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及实际测度

2016-08-23 16:33杨一帆陈柯宇韩文丽
关键词:评估体系层次分析法

杨一帆 陈柯宇 韩文丽

关键词:城市老龄化;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层次分析法

摘要:21世纪以来城市老龄化现象愈来愈突出,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高龄化、少子化并存的特征,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五个维度构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可对中国38个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进行实证分析。调查发现,中国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五个维度发展也不均衡。因此,不断加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建设是中国城市从容应对老龄化、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各城市应当根据其地区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自身条件,在城市应对老龄化的发展进程中进行合理的战略定位,以提高中国整体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9.1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4-0088-08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aging of urban popul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some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with aging and low birth rates, which affects all aspects of human life. Employ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is article builds an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urban life quality after retirement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health care, living environment, traffic travel, social equity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econom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tirement quality of life in 38 citi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as retirement quality of life in cities is not high with uneven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five dimensions as well. To cope with population aging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we should intensify the promotion of the quality retirement life in cities. All cities should find their reasonabl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n the basis of their local cultural backgrou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ther related condi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tirement life in Chinas cities.

一、引言

以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计,自1851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以来,瑞典、挪威、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渐次步入老龄化。及至20世纪70年代,老龄化逐渐向亚洲和美洲地区扩散,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现象。进入21世纪后,老龄化的速度加快、程度加深,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高龄化、少子化并存的特征。联合国、国际助老会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60岁以上的人口数如今已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人口数,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数〔1〕。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劳动年龄人口跨地区流动的日益活跃,老年群体开始呈现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单向流动的新特征,过去那种绝大多数老人生活在农村的格局正在改变,城市成为容纳老年群体的新的主要载体。其实,城市老龄化不仅会对老年人产生影响,而是会对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的综合现象:在经济领域,城市老龄化影响着经济增长、储蓄、消费与投资、劳动力市场、税收及代际间的资源配置;而在社会层面,城市老龄化影响着保健和医疗、家庭构成、生活安排、住房与人口流动等。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一部分侧重于实证研究,期望以合理的指标衡量整个城市对老年人生活的友好度——也就是常说的构建老龄友好型城市〔2〕,强调通过提高城市建设,如加快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3〕、加大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4〕、打造宜居社区〔5〕、进行老龄城市规划〔6〕、加快养老产业发展〔7〕、加强老年参与〔8〕等方式,达到提高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目的;一部分学者强调要研究提高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应该首先明确城市退休生活的相关概念〔9〕;最近几年国内外的有些研究则根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积极老龄化政策〔10〕,将城市生活退休质量或相关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基于老年人的视角〔11〕提供了一些政策性建议,例如要加强老龄产业的推进〔12〕,同时认为衡量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时应当将老人主观感受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纳入评估中〔13〕,甚至认为需要加强对年青人的“孝道”教育〔14〕。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外学者仅是基于老年人的角度来研究,而没有用一种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因而忽略了城市中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这个事实。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老龄化问题,因为城市老龄化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进程,若仅仅从老年人的角度去考虑城市居民的退休生活质量,得出的结论将是不全面的,达不到衡量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要求,而且国内外研究也没有一个基于可量化数据而全面合理评估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评估体系,因此,笔者拟从一个城市长期发展的视角,并基于全年龄层的角度来对生活质量进行多维度的考量,构建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以评估适合退休人群居住的城市特征,而后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善设施、项目和服务,减少城市内的代际鸿沟,使退休老人感到更舒适和更安全,以利于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结构框架

在构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之前,需要构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结构框架,即应当从哪几方面来衡量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2015年全球退休指数报告将全球城市的退休指数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健康指数、生活质量指数、退休后财政状况和物质幸福指数四个维度,报告通过衡量这四个维度,得出了不同国家退休指数的水平〔15〕;2009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基于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和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将北京市老龄事业评估分为老年经济保障、老年医疗保障、老年福利服务、社会参与与权益、老龄事业五个方面,并通过分析结果,对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做出了描述①;2010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提出,老龄事业发展应当由四个要素组成,分别是健康、生活质量、参与、保障,通过对这四个要素的评估,才能够描述当时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水平〔16〕。

