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文化遗产,打造海淀区历史文化创新体系

2016-08-09 07:42陈名杰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纳兰海淀曹雪芹

陈名杰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100089北京)



传承发展文化遗产,打造海淀区历史文化创新体系

陈名杰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100089北京)

摘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和北京市有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海淀区坚持 “人文北京 特色海淀”发展理念,以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中最负盛名的曹雪芹红楼梦文化、皇家园林文化、纳兰性德文化、中法交流文化为抓手,结合海淀区教育大区、科技大区固有优势,多种举措并施,聚集资源,聚合交流,聚焦品牌,聚变效果,努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区域特色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有力推动了海淀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再造与传播。

关键词:海淀区;历史资源;红楼梦;皇家园林;纳兰性德;中法交流;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西北部,西靠太行山与永定河,北望燕山,是北京地区平原和山脉丘陵的分界点,区内河湖密布,山林青翠,文化荟萃,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留下大量的文化遗存,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1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尤其以曹雪芹红楼梦文化、皇家园林文化、纳兰性德文化、中法交流文化(以下简称“红皇兰法”)最具代表性。

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和北京市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求,海淀区结合自身得天独厚的区域条件,坚持“人文北京特色海淀”发展理念,立足“红皇兰法”文化区域特色,创建精品活动、创新文化机制、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区域文化传承和创新体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开创出文化发展多层次、多渠道、主体多元、形式丰富的新格局,彰显海淀文化魅力,助推优秀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焕发蓬勃生机。

作者简介:陈名杰 (1969—),男,历史学博士,中共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E-mail:13683688033@126.com.

1 三轴合一贯通发展 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在对区域文化特色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海淀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坚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打通海淀区文化资源的年代时间轴、地理空间轴、人物事件轴,三轴合一活化区域基础优势资源,在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中着力继承和发展区域历史文化。

1.1抓准时间节点,打造文化精品活动

在历史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特殊时间节点举办纪念活动,不仅赋予活动更多的文化意义,也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共鸣。海淀区充分抓住时间节点优势,逐层次、有重点、系统性地开展文化节庆活动。在活动不断丰富、规模不断壮大、影响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

连续几年来,海淀区与北京曹雪芹学会共同开展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的组织工作。同时在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曹雪芹纪念馆建馆30周年以及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之际,结合相关纪念主题充分展开系列文化活动。在纳兰性德诞辰360周年,相继开展了纪念纳兰性德诞辰360周年音乐会、学术研讨会及文化雅集等活动。各项活动的有序展开,进一步确立了北京市、海淀区在全国曹雪芹文化、纳兰文化等发展中的统筹权和话语权。

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海淀区借助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依托海淀中法文化交流史迹,举办以3个“一”和6个时间节点为主体的2014·中法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形成良好的对流机制(图1),并在此机制上继续创新内容,着手打造林迈可8 km线路系列活动,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等。

图1 中法两国政府官员共同启动“北京西山中法人文交流基地”

1.2依托特色人物,增强文化品牌辨识度

海淀不仅保有丰富的历史文物,更拥有宝贵的文化名人遗产。依托具有高知名度的历史人物,海淀展开以“立足特色人物,挖掘多重元素”为理念的文化建设,打造出高辨识度、高凝聚力的文化品牌。

曹雪芹是海淀文化独一无二的灵魂性代表人物,晚年长期居住在海淀香山和白家疃一带,并在海淀蓝靛厂教书授课,创作文学巨著《红楼梦》。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据此于2010年创办,以曹雪芹与红学文化为主题、以传承北京西山多种历史文化遗存、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文效益,文化品牌效应彰显。

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其父明珠为康熙一朝权臣,在现代大众中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兰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历史性、人文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海淀区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为有效保护和传承优秀的纳兰文化,纳兰性德陈列馆从无到有,到停馆整顿再到重新开馆,从展示内容到展示艺术都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人们了解纳兰文化的重要窗口。围绕纳兰文化的纳兰文化村、东岳庙庙会、纳兰文化月系列活动以及筹建纳兰文化研究中心、纳兰性德文化资源梳理工作也都持续开展,“纳兰文化村”项目建设也在抓紧规划中。

