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探究

2016-08-23 21:59刘怡冰
考试周刊 2016年60期
关键词:盲生现代诗

刘怡冰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数量偏少,盲生课外阅读途径受限,是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瓶颈。教师运用比较阅读法进行教学,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诗歌阅读面,提高了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和诗歌鉴赏能力,还提高了教师的文学素养,解决了盲校语文现代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运用比较阅读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如何开展比较阅读、比较阅读的益处及可能带来的问题等方面,对比较阅读法在盲校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现代诗 盲生 比较阅读法 现代诗教学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一种诗歌,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是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通过丰富意象构造意境,从而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文体,是文学作品四大文体中极其重要而非常独特的文体。本文所谈的现代诗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教学法,就是把两首或两首以上的相应诗歌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鉴别,扩大学生诗歌阅读面,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运用比较阅读法进行现代诗教学的必要性

1.读现代诗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现代诗,特别是中国现代诗,在借鉴古体诗用意象构造意境的特点基础上,又形成了独有的一些特点,如思维的发散性、跳跃性,语言的平白性,结构的自由性等。笔者认为,多读现代诗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式,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启迪学生智慧。

2.现行新人教版教材中现代诗数量偏少

经笔者了解发现,新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共有现代诗(含外国诗)篇目13篇,在七至九年级上下册教材中所占篇数分别是4、2、0、0、3、4,初中语文全套教材中共有169篇课文,因此现代诗所占比重是7.7%。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现代诗在教材中所占比例是相对较小的。请看下面图一和图二: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数量偏少,盲生课外阅读途径受限,是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瓶颈。教师运用比较阅读法进行教学,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诗歌阅读面,提高了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和诗歌鉴赏能力,还提高了教师的文学素养,解决了盲校语文现代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运用比较阅读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如何开展比较阅读、比较阅读的益处及可能带来的问题等方面,对比较阅读法在盲校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现代诗 盲生 比较阅读法 现代诗教学图一 现代诗在各册教材中的数量

图二 现代诗在初中语文全套教材中所占百分比

经笔者进一步了解发现,教材中仅有13篇现代诗中,只有5篇是讲读课文。初中语文课时本来就比较紧,这样,教师基本没时间讲剩余的8篇诗歌。也就是说,学生在整个初中语文学习阶段,在课堂上学习的现代诗篇目只有5篇,分别是七上的《理想》、《郭沫若诗两首》,九上的《雨说》,九下的《诗两首》、《我用残损的手掌》。

3.盲生现有现代诗知识相对欠缺

盲生因有视力障碍,阅读面受到极大影响。虽然现在高年级盲生基本能操作电脑,能利用网络阅读文学作品,但经笔者了解,网络文学中以小说占多数,大部分学生都是听网络小说,而对诗歌关注度非常之小。至于个别对诗歌感兴趣的学生,因资源问题,往往很难阅读到课本以外的诗歌。

结合盲校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制作了一份现代诗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盲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发出问卷60分,收回问卷50份,有效问卷49份。

调查发现,49位同学中平时经常阅读现代诗的学生仅有3位,占6%,偶尔阅读的有38人,占78%。23个人选择课本为阅读现代诗的途径,占41%。能够举出现代诗作家及作品的仅有12人,占24%。27人认为教材应该重古典诗词而轻现代诗,占55%。表明现代诗在学生中普及度不够,大家对现代诗的认识比较模糊,阅读现代诗的主要途径是课本。

关于教师教授现代诗时提供相关课外现代诗的问题,48人赞同,占98%。说明教师开展现代诗比较阅读法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尝试写作现代诗的仅有19人,占39%。详细情况见下面图三、图四与图五。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读现代诗可以启迪学生智慧,而现行新人教版教材中现代诗数量偏少,盲生现有现代诗知识欠缺。在这种现状下,结合课外现代诗,开展比较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运用比较阅读法进行现代诗教学的可行性

1.比较阅读法有其理论基础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正是在这璀璨的艺术之花的积淀之下,现代诗歌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诗人,他们写下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诗歌。这些诗歌或反映社会现实,如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或抒发爱国情深,如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或激励人向上的斗志,如汪国真的“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就只能是背影”,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然而,反映各个主题的诗歌,因各个诗人生活环境的不同,经历的不同,性格特点的不同,处事方式的不同,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概括起来说,“比较”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即将两种事物或材料放在一起;二是“较”,它有“相竞”、“比照”之意。通过比较,求同存异,鉴别选择。这就为我们进行现代诗比较阅读奠定了理论基础。

