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教材

2016-09-05 08:40:21李竹平
湖南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挑刺写作知识课程标准

李竹平

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教材

李竹平

我们的教材总是被挑刺,曾经是,现在还是。

我说“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教材”,并非要为被挑刺的教材说话。作为一个使用教材这一“工具”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师,就像工人拿起起子、农人抡起锄头一样,哪个好用,哪个不好用,用过后自然就有了自己的判断——但也只能是自己的判断,有的你觉得好用的,别人也许觉得不好用。这里面有个体差异。衡量一本教材质量的好坏,必须来自于对教材的解读和使用。

怎样解读一部教材呢?当然要看教材编写的理念、思路、结构以及呈现方式。从理念来看,既有纲领性“标准”引领,也包括投射到操作层面的“行动”导向。以语文教材为例,有没有将课程标准所阐述的目标和内容贯彻于教材当中,这是首先要考量的问题——虽然课程标准也不完美。例如,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建议中提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而整套教材都找不到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编排,那就犯了纲领性的错误,投射到操作层面,教师在行动中就极有可能忽视这些环节的指导。教材是教师教的凭依,更是学生学的首要材料和引领,所以既要便于教师的教也要便于学生的学,这是教材编写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如果一套教材发到教师手中,大多数教师不能从教材自身弄明白用它干什么和怎么用,这套教材肯定是不合格的。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很多教材,尤其是语文教材,的确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个人以为,我们的母语教材之所以总是遭到诟病,不是没有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而是我们的思维习惯导致了理念与实践的隔阂。我们似乎不习惯于缜密而清晰的思维,一直以来推崇“言约义丰”,鼓励读出“自己的理解”,所以课程标准强调“解读”,强调“解析”。许多专家的解读或含糊其辞或高高在上,弄得一线教师云里雾里,无从下手。教材也大多与课程标准的这种“务虚”思维一脉相承,教学目标总被“隐含”,操作策略总被“隐藏”,教学操作和质量就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特质和素养,出现了判若云泥的差距。同时,我们存在着认识上摇摆不定的事实,使得教材编写者在有争议的问题上采取回避态度,也给教材的解读和使用带来了麻烦。例如,在写作知识的教学上,我们为了凸显“实践出真知”,便有意弱化甚至规避写作知识的教学,以为只要有了实践,知识便都会自然而然地“长”出来。美国一年级学生学习写作,就明确了开头、细节和结尾的写法用法,我们却生怕这样会有损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我们总简单地将感性与理性对立起来看待,而很少在两者之间找出平衡点,做到相得益彰。

一套教材质量的好坏,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首先是教材好不好用的问题。这在前面谈解读时就提到过。一套好的教材,使用者通览一遍,就知道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力图实现哪些目标,明白要循序渐进地做些什么;一套不好的教材,使用者通览之后,脑子里会一团浆糊。其次是教师会不会用的问题。如果一套教材,大多数教师都能通过对教材的解读,明了该怎么用它,这样的教材一定是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的;若大多数教师都觉得它看上去很美,就是不会用它,这样的教材就值得怀疑了。

现在,不容乐观的不仅仅是教材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有教师的主动性问题。我倒不觉得给苏教版教材挑刺的彭老师是“多事”,恰恰相反,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这样主动地、带着批判性眼光来解读课标,审视教材,而不是盲目依从,甚至奉为“圣经”,能处处遵循学科规律,时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对于我们的教学,将是莫大的助益。

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教材。如果真做不到让教材更加完善些,那就要看我们怎样对待和处理教材了。

猜你喜欢
挑刺写作知识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32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挑刺儿
当代工人(2017年9期)2017-05-26 17:34:54
爱你(2016年9期)2016-11-26 20:01:20
挑刺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