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翕”

2016-09-02 09:01马艺萌邵则遂
关键词:方言词合成词本义

马艺萌,邵则遂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论“翕”

马艺萌,邵则遂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本文以楚方言词“翕”的历时材料和共时材料为基础,研究发现楚方言词“翕”早已融入通语。“翕”在方言区和通语区的本义都为“聚、合”,其引申义脉络清晰。“翕”的本义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仍有所保留。此外,“翕”的合成词与“胁”、“歙”、“噏”、“习”的合成词表义几乎一致,仍保留其在古楚方言区“聚、合”的本义。

翕;聚;合

现代学者把“翕”当作一般的词来研究其词义和注音,但尚未有人把“翕”当作楚方言词对其做出系统研究。本文拟从楚方言和通语的角度考察其源流。

一、“翕”的词义演变

张家山汉墓竹简:“傅足离翕。”马王堆竹简《十问·帝盘庚问于耉老》:“翕气以充留”、“群精皆上,翕其大明。至五而止,精神日怡。”《老子》卷三十六:“将欲翕之,必姑张之。”扬雄《方言》卷三:“扑、翕、叶,聚也。楚谓之扑,或谓之翕。叶,楚通语也。”这证明“翕”为古楚方言词,有“聚、合”的意思。

先秦时期,“翕”除了有“收敛,闭合”之义,还有“顺”、“盛”等引申义。《楚辞·哀时命》:“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荀子·议兵》:“代翕代张,代存代亡。”杨倞注:“翕,敛也。”《诗·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毛传:“翕,合也。”《逸周书·商誓解》:“朕考胥翕稷政,肆上帝曰:必伐之。”朱右曾校释:“翕,顺也。”《论语·八佾》:“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何晏集解:“翕如,盛也。”

秦汉时期,“翕”继续沿用“收敛、闭合、聚合”的本义,并由本义引申为“缩”、“一致,协调”、“安宁和顺”等意思。《史记·秦始皇本纪》:“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翕”取“和合、聚合”之义。西汉刘安《淮南子·坠形训》:“其人翕形短颈,大肩下尻。”

“翕”有“缩”的意思。西汉刘向《新序·柯邑之盟》:“天下诸侯,翕然而归之。”“翕”有“一致、协调”的意思。《史记·列传》“郑庄推士,天下翕然”中的“翕”都有“安宁和顺”之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翕”的本义仍继续保留。《全梁文》卷五十七“俯眉翕肩,以斯故尔”中的“翕”为“缩、耸”。

隋唐时期,“翕”的词义仍沿用“缩”及其引申义。《长短经》卷七“鸷鸟将击,卑身翕翼”中的“翕”为“敛缩”。杜甫《过郭代公故宅》“定策神龙后,宫中翕清廓”中的“翕”就有“协调,一致”之义。

宋辽金元时期,“翕”仍保留“聚、合”的本义。《宋史·乐志》:“直方维则,翕辟攸宜。”这里的“翕”取“收缩,收敛”之义。

明清时期,“翕”的词义仍带有“敛缩、收”之义。刘基《郁离子·鹰化为鸠》:“虺然而鹰鸣焉,羣鸟皆翕伏。”

“聚、合”是楚方言词“翕”的本义。但不难发现,“翕”的本义早在先秦的通语区就已经出现过。那么,扬雄为什么说“翕”是方言词呢?因为扬雄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方言的口语,并非根据文献得出相应结论。虽然“翕”已进入通语,但是,“翕”可能仅在方言的口语里留存,尚未进入北方话的口语。

另外,笔者还查询了前人和时贤的训诂成果来进一步验证“翕”的本义,即:

翕: (金文大篆) (小篆)

《尔雅·释诂》:“翕,合也。”许慎《说文解字》:“翕,起也。从羽合声。许及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翕,起也。《释诂》、毛傅皆云:翕,合也。许云起也者、但言合则不见起。言起而合在其中矣。翕从合者,鸟将起必敛翼也。”根据以上训诂材料和“翕”字的篆书,“翕”字的本义为“合”。但因鸟翼先合后起,后来又引申出“起”的意思。

