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顺湛
五帝是谁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至关重要
□许顺湛
五帝在三皇之后,在史学界无争论。但三皇是谁,众说不一;五帝又是谁?意见也有分歧,所说的三皇与五帝不仅不一致,而且人物还有交叉,这给我们确认五帝造成很多困难。确认五帝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是至关重要的。多少年来,史学界把五帝确认为传说时代的人物,将其排除在中国历史人物之外。疑古派曾把西周共和元年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距今只有两千多年。后来学者根据甲骨文的研究,证明《史记·殷本纪》是可信的。商代遗址、墓葬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遗迹遗物,进一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因此,中国的历史必须从商代算起,西周共和元年作为中国历史开端的说法,销声匿迹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夏文化的探索逐步深入,田野考古不断有新的发现,不仅确认了夏文化的存在,而且把偃师二里头遗址确认为夏代的都城遗址。因此,中国历史的开端应该从夏代算起。西周共和元年至夏代建国这一段历史,虽然有历史框架和粗略事迹,但具体年代和具体情节还比较模糊,历代史学家的认识并不一致。要把夏代、商代、西周早期的历史弄清楚,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投入巨资组建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集中了大批优秀专家,细分了几十个课题组,进行艰苦的研究工作,终于结题公布确认夏初的年代,但中国的历史也只能达到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中国一向称为五千年文明古国,早已进入世界文明古国之列,这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但是过去史学界把问题搞复杂了,把夏代以前作为传说时代看待。既然是传说就不能作为正史,难怪西方国家的学者不承认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这是中国史学界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通过50年的全国性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夏代以前的文化遗存,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眼前,足以说明中国文明史的开端,不是四千年前,也不是五千年前,有可能要早到六千年前,保守地说也在五千年前,因此说五千年文明古国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考古上的重要发现如何与古史结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长期的、艰难的系统工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认识上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不能一概排除古史文献的可靠性,特别是不能排除非儒家思想的文献记载。要分析、选择和研究。古史文献不可信处是存在的,但是应该考虑到,历代的学者虽然对认识古史有许多局限性,他们的论述从总体上说是有来源的,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编造。多数学者还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吸取他们著作中的有益部分。下边我们来分析古人对五帝的一些论述和认识。
民间关于五帝的剪纸
《孔子家语·五帝》:“季康子问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生为明王者,死而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康子曰:太皞其始之木何如?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康子曰:吾闻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辱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以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太皞之属配焉。亦云帝,从其号。昔少皞之子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不得同帝。康子曰:如此之言,帝王改号,于五行之德各有所统,则其所以相变者皆主何事?孔子曰:所尚则各从其所王之德次焉。夏后氏以金德王,色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用水德王,色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以木德王,色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此三代之所以不同。康子曰:唐虞二帝所尚者何色?孔子曰:尧以火德王,色尚黄。舜以土德王,色尚青。康子曰:陶唐、有虞、夏后、殷、周独不配五帝,意者德不及上古耶?将有限乎?孔子曰:古之平治水土及播殖百谷者众矣,唯勾龙氏兼食于社而弃为稷神,易代奉之,无敢益者,明不可与等,故自太皞以降逮于颛顼,其应五行而王,数非徒五而配五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
这是一篇确认五帝的论文,而且是以季康子和孔子对话的形式进行论述的。确认五帝的理论原则是以人物对应五行、对应五方,具体人物都是天神大帝,即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也有同样的提法。季康子提出勾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也是五行之正,为什么不称为五帝?孔子说,他们是五正,是佐五帝的五行官名,不能称为五帝。季康子又提出:唐尧、虞舜、夏、商、周其德也符合五行原则,为什么不能称为五帝?是其德不及上古五帝,还是天神大帝的数有限制?孔子曰:已经确认了上古的五帝,“数非徒五而配五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因此,五帝只能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淮南子》都有类似记载。但是,《孔子家语》中还有一篇《五帝德》的文章,是宰我与孔子的对话,论述五帝的功德。可是这一篇文章中谈五帝,没有提到太昊、炎帝和少昊。介绍五帝功德的顺序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同一本书,都是出于孔子之口,提出的五帝竟然如此不同,实在不易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五帝中没有太昊、炎帝和少昊?原因可能与确认五帝的理论原则有关。前边提到的以太昊为首的五帝是建立在五行的基础上,后边提到的五帝,摆脱了五行的理论,不把他们作为天神大帝来看待,而是作为王位传承人来看待。如说黄帝:“生而神异,弱而能言,哲睿齐庄,敦敏诚信,长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服牛乘马,扰驯猛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以顺天地之纪,知幽明之故,达死生存亡之说,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考日月星辰,劳耳目,勤心力,用水火财物,以生万民,民赖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黄帝三百年。”这里把黄帝描写成死后尚影响数百年的一代帝王。关于颛顼,该篇记载有:“孔子曰: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曰高阳。”并叙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政绩。关于帝喾孔子曰:“玄枵(嚣)之孙,乔极之子,曰高辛。”与颛顼一样,文中也叙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政绩。关于帝尧,孔子曰:“高辛之子,曰陶唐。”下边同样叙述了他的政绩。关于帝舜,孔子曰:“乔牛之孙,瞽瞍之子,曰有虞。”叙述了他的德政后,文中说舜。“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这里把五帝的顺序说得一清二楚,而且颛顼、帝誉、尧、舜都是黄帝的子孙。奇怪的是在这五帝之后又加了一个大禹。孔子曰:“高阳之孙,鲧之子,曰夏后。”分明是在说五帝,为什么又加上了一个禹,成为六帝?也许有其特殊的原因。不论怎样解释,总不应该把六帝称为五帝,还是删去大禹为宜。
