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燕
荷香竹影里的童年
贺燕
某一天,和老公一起聊到最想住什么样的房子,我思索了一下说:“不想住楼房,想住那种独门独户的小平房。屋后一定要有一片竹林,旁边要有一口池塘,池塘里要种满荷花、菱角。春天有竹笋,夏天有莲藕吃,可到竹林里纳凉,偶尔到池塘里钓钓鱼和虾……”老公说:“那只能住到农村去。”这时,我才意识到,过了这么多年,存在于我的脑海,令我念念不忘,成为日后我选择根由的,依旧是我童年的生活。
童年生活总是无拘无束、没心没肺的。从周围人回忆起童年生活时脸上那幸福的光芒看来,童年生活都是值得珍藏与回味的。特别是那些玩疯了的日子,如寒暑假。而这两个假期,我不是在外婆家就是在奶奶家。
一到暑假,外公就会迫不及待地把我们接到他家。妈妈其实不大放心,因为外公家在梅田湖,房子周围有一条很大的河,还有几口池塘,她怕我们好玩水,总是叮嘱叮嘱再叮嘱。我们欢快地应允着,却基本没放在心上。暑假时期,正是荷叶田田、荷花盛开、莲蓬疯长的时候,我和玩伴一起摘荷叶戴在头上,坐在木盆里摘莲蓬、采菱角,玩得不亦乐乎。天热时,坐在外公家中,不时有荷香夹杂在蒸腾的暑气中飘送过来。那香气,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全身的毛孔都无比舒坦。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要制成香水,留住这香味,这样,无论何时何地,依然有荷香萦绕。于是,我来到池塘边,反复斟酌、确定,发现其实荷叶比荷花的香气要淡雅、好闻一些。我摘了几片荷叶,放进小铝锅里,在炉子上煮起来,厨房里顿时香气四溢。煮好后,碧绿的荷叶变成了难看的黄绿色,我捞出来丢掉。水发出淡淡的香味,没有之前那么浓郁、纯正,尝了一口,苦苦涩涩的,洒在身上,一点也不香。这一点都不是想象中荷叶香水的样子,我懊恼地倒掉了。多少年之后,闻过很多香水,总觉得都不如荷香那么清新、淡雅。
实验的失败,并不妨碍我对它的追逐。我会到池塘里摘上几支荷花,有打着朵儿的,有半开不开的,插到外婆家的花瓶里。那花瓶就摆在供奉的观音像前,映得那观音都愈发慈眉善目、圣洁无比。
荷香萦绕,久不能忘,而那斑驳、摇曳生姿的竹影也是无法忘怀。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我对竹子的喜爱绝不是缘自文人的清世情怀。只不过是童年生活里,它无处不在,增添了许多趣味。
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屋后都种了竹子。竹林,它是一个宝藏。春天,它有竹笋供人们采食;夏天,它是纳凉消暑的好去处。竹林,也是一个游乐场,孩子们可在里面捉迷藏、荡秋千、掏鸟窝、赶蛤蟆,运气不好的,还会遇到蛇。而我有一次竟在覆盖着的厚厚的竹叶下捡了5个蛋,让我欣喜若狂。
白天的竹林那么可爱,到了晚上就显得鬼魅之气横生了。若是放假去奶奶家,我肯定是住在二伯家,不光是二伯家有许多书看,更是因为他家有个只比我大3岁的堂姐,是很好的玩伴。我们都很好吃,她似乎比我还更胜一筹,有时晚上想吃零食都会拉着我去买。而最近的小卖部在两里之外,途中要经过很多人家,还有竹林。皎洁的月光把四周的景物照得很清楚,路上凸起的石头也清晰可见。我们大声地说笑给自己壮胆,一扇扇窗户里透射出来的橘黄的光更是让我们心安。可不管怎样,走到一个地方时,我是怎么也不敢说话的。那是路边的一小片竹林,走过大概要20来步的样子。竹子很密,月光都透不进来,只投下一片密实的黑影在路上。竹林下是房子,那是我同学家,姓张。他家的小儿子在塌西湖玩水淹死了。这在当时是很震撼我的一件事,我听着大人们口中描述他的惨状,想象着他光着身子,直挺挺地被父母用板车拉回来的场景,心中无比惧怕。一个不久前还跟我玩过的同伴就这样死了,还这么小,所以每次经过他家竹林,我总觉得他就在里面,无比哀怨地看着我。那阴森森的竹林就是他郁结不散的阴气,随时都有可能伸出一双手,要将我拖进去陪他玩耍。每到这时,我会走到外侧,让堂姐走在里面,用手使劲地揪住她的衣服。我的恐惧让胆大的堂姐也有些恐慌,她拉下我的手,不让我抓她的衣服。而此时的我觉得只有抓住她才是安全的,拉拉扯扯中,我们走出了竹影,迎面而来的月光于我如太阳一般光明。回到家,狂吃五香瓜子、麻花,安抚我还在怦怦跳的心。
随着年华渐老,自己的记忆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退化,那些美好的过往淡了颜色,散了芬芳。而这些时间的碎片,于自己并不激越的生命来说实在是不可或缺的收藏,我希望用文字来铭记那些颜色与芬芳。
(作者单位: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