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振亚
为学生点亮法治明灯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解读
本刊记者王振亚
日前,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构建起一套覆盖各教育阶段、层次递进的法治教育体系。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有何不同?法治教育又该如何做好?
看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个重磅文件,或许你会感到疑惑,以前我们强调的不是法制教育吗,现在怎么变成法治教育了?其实,法制教育升级为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的必然结果。
法制教育正式被法治教育所取代始于今年4月27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决议中,“法治教育”首次替代了以往所使用的“法制教育”。
“七五”普法规划明确指出,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青少年和国家工作人员将成为普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根据决议,“七五”普法期间,法治教育将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完善法治教材体系,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为贯彻落实“七五”普法教育的相关要求,在《大纲》出台前,教育部已下发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制,指具体的法律制度。治,包括治理,外延更加宽泛,内涵更加丰富,既包括法律制度,也包括治理。所以,我们的法治宣传教育也要适应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内涵的要求。”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这样解释为何用“法治”替代以往所使用的“法制”。
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看,青少年法治教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够准确;法治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大纲》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的法治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并分学段细化了教学内容与要求。
“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是小学高年级(三至六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法治知识。《大纲》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遵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大幅上升。201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针对14岁至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显示,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占比高达20.11%,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这些未成年人在回答犯罪原因时,有65%的人称“不懂法律”,64.7%的人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对此,《大纲》规定,初中阶段(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应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以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
高中生在生理发育上已经成熟,在智力发展上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也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大纲》要求,高中教育应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重要的法律知识;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
《大纲》要求经过大学阶段的法治教育,学生应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如何做好升级版的普法教育,为学生点亮法治明灯,《大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大纲》规定,作为法治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应通过专门课程、多学科协同、法治文化建设、学生自我教育等途径开展法治教育。由于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有限,而法律条文相对枯燥,教师该如何上好法治教育课呢?《大纲》指出,要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教学方法,必要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多种法治教育资源、形式予以整合、提升,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有了家庭的参与,法治教育才能避免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大纲》指出,要推动家庭与学校形成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力,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建设,使家长成为子女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
空洞的说教容易造成“课上教育,课下毁坏”的尴尬局面。对此,《大纲》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要广泛组织和动员国家机关与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建立社会法治教育网络。
如今已是互联网+时代,开展法治教育也应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大纲》要求,利用学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个人社交平台进行法治宣传,增强网络法治教育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