由此可见,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结构框架应包含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五个维度,它们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通过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五个维度能较好的衡量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健康医疗维度描述的是城市中为老龄退休生活营造的健康医疗环境,如医疗设施、个人卫生健康保健支出等;人居环境维度则体现城市对老龄居住环境的建设力度和重视程度;交通出行维度反映城市交通便捷、安全性,老龄友好度等;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维度则主要是强调城市营造的良好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公平氛围有助于老龄人和谐快乐生活的程度;经济金融维度则可以描述城市的经济金融发展程度对老龄退休生活带来的物质支持程度。了解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五个维度,是后文建立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

三、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方法选取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把系统化为总目标层(评价的出发点或者总目标)、评价准则层(评估对象的结构)、指标层(评价的具体指标)3个层次,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条理化,并确定不同类型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将这些结果作为决策判断的依据。这正好可以满足对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进行系统性评估的需要,因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需要对城市经济、管理以及社会等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面临的是一个城市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因而本文决定选取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

(二)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

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在上述讨论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五个维度这一基础上,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即将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法归纳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作为总目标层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作为评价准则层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五大维度和作为指标层的各项指标。

具体而言,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是评估体系中的目标层,是考察的总目标;而基于上述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结构框架分析,评价准则层包含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五个评价维度;为了量化衡量各评估维度,在综合参考了国际退休指数报告(GRI)的指标和中国专家学者提出的相关指标体系之后,本文最终选取了7个一级指标衡量健康医疗维度,8个一级指标衡量人居环境维度,7个一级指标衡量交通出行维度,11个一级指标衡量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维度,11个一级指标衡量经济金融维度,共计44个一级指标共同构成了评估体系的指标层。

所选取的44个指标既将退休指数报告的指标考虑了进来,又涵盖了中外学者建议关注的多个评估维度,能够很好的反映老龄化对城市各个方面发展的影响,也能够全面衡量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见表1。其中,(+)表示随数据数值增大,指标数值也增大;(-)表示随数据数值增大,指标数值减小。

(三)指标选取和权重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指标选取阶段,基于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权威性、可操作性和一致性等问题,在不破坏评估体系合理性和全面性的原则下,综合考虑之后,最终选取了44个一级指标作为五个维度的衡量标准。

而在权重处理阶段,将五个维度赋予了相同的权重,即每个维度为20%的权重。每一个维度之下的一级指标相对于此维度都具有相等的权重,并根据不同维度之下一级指标的数量决定此维度之下各指标相对于退休质量指数的权重。每一个城市的五个维度和一级指标都根据如上的方法进行权重分布。

四、实证分析

(一)城市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充分了解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情况,本文选取了中国38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这样选择一是为了考察中国整体退休生活质量的发展状况,二是为了考察多个城市自身退休生活质量发展状况,三是为了能够充分了解退休生活质量在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差别。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2013年和2014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公报和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来源具有权威性。

(二)数据处理

由于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涉及的指标很多,各项指标之间的计量单位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数据无量纲化中,我们设定一个一级指标中数据表现最差的城市得分为0%,数据表现最好的城市为100%,其余城市在这之间赋予相应得分。这是因为根据数据无量纲化的思想,将所有原始数据的量纲剔除,所有数据在0%到100%的区间内进行分布,若得分100%则代表该指标在整个排名中位居首位,是当前的最理想标准,而得分为0%,则表示该指标在38个城市中排名最后。

(三)整体排名

根据前文所述的设计方法,运用计算机对样本数据和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处理,最后得到中国38个城市的退休生活质量及五个维度得分,得分的排序如表2。

从表2可看出,综合得分超过60%的城市只有珠海市一个,大部分城市的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在30%~50%之间,可见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还很低。同时可以看出,各城市得分差距较大,第一名的珠海市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远远高于排在最后的哈尔滨市,显示了珠海市较高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但也体现出中国各城市之间退休生活质量发展不均衡的状态。

