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斌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从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本主义思想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增强工作中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主义;个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 D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106-02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从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本主义思想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人本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围绕人的活动而展开的,人既是它的主体,也是它的客体,人在其实践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过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的内容陈旧空泛,教育的工作手段方法单一,并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个性的差异性和主体性不被重视。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没有重视人的价值,没有从人的实际出发,只是单纯地依靠理论来进行活动。同时,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各方面也在發生着改变,如果一味地用以往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会与时代相脱轨,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都是以人为核心,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人的作用的发挥,不能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人们无法理解和认同教育过程中所接收到的道理,并将它运用到实践中去,那么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也就无法达到和完成。因此,我们要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本主义思想,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去。
二、人本主义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关于人的理论,人是它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人本主义思想可以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社会是具体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同样也是具体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思想也随之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活动,要根据人的实际思想来进行活动。在人的思想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行创新,适应社会发展。这就要坚持人本主义思想,根据人的实际思想变化进行理念创新。
(二)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全体人员,是社会中的人,都具有社会属性,但同时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存环境、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并及时地做出调整,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做到一人一方案,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三)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好与坏是由其结果是否有效来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其核心,也就是说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人来进行,在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其中,理解和认同教育活动中所说明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使教育活动具有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坚持人本主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实践活动从人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共同点是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方式去尊重他人,肯定他人的价值,关心他人的精神方面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关于人的学说,它的工作者和教育的对象都是人,也就是说人是其核心,没有人也就没有所谓的其活动存在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共同点都是以人为本。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人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认同其中的道理,然后作用于现实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工作者所面对的对象、所要解决的事情不尽相同。可能会存在因为生活、工作、学习等等方面的原因而开始自暴自弃,对社会充满绝望,甚至仇视社会的现象。这就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可能受教育者会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配合,抗拒教育,甚至直接拒绝接受教育,对教育者出言不逊,这时就要求教育者体现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的教育手段去关心、感化他们,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用对待一般对象的平等态度来对待,不差别待遇。因为教育对象是不分好与坏的,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他们向健康的道路上发展,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一定政治素养和道德的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给人一种轻松、和谐、自由的教育氛围,而不是过于严肃、紧张的使教育对象不敢发表看法的一板一眼的说教
当人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时,他们会更愿意去交谈,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样的对他人所提出的观点建议更易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工作者运用人文关怀,可以使教育对象感到放松,帮助活动中的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了解教育对象真正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使主客体双方在活动过程中能有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要做到人文关怀
(一)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相应的,它的对象也同样广泛,是社会的全体成员。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人,成长的环境千差万别,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以及思想特点,同样的他们的素质结构也不相同。如果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考虑受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而是采用一样的方法,一定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只是单纯地使用一些条条框框的说教,要注重个体的差异。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因人而异,即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拟定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不同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矛盾和问题。
(二)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他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教授相关的道理,而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接受、认同这些道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现实问题,这就要求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使他们主动接受这些道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使这两方面有机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会倾听教育对象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主体性,注意双方的平等性,把教育对象放在与自身平等的地位来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引导和鼓励教育对象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主动接受并认同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说的道理,以达到教育活动的目的,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
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需要是其接受外部教育的根本前提。教育对象接受和认同教育中所讲述的道理是基于自身的需要,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会将其内容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筛选、分类、分析、理解和整合。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其主动接受教育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才能使他们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活动过程中要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并据此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通过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和引导,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与受教育者的需要相结合,既要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又要符合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郑永廷,胡树祥,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