2.现行教材中有值得利用的资源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之后编者给出了可供教师开展诗歌比较阅读的材料。这些材料或以“研讨与练习”的形式出现,或以自选阅读形式出现。如九年级语文下册,在余光中的《乡愁》一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又展示了席慕容的《乡愁》;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后又展示了同一时期的《狱中题壁》;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一课后展示了济慈同一题材的《蝈蝈与蟋蟀》。

3.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知识或网络搜集相关资料

每册教材容量有限,编写者不可能在每篇诗歌后都编入相关诗歌供教师开展比较阅读教学,因此,教师结合每首诗歌内容自主选择恰当的课外诗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与邵燕详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进行比较;教学流沙河的《理想》,可以选择与汪国真的《美好的愿望》进行比较;教学泰戈尔的《金色花》,可以与他的《母亲》比较,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可以与古诗《迢迢牵牛星》比较。除此之外,可以用来进行比较阅读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教师利用已有知识不能选择到较好的比较对象,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国语文网(http://www.chinese001.com/index.jsp)中可以找到很多与教材中现代诗歌相同题材的诗歌。

三、如何开展现代诗比较阅读

笔者认为开展现代诗比较阅读,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比较的对象

现代诗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只有不到100年的发展历程,但数量却浩如烟海。那么,教师开展诗歌比较阅读时,就不能随意选择比较对象,而应该以教学目的为出发点。

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教材要求学生关注诗中包含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学习诗人把情感寄予在具体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的写法,并借鉴这种托物寄情的方法写一两句富有诗意的句子。那么,教师就要以这一教学目的为原则,选择比较对象。

又如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母爱是这两首诗歌共同的主题,教学目的之一是感受诗歌中浓浓的母爱。这两首诗是列在一篇课文中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开展比较阅读教学的例子。但是,如果教师想再选取课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就要选择其他以母子之情为主题的诗歌,如泰戈尔的《母亲》、冰心的《写给母亲的诗》、舒婷的《母亲》等。

2.确定原诗与对比诗的比较点

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容的《乡愁》,这两首诗都把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了。前者具体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后者具体化为“清远的笛声”、“没有年轮的树”。虽然都使用了托物寄情的手法,但又有不同,前者把乡愁的情感升华到了民族的高度,后者则意境深幽,比喻新异。对这首诗进行比较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两首诗各自表达上的特点。

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和《狱中题壁》都是同一时期在狱中所做,前者写于1942年7月3日,后者写于同年4月24日。前者用摸索土地抒发对土地之爱,后者用慷慨赴死表达决心,但两篇又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及对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比较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鉴赏两首诗的异同。

3.以读促写

在对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容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把抽象情感具体化的方法。在课堂上的恰当的时机,我给学生提出了写作任务:学习把抽象情感具体化的方法,写一两句富有诗意的话,表达自己或思念、或悲伤、或欣喜等情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短暂思考之后,纷纷举起了手。“思念是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我流向你”,“思念是家乡门前的那棵大树,在有风的日子里,召唤游子”,“悲伤是天边的云彩,萦绕心头”,“欢欣是儿时的棒棒糖,一跳三尺高”,这就是学生思想智慧的火花。

四、比较阅读法运用在盲校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的益处

比较阅读法的前提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诗歌结合起来教学,因此在广度上,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诗歌,在深度上可以使学生对一首诗歌或一位诗人有更深入透彻的了解。同时,比较阅读法往往可以从多个方面选择对比点,给予学生较宽广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

此外,进行比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扩大自身诗歌阅读面,提高文学素养。

五、比较阅读法可能带来的问题

比较阅读虽然有优点,但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找到恰当的对比点,就会占用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负担,从而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在盲校现代诗教学现状下,比较阅读法是一种扩大学生诗歌阅读面、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使用比较阅读法,一定要提前选择好比较的对象,确定对比点,精心设计教案,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读促写,提高学生诗歌鉴赏和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发挥诗歌比较阅读教学一举多得的功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的,学会优秀的现代诗三百首,学生创作现代诗应该就会游刃有余,实现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最高目标——写。

参考文献:

[1]李茉.诗歌比较阅读在比较什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2]黄桂兰.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3).

[3]文秀莹.异中求同,同种求异——中学语文比较阅读探讨[J].海南师院学报,1993,(3).

[4]莫琴琴.语文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1,(12).

猜你喜欢
盲生现代诗
网络时代盲生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为例谈现代诗教学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浅谈盲校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感悟能力的培养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体育课中提高初中盲生身体素质的实践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
专题·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大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