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

2016-08-29 07:36濮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房丽婷冯平
河南农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白灵菇菌棒培养料

濮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房丽婷 冯平



质量安全

黄淮地区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

濮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房丽婷 冯平

黄淮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非常适宜白灵菇的栽培,现将黄淮地区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菇场要求

(一)场地选择

场地环境应符合NY5010规定,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排灌方便,有水源、电源、交通方便,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场地周边5km以内不允许有“工业三废”等污染源;100m内无集市、水泥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等;50m之内无畜禽舍、垃圾场和死水水塘等危害食用菌的病虫源滋生地;距公路主干线300m以上,其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应符合GB/T 18407.1的要求。

(二)菇房(棚)

各类温室、拱棚等和园艺设施均可用作菇房(棚);夏季要搭建阴棚。应配备调节温度和光线的草帘、草苫、遮阳网等,通风处和房门安装纱窗防虫。要求通风良好,可密闭。

二、生产技术

(一)栽培季节

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根据黄淮地区的气候特点,栽培白灵菇宜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接种,冬季、春季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二)培养料制备

1.培养料主辅料。培养料应符合NY5099的规定。培养料有:(1)适用主料:棉籽壳、玉米心、木屑;(2)适用辅料:麸皮、玉米粉、石膏、蔗糖、碳酸钙;(3)适用添加剂:石膏、石灰。

2.常用配方及其用水。常用配方有:(1)棉籽壳40%、玉米心20 %、木屑16%、麸皮10%、玉米面10%、石膏1%、石灰3%;(2)棉籽壳76%、麸皮10%、玉米面10%、石膏1%、石灰3%;(3)棉籽壳75%、麸皮20%、糖1%、石膏粉1%,石灰3%。所有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各配方含水量为55%~65%,感观以手攥时,指缝有水珠但不滴出为度,pH值为7左右。

3.发酵。当培养料升温到55℃左右时,保持12h,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后再堆成原来的形状,料温升到55℃时,进行第2次翻堆,以后每天翻堆1次,共需翻堆3~4次。当培养料呈棕褐色,腐熟均匀,颜色一致,质地松软,富有弹性,有浓香酒糟味,料内有一定量的白色放线菌时,料已发酵成功。

4.装袋。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料,用袋应薄厚、宽窄均匀一致,装袋前先用绳折扎紧袋口一端,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松紧度适中,以用手抓起时无凹陷为度,折扎另一端袋口,以不漏气为适。装袋应在6h之内完成。

5.灭菌。灭菌时灶内温度以在3~4h内达到100℃为宜,维持16~18h,达到灭菌要求后,立即停火、停气,使灶内袋温降至60℃左右时出锅。菌棒采用顺码式堆放。

6.冷却。灭菌后,置于洁净无尘的场所冷却降温至30℃以下,冷却场所地面和空间事先应喷洒清水净化空气或喷洒1%~2%来苏尔液消毒。

(三)接种

窗体顶端接种常采用无菌室和接种箱两种方法,无菌室和接种箱在接种前要用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量2~3mL。接种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菌种瓶及封口应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瓶三级菌种接15~20袋。

(四)发菌期管理

发菌室应在发菌前7天清洗消毒,在室内撒少量石灰。发菌期要注意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四大因素,温度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70%~75%,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避光发菌。以后每10d用气雾消毒盒进行空气消毒1次,以后若有点状杂菌时,可用甲醛、酒精或煤油处理。当菌丝生长缓慢,菌丝发到菌棒体积的1/3时,可稍松菌袋扎口,以利菌丝生长。

(五)后熟期管理

后熟期时,应每天观测菇房里的湿度,注意培养基含水量,将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70%~75%,保持环境空气新鲜和适度光照刺激,促进菌丝扭结,30~40d后,待菌丝发育浓白且形成菌被,菌棒坚实,个别菌棒开始出现白色米粒状原基时,即可搬入菇房。

三、栽培管理

(一)菇房使用前处理

首先,菇房使用前先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然后对菇房进行消毒,新菇房使用前1~3d地面撒一薄层石灰粉进行消毒;老菇房每立方米空间用40%甲醛17mL和98 %高锰酸钾晶体14g混合产生气体熏棚8h,或用99%的硫磺粉15g燃炭火熏棚24h。其次,对菇房进行灭虫,杀虫可采用1.8%阿维菌素1 800~2 500倍液喷洒、2.5 %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500倍液喷雾或20 %氰戊菊酯乳油2 000~4 000倍液喷雾。最后,对施药后的菇房密闭48~72h。

(二)搬入菇房

将菌棒移入菇房,对长满菌丝的袋子,要分批进行出菇管理。30m2的出菇场所可以放置1 200个菌袋(干料1t),采用墙式栽培出菇或层架栽培出菇。

(三)催蕾

菇棚温度控制在8~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白天给以散射光刺激,晚上可揭掉薄膜和草帘给以低温刺激,促其现蕾,当发现袋内白灵菇原基达到黄豆大小时去掉扎绳,解开袋口,到蚕豆大小时进行放口,长至乒乓球大小时进行挽口。

(四)采收

原基分化后,菇棚温度控制在12~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防止畸形菇。一般白灵菇从现蕾到采收需要12d左右,待子实体质量达到150~200g或菌盖由内卷逐渐展平,可采收。采收时可用手抓住菌柄整朵拔起,注意要戴手套,保持菇体洁净。采收后停止喷水,清理袋口四周和环境,让菌丝恢复生长。5天后继续喷水、控温,一般能采收1~2潮菇。

(五)菇房后处理

出菇结束后,及时清除废弃培养料并运离产地,废弃培养料就近临时堆放时应在阳光下暴晒;菇房清洁后进行灭虫处理,可按菇房前处理的方法进行实施。

四、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建议出菇期不使用化学农药。必须使用时应使用安全、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药物时不直接接触菌丝体和菇体,并在残留期满后再行催菇出菇。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应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菌种生产应避开闷热、潮湿的环境。

2.应采用低湿、低温、通风、石灰处理等综合防治霉菌污染。

3.应采用杀虫灯或毒饵诱杀害虫。

4.定期消毒、灭虫,搞好环境卫生,污染袋及时处理,清除感病菌床或菌块。

5.通风门窗应及时用防虫网封好。必要时限制开门次数,防止外来虫源进入。

(三)药剂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的相关规定。菇房一旦发生绿霉病,应及时清除感病菌或菌块,带到室外深埋,并在感病区域及其周围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发生菌蝇(包括菌蛆)时,可用1.8%阿维菌素1 800~2 500倍液喷洒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洒。农药施药后不能马上采收或收割,应按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各种农药品种的安全间隔期,在距采收前一定的天数内停止用药,以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加大农药在白灵菇中的残留量。

猜你喜欢
白灵菇菌棒培养料
白灵菇菜谱(四)
白灵菇菜谱(一)
白灵 菇菜 谱(二)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草菇出菇为何怪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白灵菇炒鱼丝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