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晓
【摘要】小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有许多误区。笔者从读后感写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读后感的写作几个误区。提出教学中要让“阅读”与“写作”自然的链接,在阅读中细化情感、细化感触,并细腻感触生活,为读后感的写作铺垫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同时还指出读后感写作的一些技巧,强调技巧与情感比翼齐飞,最后提出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勤于动笔,以批注、札记、随笔的形式深化阅读感悟。
【关键词】读后感 误区 阅读 感悟 写作 札记随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7-02
读书,有所感,写出来,是读书随笔、读书札记、读后感。我们的提倡学生在读书之后再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写点感想、收获,是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但现状却是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读后感”难,学生讨厌,老师头疼。认真反思“读后感”写作,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原文内容加几句评价或口号式的概括。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读后感写作的误区
对读后感写作的现状探讨,我们不得不承认:错在我们。
(一)读后感是读书功利化的产物
我们几乎都这样做过:介绍学生读一本书,然后写读后感。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语文老师这样认为,家长也这样认为,学生更是这样认为。于是,读一本书是读后感的同义词。岂料这是我们成人最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我们无法像上精读课文一样引导学生阅读一本书,又担心学生读而无效,读书过后,不留痕迹。而书写的作业是有“证”可查。由此,唯独写读后感,使读的“无痕”转变为有证可查,一言以蔽之,便于检查。学生呢,从拿书读的那刻开始,就认定写,不是“情动辞发”,而是为“有证可查”而写。反思这种读后感现状,我们不能不惭愧——一切都是功利的,又有什么快乐与“诗意”、“情动与辞发”可言。阅读又怎么可能成为生存的一种美丽的姿态?阅读又怎么能为生命的成长支撑?无怪乎本应是“书香飘逸”的校园没有书香。当我们努力尽力地打造着“书香校园”的时候,却又陷入了阅读与读后感同义的怪圈,“书香”怎么回归校园?
(二)因为读而无感,所以转述内容
布置学生写读后感,其实老师们心理很清楚——学生写得肯定是转述读书的内容,然后在结尾喊几声口号权当“感”,当然一个班级总有那么一两个写得好的。从三年级开始,总是想让学生写点读后感。一直到五六年级,还是看到孩子写着诸如“丑小鸭多么坚强啊,我要向他学习”之类的读后感。想爱也不容易!
原因何在?因为孩子就是孩子,单纯的视野和感性的理解,注定了他们用感性去思考,且思考是单一的,童趣的,可爱的。提升到“读后感”的理性要求上,他们的思考显得单薄肤浅,怎么可能像成人一样“思想丰富”呢?况且所谓的读后感,总是要感在“正义”上,而“正义”就那么几句话,抽象而理性。这样,往往使读后感写成“发誓”——读了某书,就得到某个启发,或者激励人生,改变自我。
由此可见读后感的难处,是我们人为造成的。解决读后感难的问题,应该从我们“出题者”开始,因为,写读后感的人是孩子。
二、小舟撑出柳荫来——读后感应走向阅读与写作的自然链接
解决“读后感”问题,还是先从“读”与“写”的关系开始。
常常有家长这样叹苦:孩子书看得不少,怎么作文就是写不好。将阅读与写作等同起来,是无知可笑的。固然,阅读对写作有一定的帮助,但两者的目的、规律和智能上的要求是有着根本的差别的。潘新和教授认为:
1.阅读的目的是鉴赏求知,写作的目的是表情达意。阅读吸收的是他人之物,写作倾吐的是自我之物。
2.阅读始于“言”,写作始于“物”。阅读面对的是加工过的精神产品,写作面对的是杂乱无章的素材和朦胧的思绪。阅读接受的是准确、鲜明、经作者删定的语言,写作则要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由粗糙而趋于畅达。
3.阅读所吸收的是他人的“思维的结果”,并未能显示对写作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的过程”,从阅读中借鉴,只是写作学习的一个方面。
从这些差别的罗列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理解: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迁移是很有限的。而写作的源头是人生的阅历,这是无论读多少书都无法替代的,且写作中所必须的个性、人格修养、情感等,也不是光靠阅读获得的。
六年级上册《亲近自然》这组课文阅读,在编排体例上,四篇文章在写景中融入个人对自然独特的感悟。在写作中,提出了“把你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想想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对这样的教材,在阅读中,我们领略着作者诗意的融进大自然的快意,产生融进自然的激情,也在阅读中悟得一些表情达意的方法。有了快意和激情,才能将阅读与写作自然链接起来。
为了架设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让彼此自然链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关注阅读过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检验自己,提升自己”。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每天写点什么,不论写什么,久而久之,写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事,最终成为一种生命的方式。
