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雅
摘 要: 合唱教学作为一种集体教学方式,能够在熏陶学生音乐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唱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教学策略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曾说:“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益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低效,难以发挥合唱教学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
1.合唱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需要根据声部配合的不同、音准掌握知识点的不同等,对不同教学方法加以采用,教学方式只有具有针对性,才能达到合唱教学目的。但目前一些小学音乐合唱教师并不够重视教学方式,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反复合唱某首歌曲,通过单一的教学方法将音符、节拍等音乐知识单调地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提高对合唱教学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强。
2.合唱学习兴趣不浓厚。
合唱教学对学生基础要求较高,但小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但大部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未能注意到学生理解力问题。合唱教学中,有时学生需要反复地合唱训练一首歌曲,而教师不擅长引导,只一味地赶进度,机械式训练忽略了学生差异,导致一些小学生对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畏难情绪,对合唱学习缺乏主动性,恶性循环,自然较难保障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改进策略
1.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展开多维度教学,以此激发小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在合唱教学伊始,教师可进行轻松的基础训练,为合唱做准备的同时,放松课堂紧张氛围,比如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时,可采用半打哈欠或咬苹果等简单直观方式。在练唱方式上,可直接教授学生第二声部,通过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第二声部学习的恐惧感提前打破。也可采用两声部歌曲进行并驾齐驱的教学,即可将两个声部分别作为一首歌曲让学生对两个声部进行平行学唱,待学生分别掌握两个声部后再分声部合起来,进行合唱教学。
2.利用多种辅助方式,提升小学生合唱教学学习效率。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学生对音准和音程的掌握往往不够准确,教学过程常常因该种困难而难以展开,但学生在器乐的引导下却能够很快对音准和音程加以把握。如在学习《送别》这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时,因该歌曲在旋律方面比较简单,教师即可让学生通过竖笛、口琴等器乐先分声部演奏旋律,在互相聆听的基础上合奏,然后要求学生在合唱中采用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在合唱教学中,可指定一些同学轮流交替地对每个声部进行伴奏。当课堂教学中小乐器比较缺乏时,也可由教师利用钢琴对一个声部加以担任,对合唱教学给予辅助。在这种辅助步骤的过渡教学中,学生即可有效地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巧用方法指导,调动小学生合唱学习主动性。
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是合唱学习中十分重视的,只有各个声部之间保持协调与统一性,才能完美地对一首歌进行演绎。在合唱的配合方面,教师可采用一定的技巧,引导学生对基本技巧方法加以掌握,并及时纠正学生训练中的错误,促进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暗示指导学生进行合唱。课堂合唱教学中的暗示可以从音乐本身出发,也可以由教师通过体态进行暗示,教师应对暗示效应巧妙地运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如在学习《小鸟小鸟》时,教师即可采用音乐暗示。通过对低声部旋律的播放,指导学生学习高声部;当学生熟悉了高声部后,可播放高声部旋律指导学生唱低声部,使学生在这种“和声”暗示中形成学习惯性,除了可以强化学生合唱抗干扰能力外,还可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体态暗示如语言、延伸、手势等,都可以用在合唱教学中,引导学生接收相应的合唱信息。如在学习《两只老虎》时,教师可通过手势变化提醒二声部的同学接入的地方,在合唱中如果加入手势暗示,往往学生学习效率就很高,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合唱学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通过音乐课,能够使得学生通过聆听美妙的音乐体会其中蕴含的内在价值,内心为音乐所表现的美所陶醉和折服,并且引起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应直面教学中存在的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多种辅助方式、巧妙的指导方法,不断改进合唱教学策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敏.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方法的研究[J].科学导报,2014(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