《一切经音义》中也有不少对含有“翕”的词语的注解,比如:

翕眠:呼及反,犹眨眼也。翕,合也,亦敛也。《说文》:起也。

翕然:歆邑反,《字书》云:翕,合也,考声,云火炙物气勿起也。

翕然:歆邑反,孔注《尚书》云:翕,合也。《说文》:从羽,合声,亦转注字也。

翕欻:歆邑反,《说文》云:翕,缩鼻也,从合,羽声。

《广韵》将“翕”字注为许及切,入缉,晓。有盛、动和火炙的意思。

《集韵》:“翕,众也。”

综上,笔者认为“翕”的词义演变关系图应为:

由于“翕”的词义颇丰,导致带“翕”的词语愈来愈多。比如翕曶(急速貌)、翕忽(急速貌)、翕霍(急速貌)、翕定(犹安定)、翕变(变动)、翕骈(并肩接踵)、翕焱(闪耀貌)等。每个词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有的词与“翕”的本义相差甚远(在此不做赘述),有的词与“翕”的本义联系紧密。笔者仅将“翕”表示“敛缩”、“聚合”的合成词整理如下:

翕肩:《文选·扬雄<解嘲>》:“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折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吕向注:“翕肩,畏惧貌。”晋代葛洪《抱朴子·刺骄》:“亦有出自卑碎,由微而着,徒以翕肩敛迹,偓伊侧立,低眉屈膝,奉附权豪。”唐代王维《苗公德政碑》:“于是翕肩振惊,折节受教,杜门谢絶宾客,终身不紊纪纲。”“翕肩”都有“耸肩”之义,表示畏惧竦敬。

翕翼:汉代枚乘《七发》:“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 汉代崔篆《慰志赋》:“遂翕翼以委命兮,受符守乎艮维。”“翕翼”有“合拢翅膀”之义,以此比喻屈身辱志。

翕集: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唐代孙棨《北里志·杨妙儿》:“后老,退为假母,居第最宽洁,宾甚翕集。”清代顾炎武《有叹》:“门庭正翕集,车骑来千数。”“翕集”为“聚集”义。

翕翕:宋代梅尧臣《寄永叔》:“夏日永以静,渴鸟方在枝,张口不能言,翕翕两翅披。” “翕翕”为“一开一合”。

翕张:东汉王充《论衡·死伪篇》:“本不病目,人不抚慰,目自翕张,非神而何?”宋代王禹偁《槖钥赋》:“岂不以德无强者谓之地,功不宰者谓之天,譬翕张而气作,犹吹煦而传声。”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盖秦汉所谓道家,大率翕张取予之术,非近世长生虚静之谓。”叶圣陶《城中·在民间》:“他回转身来,两个乘客见他的前胸起伏翕张很厉害,包在皮肉底下的一条条肋骨显得很清楚。”“翕张”都有“敛缩舒张”的意思。《旧唐书·苏定方传论》:“邢国公神略翕张,雄谋戡定,辅平屯难,始终成业”中,“翕张”引申为“理事治国或弛或张”。

翕散:清代魏源《默觚上·学篇》:“力之大小,由于心之翕散,天地人之所同也。”“翕散”为“聚散”。

翕聚: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余行天下,凡通都会府,山水固皆翕聚;至于百家之邑,十室之市,亦必倚山带溪,气象回合。”清代魏源《默觚·学篇》:“人能翕其数十年之精力于技艺,则技艺且必通神,而况翕聚之于道德者乎?”“翕聚”为“会聚”义。

翕敛:《易·系辞》“夫坤,其静也翕。”韩康伯注:“翕,敛也。止则翕敛其气。”孔颖达疏:“此经明坤之德也。坤是阴柔,闭藏翕敛,故其静也翕。” 清代谭嗣同《仁学》:“赤道以旋速而隆起,即南北极之所翕敛也。”“翕敛”为“收敛;收缩”义。

