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彩莲
最近,我分别听了三节低年级阅读课。Q上的是适合朗读的《风》(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L上的是趣味十足的故事文本《画满画儿的圆月亮》(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H选了一篇富有美感的课文《我爱门前的小池塘》(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三节课朗读效果都不好,且原因各不相同。
Q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读得不流畅。“《风》这首童诗只有三小节,形式相似,教学难度不大;再说,我让学生反复练习朗读了呀。为什么课文学完了,不少学生还是读不流畅呢?”Q困惑地问我。
学生读了却读不流畅的问题,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并不少见。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学中忽略了“读正确、读流利”这两个目标,而过分偏重了“有感情”这个目标。课标对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放在同一句话中,貌似没有分别,实际上是有层次区别的。一般而言,先要读得正确,然后才能读得流利,最后才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得有感情。
怎样循序渐进地落实不同层次的朗读目标呢?首先,教师要拿出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具体要求是:朗读时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字音要准确,词句要连贯、通顺;特别是自主练读环节,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一个读的样子就“草草收兵”。其次,在训练形式上,要避免过多的、机械重复的齐读。教师要通过个别指导,把朗读目标落实到细处、实处。最后,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例如Q的这节课,在学习“颤动、点头、起波”等词语时,她只关注了词义的理解,这是不恰当的。教师应该借助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文中的情境,感受风表现出的神秘和有趣,然后再让学生带着感受朗读,才能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
L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缺乏朗读的兴趣。究其原因,教学中,L一直把学生往熊先生“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方面引,让原本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变得单调乏味,导致学生越读越觉得没意思。
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在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过于肤浅,导致教学内容的确定出现了偏差。我不否认《画满画儿的圆月亮》中含有乐于助人的思想,但这个文本更核心的价值在于想象的丰富。因为熊先生聪明、能想到奇妙的办法,小松鼠才实现了在月亮上画画的愿望,画展才显得格外有趣。这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所在。至于乐于助人的道德意识,只是语文学习的衍生品,不能作为学习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熊先生的“瞧吧,我有一大堆圆月亮呢,给你画吧!”这句话,引导学生找到“一大堆圆月亮”这条主线,并通过朗读体会这个办法的奇妙有趣。这样,教学才找准了文脉。以此为基础,一线串珠地引导学生朗读,学生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
H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朗读时缺少表现力。H的朗读指导还是挺有层次的,她引导学生学习“花喜欢它,草喜欢它,树也喜欢它”时,先从“喜欢”这个词的反复出现,感受花草树木与小池塘的亲密关系;再说明前面用了两个“喜欢”,后面又说“喜欢”,应该用“也”来连接;最后让学生用“喜欢……喜欢……也喜欢……”说话。这样的教学流程安排是合理的,课堂落实情况也很好,但学完这句话后,学生就是难以把三个“喜欢”的层次感读出来。
朗读缺乏表现力,是因为学生还不具备朗读处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在技巧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让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轻)一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慢)一些。这样处理带来的问题是,由于低年级的孩子语感差,把握不住分寸,一重特重,一轻特轻,一快特快,一慢特慢,结果读得怪腔怪调,根本传达不出内心的真实体验。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的示范朗读最重要。比如前面那句话,当学生读得不好时,教师若顺势范读,并请两名学生与教师合作,把这句话分三节连贯的读下来,突出“喜欢……喜欢……也喜欢……”句式的运用规律,学生朗读的语感自然就出来了。
朗读是学生学习、吸收语言的最有效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充分认识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要求的层次性,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能逐步提升。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