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秦
炎帝神农氏的贡献与史迹
□史怀秦
炎帝神农氏的称谓来历,《左传·昭公十七年》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风俗通》云:“神农,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美其衣食,德浓原若神,故为神农也。”炎帝又称赤帝,《淮南子·时则训》注:“赤帝、炎帝号为神农。”《世本·帝系》谓:“炎帝神农氏。宋仲子曰: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由此可知炎帝与神农为一人的两种称号。中国被称为“赤县神州”,赤即炎,赤县是说炎帝之县,神州者即神农之州也。这里把炎帝神农氏之地域与中国等同起来,由此可见其伟大的业绩。
炎帝神农氏继伏羲氏而兴,至黄帝乃衰。《易·系辞下》云:“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于是黄帝乃征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炎帝神农氏所传的世代,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云:“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吕氏春秋·慎势览》则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所谓神农“世衰”,如《史记·五帝本纪·索隐》云:“谓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谧所云‘帝榆罔’是也。”大约传至榆罔之时,黄帝轩辕氏取代炎帝神农氏,成为华夏集团的盟主,历史从此进入了五帝时代。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1.始教民耕。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创始者。《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又说他“始教天下种谷。”《逸周书》佚文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然后五谷兴。”《管子·轻重戊》云:“神农作,树五谷于淇山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武梁祠像碑》载:“神农氏因宜教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由此可知,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的部落集团首领。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为天下之本,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炎帝神农氏发明农耕,自然受到后世的崇拜,被尊为农业之神。
2.始作耒耜。《易·系辞下》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白虎通·号》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说文》云:“耒,耕曲木也。从木推耒。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世本》谓:“倕作耒耜。”“倕,神农之臣也。”《周礼·考工记》和《吕氏春秋·任地》都有关于耒耜规制的记载。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了蚌耜,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耜,内蒙古德勒庙遗址出土了石耜,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中发现了双齿木耜的痕迹。耒耜的发明,标志着锄耕农业的出现,这是炎帝神农氏对农耕文化的一大贡献。
3.发明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多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世纪》说他:“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说他:“以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广博物志》卷二二引《物原》谓:“神农始究息脉,辨药性,制针灸,作巫方。”炎帝神农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逐渐认识了草木药性原理,发明了医药针灸。
4.始作琴瑟。《世本·作》云:“神农作琴。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神农作瑟。”又说:“神农乐曰《扶持》。”《路史·发挥二》注引桓谭《新论》谓:“神农氏继而王天下,于是削桐为瑟,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下人之和。”《路史·后纪三》载,神农“乃命邢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炎帝神农氏发明了原始乐器,并谱写了《扶犁》《丰年》等乐章,这些都与农事有关。
