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经济与金融系 裴东慧
重庆市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经济与金融系 裴东慧
摘 要:本文运用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等方法,以重庆金融产业集聚作为研究的对象,得出了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即重庆市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效应,并针对重庆市金融业发展情况及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区位商
1.1选题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现在,集群已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中基础的一部分,金融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也越来越重要。
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如果能促使其成为区域的金融中心,那必将辐射区域经济,为长江上游地区甚至是整个西部地区聚集金融资源。这将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且对国家整体经济战略布局也有推动作用。
1.2选题意义
金融业不断发展,其创造的价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排名也越来越高,金融产业集聚也在朝着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不断完善。由于我国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性,笔者提出了研究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市在《重庆市金融中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围绕中央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打造内陆金融结算中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辐射力。”因此,研究重庆市金融产业集聚状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研究重庆市金融产业集聚状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1重庆经济的发展水平
重庆地区的GDP,从2000年至今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特别是2003年之后增势迅猛。2011年重庆市的GDP首次突破万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七。可以说,重庆的经济有突破性的进步。
2.2重庆金融产业发展现状
2.2.1重庆金融业发展规模分析
本文利用目前引用较多的金融相关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
表1 重庆市2000年~2012年金融总量及金融相关率 (单位:亿元)
2011年 11536.31 10011.37 1.152321 2012年 15862.84 11459.9 1.384204 2013年 16875.38 12656.69 1.333317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2007年和2008年有所下滑,但总体来说,金融相关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在重庆市整个国民经济中,其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好,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2.2重庆市金融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
本文采用区位熵法测度金融产业的集聚程度。
表2 2000年~2012年重庆金融行业各子行业产业集聚的区位熵
由表2可知,证券业区位熵1997年的大于1,其他年份都小于1,说明其产业集聚还未形成;银行业区位熵值大部分在1附近徘徊,说明其集聚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保险业区位熵值中,将近一半的年份中大于1,说明其集聚水平比较明显。
3.1模型构建
本文中,银行信贷规模、股票、债券的融资市场、保险市场分别以Xb、Xs、Xi代表,Y代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并用地区的GDP来表示。故而,可以把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示为以下形式:
第一步:估计变量间长期存在的均衡关系。采用的回归方程如下:
如果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协整系数β0,β1,β2,β3就可以则通OLS回归得到;反之,则得不到。
第二步:判断残差序列的平稳性,采用ADF检验法。方程如下:
3.2数据检验
3.2.1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又叫ADF检验,通过Eviews 软件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重庆市金融产业区位熵与GDP增长率的ADF检验表
3.2.2变量的协整检验
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结构如下:
对估计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残差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4中可以看出,因为-2.653671<-1.974028<-1.602922,说明ADF统计量的值小于5%和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P值为0.0127,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和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2.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表5。
表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表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lnXb不是lnY的原因概率为0.079。表明重庆市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lnXs不是lnY的原因概率为0.7369,说明重庆市证券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lnXi不是lnY的原因概率为0.5146,说明重庆市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第一,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夯实重庆金融业集聚的经济基础。
发挥区位优势。重庆紧挨长江,具有良好的运输优势,因此,重庆应该努力发展交通,便利的交通使外资的引进可能性增大,促进当地金融产业的发展。
第二,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金融竞争力提升。
要提高金融集聚能力并发挥金融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具体的措施为: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为金融产业储备专业的资源。
第三,加快“互补型”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优化并提升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构。
“互补型”的金融机构之间互相组成运作组织,可避免金融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四,大力发展证券及保险市场,提高两个市场的融资效率,重视整个金融产业的协调发展,增强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琦,田岗.区域金融集聚度演化趋势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09(3).
[2] 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
[3] 陈先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 余丽霞.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6] 兰芳.金融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当代经济,2010(13).
[7] 任淑霞.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8] 王力,周波.金融中心建设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4(6).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c)-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