翕心: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夫螳螂翕心而进,志在有利。”《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雄雌?此正射持弩之道也。” “翕心”有“小心翼翼”之义。

翕拢:王西彦《寻常事》:“洪发佬开始疲惫地翕拢眼睛,不久就发出一阵呓谵。” “翕拢”有“合拢,闭拢”之义。

翕辟:《易·系辞》:“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唐代宋昱《樟亭观涛》:“翕辟乾坤异,盈虚日月同。”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翕辟”有“开合,启闭”之义。

翕受:《书·皋陶谟》:“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孔传:“翕,合也。能合受三六之德而用之,以布施政教。”但是,《晏子春秋·集释》的“今君若设文而受谏”一句,俞樾云:“按‘设’疑‘说’字之误。‘说’读为‘悦’,下文云‘恶文而疏圣贤人’,‘恶文’与‘说文’正相对成义。”于省吾云:“按俞说非是。‘设’‘翕’古字多通用,书盘庚‘各设中于乃心’,汉石经‘设’作‘翕’,墨子修身‘设壮日盛’,即‘翕庄日盛’,均其证也。”他认为“《书·皋陶谟》中‘翕受敷施’,伪传‘翕,合也’,‘合’与‘受’ 义相因,‘翕受’謰语,‘翕文’亦‘受文’之义。”《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宽则得众,裕然有余,容而翕受,忍则安舒。” 清代薛福成《云石铭》:“翕受日月之精,藴结山川之英。”章炳麟《中华民国解》:“复有殊族之民受我抚治,乃得转移而翕受之。”“翕受”有“合受;吸收”的意思。

二、“翕”与“胁”、“歙”、“噏”、“习”的关系

胁 《广韵》注其读音有二:“虚业切,入业,晓。”;“许欠切,去酽,晓。”《集韵》注其读音为:“迄及切,入缉,晓。”

《汉书·王莽传》:“动静辟胁,万物生焉。”颜师古注:“辟音辟,辟,开也。胁,收敛也。”《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李善注:“胁,敛也。”《集释》:“引援而飞,迫胁而栖。”郭庆藩注:“试言长生之道,举海鸟而譬之,翂翂翐翐,是舒迟不能高飞之貌也。飞必援引徒侣,不敢先起;栖必戢其胁翼,迫引于群。”“胁翼”通“翕翼”,表示“合拢翅膀”。

《孟子·滕文公》:“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赵岐注:“胁肩,竦体也。”焦循正义:“胁肩者,故为竦敬之状也;谄笑者,强为媚悦之颜也。”《汉书·列传》:“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师古曰:“胁,翕也,谓敛之也。”《汉书·列传》:“胁肩低首,累足抚衿。”师古曰:“胁,翕也,谓敛也。”汉代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娣》:“夫如是则胁肩无所容,而累足无所履也。”晋代葛洪《抱朴子·名实》:“宁洁身以守滞,耻胁肩以苟合。”《抱朴子·逸民》:“虽器不益于旦夕之用,才不周于立朝之俊,不亦愈于胁肩低眉,谄媚权右。”“ 胁肩”有“耸起肩膀,故示敬畏”义。

《墨子·兼爱》:“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文选·宋玉<高唐赋>》:“股战胁息,安敢妄挚。”李善注:“胁息,犹翕息也。”《文选·宋玉<高唐赋>》:“令人惏悷憯凄,胁息增欷。”李善注:“并悲伤貌。胁息,缩气也。”《汉书·严延年传》:“豪强胁息,野无行盗。” 颜师古注:“胁,敛也,屏气而息。”《魏书·匈奴等传序》:“偷名窃位,胁息一隅。”《新唐书·王方翼传》:“诛灭大姓,奸豪胁息。”“胁息”有“敛缩气息”之义。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广东梅县“胁私该”中的“胁”,仍保留“敛缩、集聚”的意思,其义为“积蓄私房钱”。