《金楼子·兴王篇》中开始便把三皇确认为天皇、地皇、人皇,把这三皇分为十纪。后边提到十六个氏。之后便介绍太昊帝庖牺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少昊金天氏、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之后还有帝禹夏后氏、成汤、周文王等。这里只是将古帝排一个顺序,没有区别三皇与五帝。如果按照顺序来区分,即太昊、炎帝、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这又是一种分法,把少昊列为五帝之首。
《刘子·辩乐》中没有明确提出三皇、五帝,但是在介绍五帝、三皇的八乐时,其顺序是:“黄帝乐曰云门,颛顼曰五茎,帝喾曰六英,尧曰咸池,舜曰萧韶,禹曰大夏,汤曰大濩,武曰大武。”这里很明显是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作为五帝,禹、汤、武王作为三王。
《白虎通·号》中说:“皇,君也,美也,大也。”“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烦一夫扰一士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夫匹妇故为皇,故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岩居穴处,衣皮毛,饮泉液,吮露英,虚无寥廓,与天地通灵也。号言为帝者何?帝者,谛也,象可承也。”根据这个理论原则,在确认三皇之后,班固提出了对五帝的看法:“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帝也。”“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谓之颛顼何?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能专正天人之道,故谓之颛顼也。谓之帝喾者何也?喾者,极也,言其能施行穷极道德也。谓之尧者何?尧犹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谓之舜者何?舜,僢僢也,言能推信尧道而行之。”
班固对五帝的解释是否合理,也是一家之言,但是对五帝的确认也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班固在《白虎通·礼乐》中论述五帝三王之乐时,引《礼记》曰:“黄帝乐曰咸池,颛顼乐曰六茎,帝喾乐曰五英,尧乐曰大章,舜乐曰萧韶,禹乐曰大夏,汤乐曰大护,周乐曰大武象。”这与《刘子·辩乐》所记虽然有异,但是五帝三王的顺序是一致的。班固还解释说:“黄帝曰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咸蒙德施也。颛顼曰六茎者,言和律历以调阴阳,茎者著万物也。帝喾曰五英者,言能调和五声以养万物,调其英华也。尧曰大章,大明天地人之道也。舜曰萧韶者,舜能继尧之道也。”这是通过解释乐章把五帝的顺序又展示了一次。不过,班固在《五行》篇中也赞成以五行为基础的天神大帝性质的五帝,即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之说。其实这种神化的五帝,在《吕氏春秋》《淮南子》中也有反映。这种类型的五帝,与人君帝王的五帝不是一个体系,不是一个含义,不能与之相比。
《风俗通义》作者除了介绍三皇外,也专门介绍了五帝,他说《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都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他对五帝也有评述:“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德四季,与地同功,以先黄以别之也。颛者,专也,顼者,信也。言其承易,交之以质,使天下蒙化,皆贵贞悫也。喾者,考也,成也。言其考明法度,醇美喾然,若酒芬香也。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推行道德。舜者,推也,循也,言其循尧绪也。”
这一段话叙述五帝功德,与其他文献相比较,其行文略有异同,但是确认的五帝比较明确、也很一致,不仅反映了《风俗通义》作者的观点,也引出了《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诸书的观点,即这些书的作者确认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春秋元命苞》除介绍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外,还介绍了五帝的情况:“黄帝龙颜,得天庭阳。”“颛顼戴干,是谓仁。”“帝喾戴干,是谓清明。”“尧眉八彩,是谓通明。”“舜目重瞳,是为慈原。”《春秋文耀钩》也有大体相同的记载。《尚书中侯敕省图》引郑玄注:“以伏羲、女娲、神农三代为三皇,以轩辕、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六代为五帝。”前边《孔子家语》中谈到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六帝,使人不解,我把帝禹删掉了,因为禹应归入三王之列。可是这里又把六帝称为五帝,中间多了一个少昊。如果按照《金楼子·兴王篇》的五帝排列,则是五帝中多了一个黄帝。我不能解释。郑玄的解释是:“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则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是也。实六人而称五帝,以其具合五帝坐星也。”这一段解释实在是勉强。
《拾遗记》卷一,分别介绍春皇庖牺、炎帝神农、轩辕黄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和虞舜的事迹,充满神奇色彩,不必多加考究。重要的是这些人物排列的顺序,是按照三皇、五帝的次序排列,即庖牺氏、神农氏、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虽然文中没有提出三皇、五帝,但实际是这样安排的。这里是把少昊列为五帝之首。
《国语·鲁语》说:“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这是关于五帝最早的记载。《大戴礼记·五帝德》对五帝功德有具体介绍,主要是确认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开篇便是《五帝本纪》,这是第一次把五帝在系统的正史中列为首篇。之后便是《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从这个排列可以看出《五帝本纪》在《史记》中的重要地位。《五帝本纪·正义》按说:“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孙氏注《世本》,并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还有一种说法,《道藏·洞神部·普录类·昆元圣记》引梁武帝说:黄帝、少昊、帝喾、帝挚、帝尧为五帝。从以上不完全的文献摘引可以看到对五帝的确认有以下几种情况:
1.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3.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禹
4.轩辕、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
5.黄帝、少昊、帝喾、帝挚、帝尧
其中,最权威、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一种说法。司马迁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史学家,他在写《五帝本纪》时是非常谨慎的,他在《五帝本纪》之后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从司马迁这一段话就可以看出来,他写《五帝本纪》是十分慎重的,不仅依据先秦文献,而且还通过各处的调查资料,分析思考,并与文献对照研究,最后才认真地写出了《五帝本纪》。因此,应该相信司马迁确认的五帝。历代的史学家多数人是支持司马迁的,我不仅赞成司马迁确认的五帝,而且还认为五帝不是传说时代,应该是一个历史时代。
(作者单位:河南博物院)
[责任编辑 赵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