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飞
(沈阳市盲校,辽宁 沈阳 110000)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保证盲生在语文朗读方面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从而提升自身的朗读感悟能力,教师就应该注意对盲生的朗读兴趣进行培养,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清新、流利、深情的语气来进行课文朗读,这样一来可以让盲生通过教师的朗读对课文所营造的意境有更加清晰具体的理解,更加容易体会到文字的美妙,从而使作者的思想情感得到深化,可以有效激发起盲生语文朗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盲生的朗读兴趣:首先,教师在讲解新课文之前,应该盲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其阅读课文,并且教师应该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例如,应该要求盲生吐字清楚、声音洪亮、断句准确。当盲生对课文有初步的理解之后,要进行表达性的朗读,同时教师还应该对盲生的朗读给予及时的反馈;其次,教师还应该产生根据盲生自身理解能力存在的差异来有针对性的扩大阅读面,给盲生推荐一些适合的课外读物。例如《盲童文学》等;最后,教师还应该注意应用各种阅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盲生自由朗读,可以组织盲生齐读、默读、男生读或者女生读,这样一来也可以起到提升盲生自身阅读兴趣的作用。
对于盲生而言,虽然在视力上有缺陷,但是盲生的情感比一般人更加丰富,同时内心也更加细腻,对于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以及看法,教师在对盲生展开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充分意识到盲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挖掘盲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这样一来可以使其自身的朗读感悟能力得到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来导入新的课程,这样一来会给盲生一种新鲜感,从而更好地将孩子们带到特定的课文教学情境当中,使得其学习欲望得到了有效激发。教师在引导盲生学习一些抒情诗歌作品的时候,可以尝试将这些优美的诗歌与音乐进行连接,可以选择与本篇诗歌情感相一致的音乐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这样一来也会提升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李白《静夜思》一课的时候,为了可以更好的渲染课堂教学氛围,让盲生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清晰具体的理解,可以为盲生播放《明月千里寄相思》这首歌,从而逐渐将盲生带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长期应用此种教学方式,盲生的情感会变得更加丰富,自身的朗读感悟能力也势必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盲生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读者想要从抽象的语言文字当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解能力,就必须要对作者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二次创作主要依靠的是读者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提升读者自身语言感知能力的重要方式,想象力的培养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其可以在嗅觉、听觉等表象的基础上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对课文情境进行阐述,在对情境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的添油加醋,教师应该根据孩子们自身的情感认知以及想象力来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使盲生对课文情境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师在对盲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使盲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应该重视起对孩子们语言想象力以及延伸能力的培养,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例如,教师在对盲生讲解杜甫《绝句》一课时,大部分的孩子由于先天失明往往没有亲眼见过青天、翠柳以及杜鹃等等,这时候教师应该对每一种景物进行形象化的意境阐述,让盲生对这些景物有一定的认知以及理解,这样一来盲生就会根据自身对事物认知的程度来自行补充,使得每种景物的特点在盲生的心里都清晰可见。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在心中构想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并且告知盲生这些景物不必对其进行具象化的展示,也可以是一种意境的美感,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能力去构建心中的图画。在教师的启发下,盲生对于图景的想象欲望以及想象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这种进步是持续性的,盲生对与文章内容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从而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以及心境,这对培养以及激发盲生的想象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语文学习是一个情感感悟的过程,对盲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进行培养以及提升可以使其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对盲生语文朗读感悟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培养方式都应该贴近现阶段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以及接受水平,可以尝试对盲生应用个性化的朗读教学方式,从而使盲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更好的丰富,可以促进其朗读感悟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