5.筑城设市。《汉书·食货志》载:“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胜之书》亦云:“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弗能守也。”这里讲的是粮食储备与守城之间的辩证关系,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走向了城邑文化阶段。“市”的出现,几乎与“城”同步。《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谯周《古史考》说:“神农作市。”神农氏所作之“市”,可以视作中国集市贸易的雏形或源头。考古发现最早的古城,是湖南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址,据说安徽含山凌家滩发现了史前期“市”的遗址。约当神农氏之世,已出现了原始的“城”与“市”。
6.肇始姜姓。《国语·晋语四》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云:“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左传·哀公十七年》杜预注:“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说文》云:“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帝王世纪》载:“神农氏姜姓也。”司马贞《补三皇本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另据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说:“中国古代流行着一种图腾制度,其后世之姓多由原始社会的图腾信仰演化而来,如牛、羊、马等。”“姜”字古文从羊从女,即象征女性管理羊群之意。反映出炎帝本是我国远古以“羊”为图腾的氏族部落首领,姜姓起源可能同图腾崇拜有关。“姜”为中国当代八十大姓之一,总人口约在450万以上,其中大多出自炎帝,为神农氏后裔,因而炎帝神农氏被尊为姜姓的得姓始祖。
炎帝神农氏是一个很大的部族。《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春秋内事》说:“神农地过日月之表。”《广雅·释地》云:“神农度四海内,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一万里。”《玉海》卷二引《帝王世纪》亦谓:“神农之王天下,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竭力形容其地域之辽阔,也反映出其频频迁徙的史影。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到处都有炎帝神农氏的遗迹,如陕西宝鸡市炎帝故里、湖北随州市神农故里、山西高平市神农城、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山西长治市炎帝陵、山西长子县神农得嘉谷处等。中原地处华夏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重要历史舞台,其在中原地区的史迹特别丰富且极具代表性,现举例说明如下:
1.天然石龙。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这里“神龙首”和“常羊”所指为何?历来难解,实为千古之谜。河南伊川天然石龙的发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1994年11月20日,《洛阳日报》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伊川发现巨型天然石龙”的消息。1996年2月12日,新华社报道:“由自然沉积岩形成的巨型石龙,不久前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西南26公里的伊川县平等乡大莘店村被发现。这个石龙位于大莘店村龙头沟的沟壁上……石龙对面南沟沿上有望龙台,台上石碑刻有‘龙头沟内龙泉佳,九里土沟有石龙’的诗句。经测量,石龙露出部分约70.9米,高约9.5米,石质龙身通体连贯。龙吻大张,上下各有六颗天然石头组成的龙牙,龙鼻上扬,前方有两棵椿树作龙须状。龙眼轮廓分明,斜状石岩恰好组成龙角,石质龙身线条全由自然地壳变化形成。龙身后脊上有翼状石层显露似为龙翅,龙的后尾尚埋于黄土之中。”在远古时代,此天然石龙被人们视为“神龙”。石龙所在地叫上元羊家坡。女登所感之“常羊”,文献或作“尚羊”“裳羊”等,“上”与“常”、“尚”、“裳”音同意通,故而伊川上元羊家坡亦可简称之为“常羊”。此外,与石龙相对的伊河东,有两条朝向石龙方向流来的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方向的名“姜子河”,又称犟河,另一条由东南向西北流,称“大戟(姬)水”。二水均汇入伊河。伊川大莘店位于熊耳山麓,地属“华阳”,这里不仅有天然石龙之“神龙首”,还有“常羊”与“姜水”,与文献记载炎帝之母女登所游与感的地望相符,被认为是神农故里的新发现。
伊川发现的巨型天然石龙
2.神农涧。神农涧位于河南温县境内。《潜确类书》卷三一载:“神农涧在卫辉府温县。神农采药至此,以杖画地,遂成涧。”《怀庆府志》卷三云:温县,“神农涧,在县西门内,旧传炎帝采药至此,以杖画地成涧。”《温县志稿》卷十谓:“神农涧,在县署后西门内南边,以及城外西南隅往西十余里,均属神农涧。据传闻炎帝采药至温,以杖画地遂成涧云。”温县自古出产生地、山药、菊花、牛膝等怀药,应是神农采药之地。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还在距离神农涧不远的县东北大黄庄村创建神农庙,庙碑记云:“夫功德孰有大于神农氏乎?尝百草济民以药,致交易利民以市,为耒耜教民以耕耨。吾乡之民半为农……兹之立庙,其有合乎古之道乎?”