从表2中还可见,综合排名第二的深圳市虽然在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四个维度上都保持了靠前的得分,但健康医疗维度得分却是38个城市中的倒数第几位;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北京市其余四个维度都名列前茅,而交通出行维度得分却排在第37名。综合排名靠后的哈尔滨,交通出行水平上却处于38个城市的中游,可见各城市退休生活质量发展的不平衡。

五、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指数分析

(一)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总体建设情况并不理想。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得分中名列38个城市第一名的珠海市得分仅为65%,其他大部分城市的得分集中在30%~45%之间,这显示出中国退休生活质量整体水平其实是偏低的,中国城市在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建设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从五个维度的得分中我们可以看出,健康医疗维度得分最高的城市为北京市,得分为65.48%,而其他城市的得分都偏低,中国城市在健康医疗方面的建设稍显薄弱;人居环境维度得分第一名的城市为珠海市,获得80.63%,而其他大多数城市在这一维度的得分都在35%~55%之间,这一方面显示出珠海市在这一维度的建设较完善,领先于大多数城市,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大部分城市在人居环境方面的发展和建设力度还不够;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交通出行维度和经济金融维度中,交通出行维度第一名的深圳市得分为79.04%,排名第一,但其他大多数城市的得分分布在25%~60%之间;而经济金融维度方面,第一名上海市得分为74.34%,其他城市的得分却大多分布在15%~45%间;在社会公平与参与维度方面,所有城市的得分都相对偏低,显示出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在社会公平与参与维度建设方面,推进力度还远远不够,亟待改进。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中国城市在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这五个退休生活质量维度方面还需要加大建设力度,为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长期而持续的努力。

(二)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发展不均衡

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从分区域发展角度来看,呈现出沿海城市建设水平高于内陆城市的地域发展不均衡态势。

在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五个维度中,各个维度得分第一的城市分别是北京、珠海、深圳、珠海、上海,除北京市外,其他均为东部沿海城市,这种情况在38个城市各维度的排名中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领先于大部分内陆城市,同时沿海城市对于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建设重视度和投入也先于内陆城市,城市交通出行、城市健康医疗的建设也领先于内陆城市,所以造成了东西部发展不均衡。

从表2也可以看出,各个城市之间退休生活质量差距很大。退休生活质量指数排名第一的珠海市的得分约是排名最后一位哈尔滨市的得分的约两倍;而在社会公平与参与维度方面,第一名珠海市的得分约是最后一名西宁市得分的3.6倍。如此悬殊的分数差距反映出了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在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现象需要引起各城市以及社会的重视。

(三)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在五个维度上的发展不平衡

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在城市自身发展建设中,也存在着五个维度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北京市和广州市退休生活质量总排名分别为第三名和第四名,然而北京市在交通出行这一维度上得分仅为28.70%,排在38个城市中的倒数第二;而广州市在健康医疗维度的得分为38.20%,排名第29名,在交通出行维度上的得分为45.06%,排名第31,虽然这两个城市在退休生活质量上的总排名不低,但在五个维度上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相应的,部分城市虽然总得分稍微靠后,但也有某些维度建设得很不错,比如总排名靠后的西宁市的健康医疗维度得分为42.81%,排38个城市的第14名,超过了很多总排名在其之前的城市。

通过数据发现,目前就全国来看,中东部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虽然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较好,但在交通出行维度和健康医疗维度上得分却较低,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城市人口数量庞大,人口压力巨大,影响了城市部分退休生活质量维度的建设,拉低了其城市总体的退休生活质量。而西部城市在经济金融、人居环境、社会公平与参与方面得分明显靠后,是因为这些城市地处中国内陆,经济发展情况落后于中东部沿海城市,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还不及中东部城市,公共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渠道狭窄,城市居民思想观念相对封闭,社会参与度不高。因此,许多西部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在多个维度发展的不均衡拖累了城市总体的退休生活质量建设,造成了这部分城市整体得分偏低的情况。

