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胜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10046)
桂枝茯苓丸加黄芪治疗中风(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王红胜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10046)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黄芪结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桂枝茯苓丸加黄芪和西医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中风症状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6.7%,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茯苓丸加黄芪结合西医治疗能够提高中风(气虚血瘀型)的治疗效果。
桂枝茯苓丸 黄芪 中风 气虚血瘀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言语不利、肢体麻木及半身不遂等症状,其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在中风(脑梗死)中,气虚血瘀型中风易加重。《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研究》[1]研究组认为,有气虚的中风患者死亡率最高。因此我们从中医方面入手,选取了方剂“桂枝茯苓丸[2]加黄芪”结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病例来自2014年07月至2016年08月本院诊治的60例中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44~88岁,对照组30例,男女比例19:11,年龄41~8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差异性不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西医诊断参照《实用神经病学》[3]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①可能有前驱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史;②安静休息时发病者较多,常在晨间睡醒后发现症状;③症状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逐渐加重,呈恶化性卒中;④意识常保持清晰,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则比较明显;⑤发病年龄较高;⑥常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其它器官的动脉硬化;⑦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⑧CT排除脑出血和占位等病变,DWI有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脑病学》[4]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治疗。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毫克)qn(每晚一次)po(口服),阿托伐他汀 20 mg qn po;静脉予以活血化瘀、改善脑代谢等治疗,同时根据病情可给予能量合剂及复方氨基酸等营养支持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方剂“桂枝茯苓丸加黄芪”,方药如下:
桂枝10g,茯苓10g,丹皮10g,赤芍10g,白芍10g,桃仁10g,黄芪10g,甘草6g,上方水煎取400ml,早晚分次口服。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定疗效。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中风症状的变化。
见下表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中风病是在气血两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的一种疾病。其病位在脑髓血脉,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病性属本虚标实。其具有起病急骤,症状变化多端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气虚血瘀型中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气虚血瘀型中风的瘀血主要是由于气虚所致。如果仅针对瘀血本身采取活血化瘀,则会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之误,故其疗效必然欠佳。治病必求于本,气虚所致瘀血,应该补气以助血行。从西医方面看,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患者,其经常存在颅内动脉多发狭窄,脑部颈动脉、椎动脉或大脑前动脉等大血管严重狭窄等情况。大脑血供的稳定与脑血管的自我调节密切相关。而脑血管的调节功能相当于中医学中的脉气。脑动脉的狭窄往往都是长期病变形成的,久病多虚,当考虑有脉气虚。同时狭窄血管的调节功能必然下降,脑部供血则减少,易形成血栓。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而不注意血管自身调节功能等的改善,其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效果必然要降低。“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2],原方主要用于妇人癥病,大致相当于子宫肌瘤类疾病。后世将此方应用范围扩大。在《经方100首》[6]中认为“本方可作为祛瘀血剂的代表方来看待……”,在《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7]中认为“……本方临床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而见气冲心悸胸痹痛者。”“桂枝茯苓丸”中桂枝温通血脉;茯苓补正和中;白芍和营;桃仁、赤芍、丹皮活血化瘀;气的生成,主要靠肺、脾、肾三脏功能的正常,其中以脾肺更为重要,脉气也来源于此。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能补脾肺之气,有补气升阳、补气行滞的功效;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有补气活血的功效。而本研究通过“桂枝茯苓丸加黄芪”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经临床证明,能够提高气虚血瘀型中风病的治疗效果,疗效确切,确实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王顺道,等.中风病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996,5(3):124.
[2] 张仲景.金匮要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8:229-230
[3] 吕传真 周良辅.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1:426.
[4] 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43.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4-85.
[6] 黄煌.经方100首[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47-251.
[7] 胡耀.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363.
(2016-09-14 收稿)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 编号:LZ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