3.神农坛。神农坛或称“神农祭天坛”“紫金坛”等,位于河南沁阳市太行山神农峰北端。峰上南有南天门和祖师殿,殿内祀奉炎帝神农氏,有楹联云:“神所凭依将在德,万代宗社属炎农。”将神农氏奉为农业、医药、商业和音乐的祖师。祖师殿以北,为太极殿和玉皇殿,玉皇殿北去数十米,即峰顶最高也是最宽阔的去处,名曰“灵台”,古祭坛筑于其上。该祭坛以峰顶自然隆起的圜丘为基础,修出层次,然后在中间填土而成。经对坛址试掘,发现地面下尚有厚30~40厘米的积土与少量散乱的草木灰。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重修紫虚元君静应庙碑》对祭坛这样描述:“苍岩翠壑,青松白石,寒猿叫树,古涧生风,石洞昂昂,云山苍苍,峭壁如层,断崖千尺,翼然如舞天之鹤,宛然如罩烟之龙者,紫金坛也。”元中统二年(1261年)《重修阳洛山记》云:“台连盘石,山接穹窿……背势靠于恒岳,面亲观于覃怀,最贵乎神天洞地,崇重乎圣坛灵台。”并说:“……太素纯精,芶芒降从于帝喾,罗云祭祝,丹垅实自于炎农。曷若启……抑又禹帝之事也。奠高山,祭川境,周武王告助也。”意思是此山之名,始自炎农,即传说中的神农山,从神农经帝喾、勾芒、夏禹直至周武王,都在这灵台圣坛上举行过祭祀活动。从古祭坛往北20米,通过长8米、宽1.1米的“天桥”,可达峰顶最北端的玄坛。玄坛近似圆形,面积20多平方米。清人魏源在《登太行绝顶》诗中写道:“昔闻地去天,俯仰亿万里。天柱须弥峰,梯颠先造趾。”玄坛俗称舍身台,相传神农为寻找灵芝草,不惜舍身攀登此坛。位于“天门”之北的祭坛呈圜丘状,应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连接祭坛与玄坛之间的“天桥”,则是远古人类想象中的登天梯。该祭坛位于太行山神农峰之巅,筑于灵台之上,高上加高,缩短了人与天之间的距离,便于巫师与上天的沟通,以达到祭祀自然神的目的。《礼祀·祭法》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尔雅·释天》云:“祭天曰燔柴。”积薪烧之称“燔柴”。从坛址发现的草木灰烬来看,说明古时确曾在坛上举行过燔柴祭天的隆重仪式。昔人有诗吟道:“壁立三千仞,坛高接尾箕。”“泉奔巨壑常风雨,月旁高坛自鬼神。”“太行绝壁渺仙坛,磴道岧峣郁几盘。”“曲盘樵径几东西,石蹬旋登棱棱梯,回首尘区疑世远,置身云路觉天低。”“太行西来峰插天……紫金坛高出云汉。”神农峰巅的祭坛,远离尘世,高接尾箕,坐落于壁立三千仞的“天柱”之上,因而当为神农祭天之坛。该坛南有神农涧,北有神农城,正是炎帝神农氏部族的理想祭祀圣地。
位于河南沁阳市太行山神农峰北端的神农坛
4.炎帝诞生地。据东汉《春秋纬元命苞》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这里提到的“华”,不少学者认为指的就是华山。古代华山就在今河南境内,很可能即嵩山。这里所说的华阳,系指华山之阳而言,其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集解》说:“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正义》谓:“《括地志》云:故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国语》云史伯对郑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华阳即此城也。”华阳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北约20公里的郭店镇华阳寨村。城址平面略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垣周长3公里,城墙高6~8米,墙基宽15~30米,顶宽1~3米。城垣外侧30~45米处有城壕环绕。城内有建筑台基、灰坑、水井等。该城址为战国时期城址,城南仰韶文化遗址与郭店仰韶文化遗址连成一体,成为一个大型文化遗址。华阳故城遗址不仅有仰韶时期遗存,还有商周时期较大型的遗址,是史学界认为的“华邑”“华国”,其文化内涵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释命簋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省密县(今属新郑),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是夏,中华民族起于此。”此外,华阳寨村东南约1.5公里处有个“石羊寨”村,与“神龙首感于常羊”之“常羊”谐音相近。著名史学家史树青先生明确提出新郑华阳寨为“炎帝诞生地”,并亲笔题字。考虑到仰韶文化与炎帝时代大体相合,因而炎帝诞生于此的说法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5.神农故都。大约在炎帝神农之世,已经出现了部落联盟组织,或被称为邦国,并有了原始都邑。《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水经·渠水注》云:“陈城,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城东北三十里许犹有羲城,实中。”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注曰:“按今淮阳有神农井。”《淮阳县志》载:“五谷营在县北十里。相传神农耕五谷处。”《通志·都邑录》录三皇之都说:“神农都鲁,或云始都陈。”《历代宅京记》谓:“神农氏初都陈,后居曲阜。”《河南新志》(民国十八稿本)云:“河南跨贡黄河流域之中,自古帝王多兴于是。……炎帝初都陈,后徙曲阜。”《淮阳县志·舆地志》云:“县为伏羲、神农二氏旧都。”由此可知,炎帝神农最早建都于陈,并在此挖井、种谷。陈城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关一带。淮阳地当淮水之北,位于黄河冲积扇南沿的颍水中游,历史上是东西文化的交会中心,作为炎帝神农氏的故都,在中国都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陈是炎帝神农氏的都邑,后又从这里徙都曲阜,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迁都活动。
综上所述,炎帝神农氏的有关史迹,广泛分布于中原地区,其丰富多彩的内涵,使之构成一幅无比绚丽的画卷。我们通过对于炎帝神农氏文化的探讨与传承,必将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 赵建春]
新郑华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