歙 《老子》卷三十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歙,一本作“翕”。《老子》卷十三:“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范应元曰:“歙,音吸,收敛也。”由此可见,“翕”与“歙”在楚地曾有通用的情况。笔者就此现象对“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如下:

《广韵》注“歙”有两个读音,一个与“翕”一致,都为“许及切,入许,晓。”另一个为“书涉切,入叶,书。”

1.当“歙”读“xī”时

《说文解字》:“歙,缩鼻也。从欠,翕声。”这里的“歙”同“吸”。《淮南子·精神训》:“开闭张歙。”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相合起也。”《淮南子·兵略训》:“用兵之道,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庄子·山木》:“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陆德明《经典释文》:“歙,敛也。”汉代桓宽《盐铁论·大论》:“口张而不歙,举舌而不下。”

“歙”在先秦两汉时期与“翕”词义一致,都有“聚集、敛缩”之义。其合成词也有表“闭合、聚集”的意思,如:

《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王先谦集解引清代王引之曰:“古无以敛然二字连文者。敛当为歙字之误也;歙然者,聚集之貌。”章炳麟《箴新党论》:“街谈巷议以为辩,讪上谤政以为高,时俗贵之,歙然犹郭解、原涉见趋于曩时也。”“歙然”有“聚集”之义。

清代钱谦益《顾端文公淑人朱氏墓志》:“辟讲堂于东林 ,朋徒歙集。”“歙集”为“聚集”。

《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玉成应试扛大炮》:“歙动着嘴唇,不知说甚么话好。”靳以《小红和阿兰》:“火闪亮的时候看到她的嘴在微微歙动,好像在说话的样子。”“歙动”为“嘴唇一张一合”。

2.当“歙”读“shè”时

“歙”同“摄”,有“捉持”之义。如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虨以手歙叔虎云:‘酷吏。’词色甚强。”,其词义与“翕”不符。

3.《集韵》注“歙”为“虚涉切,入叶晓。”即“xié”。

《孟子》:“‘阿意事贵,胁肩所尊,俗之情也。’歙,亦胁也。”《后汉书·张衡传》:“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李贤注:“歙,敛也。”“歙肩”即“耸肩”,以此形容身子微缩,作恐惧、谄媚状。

那么,“歙”是否也和“翕”一样,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仍保留本义呢?

“歙”在南、北方官话中,读音都与“xī”近似。现今只有在安徽省东南部的“歙县”还保留“shè”的读音。 在云南、浙江和福建等方言区都把“缩鼻、缩鼻涕”叫“歙”。在福建,“歙”还有“焖”的意思。可见,“歙”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使用与“翕”几乎一致,仍保留古楚方言区“聚、合”的意思。

噏 《广韵》:“许及切,入缉,晓。”

《老子校释·道经》:“‘噏’作‘翕’之类,皆从古字。”《老子》:“将欲噏之,必固张之。”清代魏源《默觚上·学篇》:“何以阴噏而阳呿,何以海涵而坤负欤?”“噏”为“翕”,都有“收敛;闭合”之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扶与猗靡,噏呷萃蔡。”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噏呷,衣裳张起也;萃蔡,衣声也。”所以“噏呷”为“衣服摆动、张起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拂羽盖。”李善注引张揖曰:“翕呷,衣起张也。萃蔡,衣声也。”可见,“翕呷”与“噏呷”都为“衣服张起貌”。

草明《乘风破浪》:“十几张嘴没有一张噏动。”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他)只是偶而噏动着嘴,象是在跟人说话。” 郭澄清《大刀记》:“两个厚墩墩的鼻翅膨胀着,噏动着,宛如一匹刚刚在沙汤上驰骋过的战马。”“噏动”是“一张一合地动”。“翕动”也存在同样的用法:靳以《生存--献给忘年的好友S》:“那是时时都在微微翕动,想吃一点什么的饥饿的嘴。”管桦《魏家女人》:“两个柔细的鼻孔翕动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两个“翕动”也是“一开一合”之义。可见“噏动”与“翕动”表义相同。

习 《广韵》:“似入切,入缉,邪。”