动笔的方式很多,如写日记、写随笔、写手记、写读书札记等。
三、落日与孤鹜齐飞——读后感写作技巧探索点滴
基于以上对阅读与写作关系的链接,对读后感的写作有以下思考:
(一)引发思考,使读后感的主题比较具体化
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是比较难以整理出主题来写读后感的,这与学生的年龄经历所限制的语文能力有关。引导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要阅读的愉悦引发的思考。没有情感的参与,读后感的写作是功利性的完成任务,久而生厌。在阅读后,不妨组织一些读书交流会之类的活动,在相互的沟通、激发中丰富个人的理解体验,深化主题。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整理和提炼写作的观点。因为,一本书的内涵,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散乱的观点使学生处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茫中而无从下手。
以写《桃花心木》的读后感为例,作者讲述了“种树”和“育人”的道理。在阅读前,链接了“中国神童魏永康退学”一事,学生在了解此事时,有了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神童与退学的矛盾。这矛盾的原因就隐含着读后感的主题。接着进入课文的阅读感悟,不仅读懂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涵义,更是带着一份思考——“神童”与“桃花心木”的联系。阅读后,进入对“神童”的讨论:对神童本身的看法、神童背后的情形、神童与自身现状的思考。这样的引导,使学生在读后的一个观点上逐步深入。而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内心情感的这是流露——在讨论中群情激动、激昂陈词、睿智思考,这为写作铺垫了情感之路——“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抒写内心的欲求”。
(二)稍加指导,使读后感的结构有些技巧性
对于孩子,还是有必要给一些技巧的指导,虽然技巧不是重要的。特别是读后感,往往有这样的误区——大量地引用原文,把读后感写成原文的复述。
下面以“漫画读后感”为例,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渗透技巧的指导。
漫画作文——“老巫婆”
一、话说漫画,引入主题
1.欣赏一组漫画,交流:说说欣赏的感受。
2.呈现主题。
二、观察画面,思考写作
1.定格画面:“老巫婆”
(1)用几句话说说画面意思,它给你什么感觉?
(2)关注细节(板书:观察细节:整体背景 主体 神情 动 作)。
(3)写话:把画面内容写具体,写出给人触目惊心的感觉来。
(4)学生写话,交流,评点:有没有写出画面中那份触目惊心的感觉?哪些细节具体恰当?
2.思考:看画面,听大家说,思考——这画面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问题一:画面的含义
问题二:从画面到现实生活
问题三:这幅画的意义
3.小结
写出了画面的主题内容,如果继续讨论自己看漫画感想,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环保的问题,这就是读后感。
4.继续写作——读后感
5.交流,总结。概括读后感地写法,再给自己写的作文加上题目,成为完整的读后感。(一篇读后感可以由“引、概、议、联、结”几部分组成,但也可灵活变动。)
三、课外延伸,继续写作
课外,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漫画,写读后感。
本次习作选取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漫画,在习作中,力求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学会对画面进行细节描写,与个人自我感受相结合,构成读后感的基本习作形式。
这次的读后感分几个层强调自己的观点。虽然读后感不一定有这样完整的结构,但“看懂内涵”、“联系实际”是读后感必须的部分,让学生在抒写实践中感受技巧,了解写法,这是必要的。
(三)改变观念,让读后感转为有效读书札记
一篇完整的读后感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在阅读中提升写作,在写作中升华阅读感悟,这才是根本。因此,平时的“读后感”,写成“读书札记、随笔”更合适。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写读书札记是比较有实效的方式,不仅练笔,还可增进学养、训练思维,让学生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也正如韩愈所说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的确,学生阅读过程中会有许多想法感受,只有通过写下来,才能清晰起来。如阅读《城南旧事》一书后,有学生写道:“这本书,的确让人沉醉,它像一位绘画大师,缔造出了真实的人性世界,为我呈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演出。”阅读了《西游记》有学生写道: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中惊叹不已。然而,这虚幻的神魔世界,却处处反应着现实社会的真实投影……这些不正是由读到感,由感而悟吗?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静下心来,读读,品品,在字里行间写点感受,一词、一句或一段,都是阅读思考的成果。长此以往,学生的收获必定丰厚。这也是实现阅读与写作链接的捷径。
如此坚持,“读后感”并不难。
参考文献:
[1]台桂莲.《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当代教育》.2010
[2]潘新和.《读写观念:从以读代写到表现本位——中国语文教育史论之二》《中学语文教学》.2001
[3]赵惠文.《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对新课改中的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