押不能变现、质押不能实现、保证虚置和担保无效。然而,有的银行在准备贷款之前,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对贷款对象未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未按五级分类进行贷款管理。对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测量不准,预判失误。
(四)信贷人员能力低
信贷管理人员是指制定信贷政策和管理办法,管理信贷外部对象,实现信贷管理最大效益的管理人员。信贷管理人员作为银行信贷资产的投放者和管理者,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目前信贷人员能力不足主要他现在:一是观念落后。一些银行的信贷人员缺乏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未树立正确的质量观、风险观与效益观,思想观念陈旧。二是业务不熟。有的信贷员不会做贷款调查分析、没有专业能力。尤其老信贷员只会做传统业务,对一些外汇业务、票据业务、信用卡等配套业务生疏甚至一筹莫展。三是法制淡薄。长期以来,在信贷人员中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防线不强,决策失误、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给银行造成成千上万甚至数亿的重大资金损失。四是在风险防范意识差。只有深刻的认识风险,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疏忽大意,处理业务操作不当,造成大额记账差错;原始凭证保管不善,丧失记账依据,存在风险隐患;代填单据引起客户纠纷,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二、加强银行业贷款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贷款基础管理
一是严把客户准入关,做到“实地调查,客观分析,正确把握”从源头控制风险;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做到“履职尽责,确保三性和资料入库达100%”从过程上防控风险;三是加强监测管理做到“监测常态化,预警提前化,报告制度化”从预警上防控风险;四是抓风险分析,做到“定期分析,重点分析,系统分析”从分析上查找风险,防控风险;五是严格审查交易背景、押品和贷款用途,强化重要风险点的专项治理,坚持双人办理抵押登记,依法合规查阅下载保管客户信息,禁止客户经理违规代办业务,从源头杜绝和控制风险。
(二)强化贷款制度落实
在严格执行《贷款通则》《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创新和完善贷款管理制度的同时,一是要严格落实各项贷款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大风险排查力度,强化对抵质押物的监控和管理、严格控制贷款用途、按月还款按月结息;二是加强企业存贷比管理,不断提高客户销售归行现金流,确保第一还款来源充足,对存贷比三个月内较低且无客观因素的客户进行现场检查;对存贷比较低出现潜在风险的客户,通过追加具有保证能力的新保证人保证和追加房地产抵押等方式,关闭风险敞口,有效降低潜在风险贷款;三是建立现场检查制度,通过现场检查,使企业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使操作更规范、合法有效,使管理更到位,漏洞早补救,有效防止贷款向下迁徙,提升资产稳健运行。
(三)及时规避风险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对存量贷款风险排查工作,摸清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准确掌握贷款的潜在风险情况,合理确定潜在风险贷款范围;二是严格执行认定标准,将符合潜在风险贷款条件,具有潜在风险因素的贷款,纳入潜在风险贷款管理;三是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对锁定退出企业严格按照总、省行要求,制定退出方案,限定退出时间,落实退出责任人;四是加强对潜在风险退出计划的落实适时监控和检查督导,确保退出目标的落实完成。
(四)注重信贷队伍建设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银行要制定并施行《信贷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加强客户经理条件审查、资格考试和认定、定期考核等的管理。完善现行信贷人员业绩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在信贷人员队伍建设上,应始终坚持以强化业务培训为重点,对信贷人员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重点对信贷业务品种、风险防范、相关法律知识等专业知识强化训练。特别要强化信贷人员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风险观与效益观,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二是建立规范、长效的信贷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将培训内容放在加强企业财务分析、贷款风险分析和贷款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信贷人员真正具备信用评定能力、业务拓展营销能力、贷款调查分析能力、贷款研究决策能力、贷后风险防控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信贷人员必须具有事业心、专业性、责任感和敏感度,成为行家里手,以适应新常态下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
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日新月异,这对信贷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把贷款准入关,从源头上杜绝风险。同时加强信贷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信贷风险全流程控制的原则贯穿到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中,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切实提高对客户风险的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