20世纪上半叶,北京西山一带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其中贝熙业(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医官、中法大学校董)、铎尔孟(中法大学创始人之一,法文版《红楼梦》校订人)、圣-琼·佩斯(法国诗人和剧作家,于196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长诗《阿纳巴斯》作于京西)、李石曾(清末名臣李鸿藻第三子,中法大学创始人,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人,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等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也为海淀西山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做了杰出贡献,具有拓荒意义。以李石曾、贝熙业等为人物原型的大型人文纪录片《贝家花园往事》2014年开机筹拍,播出后获得中外友人较高评价。2015年5月首届贝熙业之旅越野赛在海淀区大西山自然风景区举行,作为国内首个越野赛形式的中法民间体育文化交流项目,以创新形式纪念中法两国的深厚友情、促进了中法两国公共外交的长远发展。

1.3盘活历史群迹,挖掘区域优势资源

海淀区是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大区,文物的级别高、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依托丰富的历史群迹,海淀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逐渐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相互呼应的“两区”(历史文化景区和历史文化旅游区)布局,完善以皇家园林游、都市风情游、生态休闲游、传统民俗游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努力建设世界高端旅游目的地。

三山五园皇家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巅峰之作,是清代帝王重要的政治活动空间,不论在政治史,还是文化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是海淀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海淀区多途径筹措文物修缮资金近3亿元,先后实施52个文物保护项目,修缮了香山昭庙、颐和园须弥灵境、圆明园正觉寺、孚郡王墓等一批重点古建筑,促进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水平。同时区里加大对文物资金的投入,区级文物保护修缮专项资金增至3 000万元,为区域文物修缮、应急抢险提供了保障。

西山是太行山伸入北京的余脉,是北京城市的后花园和水土涵养地,历史上是北京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尤其是寺庙文化与中法交流文化最为突出。近期,海淀区安排专项资金,对散布在西山的中法文化交流史迹群进行有计划地整修,修复中法两国交往的文化遗产。此外,北京“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于2013年启动,伴随白家疃红楼小镇和曹雪芹小道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规划与建设,西山逐步形成一片能让世人全方位了解,欣赏、研究海淀文化的场所,成为北京作为国际一流宜居城市的一个传统文化新地标。

海淀上庄是纳兰性德家族几代人生活、归宿之地,留下过纳兰丰富的足迹和与之相关的诗篇、传说。海淀区通过对纳兰文化的寻根溯源、古今跨越,以纳兰家庙“东岳庙”和古戏台为核心,以点带面,整合周边资源,计划将与纳兰相关的主要遗迹尽可能进行复建,形成纳兰文化区。并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和发展需求,在该地进行了 “文化产业园建设和新型居民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探索,提出了可持续性的“纳兰国际文化园”园区概念性规划,有效地将上庄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优势(稻香湖、上庄水库、京西稻耕作区)、地理区位优势和人文历史串联起来,以文化带产业,形成与“三山五园”相呼应的风景文化链。

2 深入推动产业资源整合 构建文化发展开放体系

为做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础支撑,海淀区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机制创新、手段创新、路径创新、平台创新,打造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和创新平台,推动文化产业间的资源整合,努力实现“文化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1创新机制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市场自觉

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海淀区不断探索社会力量进入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的准入机制,鼓励文化产业积极、自主、有效地参与海淀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政府指导和保持企业运作的独立性的工作思路与方法,以市场为导向激发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市场成为海淀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企业的积极参与则充分激发了文化产业的创新性。

2010年开始,海淀区联手台湾顽石创意公司,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传播为重点,开展全球巡展品牌活动。在运营机制上,坚持“政府指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始终保持巡展项目的内在发展动力和外在表现活力:台北展展期81天、30万人观展,收入800余万元;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展期21天、2万多人次观展,被评为国家博物馆年度最受欢迎十大展览之一,得到国家博物馆免费延期一周的支持。杭州西溪湿地“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历时100天,接待观众13万人次,现实收入400万元,运营商2014年企业收入比2013年增加20%(图2)。

图2 三山五园文化巡展(乾隆南巡多媒体图互动装置)

2013年,第四届曹雪芹艺术节开始建立独立的组委会工作机制。2014年,明确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助力、社会参与”的开放式思路办节,经过实践,艺术节组织工作形成组委会统一领导决策,秘书处负责分工执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艺术节运行格局,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相结合融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机制(图3)。