六、结论

通过构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对中国38个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中国城市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建设水平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且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在五个维度的发展也不均衡,因此要不断加强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建设,这是中国城市从容应对老龄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

第二,各城市应当根据其地区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自身条件,在城市应对老龄化的发展进程中进行合理的战略定位,采取恰当的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建设策略。处于特定区域的城市应当明确自己在区域内的城市功能定位,寻找合适的参照对象,不断完善城市退休生活质量建设。例如,成都作为西部城市中退休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的城市,在提高其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时应当参照沿海甚至国际中心城市,而不是和同处西部的其他城市相比;同样的,北京市在寻找参照对象时,应当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同样的特大城市,在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建设中侧重于改善交通状况、优化劳动力状况、保护文化遗产、重视环境保护、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而西安市、昆明市、贵阳市作为各省的省会城市,由于历史、资源和地区的不同,它们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参照。但要意识到,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优质资源和历史文化特征,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的建设方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相同,而应当确定并保持自身退休生活质量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完善自身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短板,达到提高城市整体退休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三,研究存有两点遗憾:一是部分指标选择的“妥协性”,比如无障碍站点及交通工具所占比重,城市通勤范围里每小时所有方向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等指标由于指标的可获得性和一致性等问题,不得不使用替代性指标;二是数据的采集缺乏“参与性”,研究报告主要依靠的还是公开统计数据,虽然这一定程度保证了公平性和科学性,但却缺乏对老年人群主观体验感和参与性的观照。因此,我们希望国家及相关部门和各城市能重视开展具有“年龄意识”的数据体系建设和采集工作,同时,创造条件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促进老年人群和其他市民更多地参与,提出真实反馈和改善意见,为不断修订完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供重要信息。在之后的研究中,我们也会继续完善这些不足。

注释:①

参见杜鹏、任兰兰、杨慧《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一文,载《2009年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

参考文献:〔1〕

UNDESA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5 Revision〔EB/OL〕.(20150729).〔20160512〕,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ublic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2015revision.html.

〔2〕窦晓璐,约翰·派努斯,冯长春.城市与积极老龄化: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2015,(3):117-123.

〔3〕胡妍.城市社区居家老年人口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61-63.

〔4〕李锡然.老龄化城市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分析〔J〕.城市规划,1998,(5):44-45,8.

〔5〕Green G.AgeFriendly Cities of Europe〔J〕.Journal of Urban Health,2013,90(1):116-128.

〔6〕Boswell D A.Elderfriendly Plans and Planners Effort to Involve Older Citizens in the Planmaking Process〔D〕.New Orleans: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01:26-31.

〔7〕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29-36.

〔8〕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3):50-60.

〔9〕Buffel T,Phillipson C.Ageing in Urban Environments:Developing ‘Agefriendly Cities〔J〕.Critical Social Policy,2012,32(4):597-617.

〔10〕Word Health Organization.Active Ageing:A Policy Framework〔EB/OL〕.(20020415).〔20160517〕.http://www.who.int/ageing/publications/active_ageing/en/

〔11〕于雁,林爱琴.开封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8):4516-4518.

〔12〕张一思,许薇薇,杜文雅.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老龄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5,(15):296-297.

〔13〕王希华,周华发.老年人生活质量、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互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5):676-677.

〔14〕赵平,傅再军,黄荣华,商茹.老龄化趋势下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调查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15.

〔15〕Natixi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2015 Global Retirement Index〔EB/OL〕.(20150115).〔20160324〕http://ngam.natixis.com/docs/605/544/CC460115%20Global%20Retirement%20Index%202015Full%20report_Final,0.pdf.

〔16〕任兰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0:67-86.

(责任编辑:杨珊)

猜你喜欢
评估体系层次分析法
学历教育院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互联网+”二手汽车交易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创新研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基层社会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关于完善纳税评估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