《楚辞·九辩》:“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 朱熹集注:“习习,飞动貌。” 晋代左思《咏史》卷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全晋文》卷六十八:“动素羽之习习,乱白质于日光。” 唐代卢照邻《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全宋文》卷二十六:“习习飞蚋,飘飘纤蝇,缘幌求隙,望爓思陵。”“习习”有“鸟翼开合、频频飞动”之义。这与“翕翕”的“一开一合”意思相近。

《逸周书·度训》:“子孙习服,鸟兽仁德。”孔晁注:“明丑以使之,所以成顺者也。”可见,“习服”有“顺服”的意思。《明史·孙丕扬传》:“群情翕服,而诸不得志者深衔之。” 清代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三:“武功焯耀,吏事修明,威惠滂敷,中外翕服。” 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量能授官,振起废滞,拔简贤良,庶务厘举,舆论翕服。”这三个“翕服”也都有“顺服;悦服”的意思。可见,“习服”与“翕服”的意义一致。

《晋书·傅咸传》:“冠盖车马,填塞街衢,此之翕习,既宜弭息。”《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翕,众也,合也。习,重也,因也,仍也。言众人翕合,相因而至也。”唐代綦毋潜《题栖霞寺》:“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这两个“翕习”有“会聚”之义。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时望清重,群情翕习。”元代李治《<元遗山诗笺注>序例》:“群贤翕习,如鸟归凤。”“翕习”有“翕然”义,即“一致、和顺”。

以上材料存在部分表义相同的合成词。为了更方便地看出它们在历代典籍中的通用情况,笔者做了详细统计,结果见表1:

综上,“胁”、“习”在聚合义上是“翕”的通假字,“歙”、“噏”在聚合义上是“翕”的异体字。“翕”在先秦时期并没有出现以上表示“聚合、收敛”的合成词,但表义相同的“胁肩”、“胁翼”、“习习”和“习服”早在先秦就已出现,其中,“胁肩”、“习习”等词依然沿用至今。“歙”、“噏”的合成词的出现虽晚于“翕”的合成词,但其“聚、合”之义现今仍有所保留,如“噏动”等。

三、“翕”字的现代分布状况及其义项在方言区的演变关系

“翕”的“聚、合”的本义不论是在方言区还是在通语区都出现过,并为历朝所用。那么,楚方言词“翕”的本义是否还会在现代社会留存呢?如今,“翕”仍出现在我国不少方言中。笔者以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和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为基础,将“翕”的用法整理如下,见表2:

表1

注:凡在典籍中出现了以上合成词但不表示“聚合、收敛、顺服”之义的,此表不做次数统计。

表2

由表2可得,在现代汉语方言词中,“翕”的词义与古楚方言“聚、合”的本义相吻合。在福建、广东和湖南等地,有大量的“翕”仍沿用古楚方言的本义,这与楚方言的发展源流相符。

随着楚灭国及其疆域的不断扩张,湖北、河南、安徽、山东、重庆、江苏甚至南海等地,都曾是楚人涉足之处。 楚国在其鼎盛时期,版图最大范围应拥有今湘、鄂、川、赣、皖、苏、浙、豫、陕、鲁的全部或大部,势力扩展到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 可见,“翕”在南北方的广泛使用,不排除楚人疆域扩张的因素。当然,“翕”能打破方言局限并沿用至今形成通语,也与其本义的稳固性密切相关。

(责任编辑:胡光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周秦两汉楚方言词研究”(12BYY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2YJA740065)。

2015—11—12

马艺萌,女,山西大同人,中南民族大学硕士。邵则遂,男,湖北天门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H172.3

A

1009- 4733(2016)03- 0042- 05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3.009

猜你喜欢
方言词合成词本义
三音节合成词中合成词素的判定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Matching单词连一连
古语词“蹴踏”与方言词“出达”chū?da
鲁迅著作杨、戴英译本的方言词语英译评析
词语小超市
“酉”字初探
简论《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里的方言词汇
“自”的本义是鼻子
大连书家之张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