图3 第五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

2.2全国联动国际互动,促进优势资源产业集聚

为充分遵照文化市场规律,贴近文化受众需求,海淀因地制宜进行路径创新,不但立足区域优势,同时打破文化疆界,不断开拓以海淀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为主体的国内、国际互动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以纳兰性德文化为例。吉林四平市叶赫镇是纳兰家族的祖籍地,北京海淀则是纳兰家族的重要活动地和归宿地,承德市则是全国纳兰文化研究的重地。海淀区以纳兰文化为主线,将承德、四平和海淀三地联通起来,联动造势、隔空辉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全国与纳兰文化相关的城市串联起来,打破地域限制、行政分割,合力联动造势,助力纳兰文化的宣传推广,做大文化格局,做强文化产业。

2013年以前,“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各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国内。自2013年开始,艺术节逐步形成以北京为主场,国内、海外两条线路同步进行的办节思路,扩大了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则以“立足国内,试水港台,联动国际”的创新路径,加强与相关博物馆、专业公司及香港大公报、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巡展遍及国内主要城市及港台地区,并受邀到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做专题推介。经过5年的发展,“三山五园文化巡展”从两岸三地到欧美地区,活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品牌活动之一。

2.3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加快特色元素协调内生

近年来,海淀区紧紧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文化与科技、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文化创新活动,助力海淀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再造、转化与传播。

区别于常规的历史文献展,“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迹展”定位于彰显人文性、艺术性、故事性、科技性于一体的特色国际化展陈,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与现代技术,真实还原、讲述这段影响近代中国的中法西山历史百年情缘故事,通过对“贝熙业大夫”“贝家花园”“铎尔孟与《红楼梦》”“圣-琼·佩斯与《阿纳巴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法大学”等内容的展示,给参观者留下视觉与心灵的交互碰撞与双重体验。

“三山五园全球巡展”的重要看点也体现在文化与科技的艺术化融合上,该展览充分依托先进科技手段,进行三山五园相关文化的转化和展现:在挖掘海淀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海淀区域高科技优势,将大量声光电技术融入展览,结合台湾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经验,使历史文化资料数字化;结合原创数字创意和软硬件技术,开发设计出面目新颖的文化数字体验,实现文化和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出可移动、数字化、复合型文化艺术场景,使观众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意蕴。

2.4产学研跨界联盟,激活生产能力全面创新

为消除行业壁垒,推进区域优质文化资源的贯通和互补,海淀积极探索产学研等各领域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文化研究与产业转型,支持和鼓励产业联盟发展,充分利用综合优势,增强文化产业拉动效应,推动海淀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文化研究。依托区域优势,海淀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区域文化研究,探索出一条“坚持调研规划先行”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如在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战略规划方面,与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开辟“三山五园”分论坛,不断开展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第二,发展产业联盟。在海淀区的支持和鼓励下,海淀区诞生了一批文化产业联盟,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发挥出最大合力。

曹雪芹红楼梦文化发展联盟:该联盟由北京曹雪芹学会发起,联合上海、江苏、河北等地25个与曹雪芹及《红楼梦》著作有关的文化单位成立,为全国性的文化主题联盟。该联盟通过文艺联演、产业交流、会议研讨等丰富形式,充分调动全国相关文化资源,形成红学文化产业链条。

曹雪芹文化产业联盟:由北京曹雪芹学会和《中国经营报》共同发起成立,12家企业签约成为创始会员,目前参与联盟企业已达25家。各联盟单位在资源共享、定期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推进曹学与红学研究,推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海淀区演出联盟:由30多家国内外知名的专业艺术院团、剧院及文化传播经纪公司参与成立。2014年,海淀区演出联盟共举办惠民文化演出800多场,惠及群众400多万人,不仅活跃了基层的文化生活,也逐步培育起一新的区域文化品牌。

中关村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联盟:区域内30家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机构共同发起组建。联盟成立后,开展宣传推广、展览展示、艺术品交易三块核心业务,整合力量得以凸显。从当前产生的效果来看,成效比较显著,仅2014年一年,即举办展览展示活动198场,参观人数达328万人次,实现艺术品销售总额14.13亿元,有力推动了海淀区博物馆与艺术品交易行业的发展。

第三,搭建产业平台。海淀区与各高等院校、中法文化交流机构、外研社等区内知名文化企业合作,不断探索筹建中法文化交流青少年教育基地、西山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永久性中法文化交流平台,以期充分发挥公共外交、民间文化交流的国际合作与传播优势,推动海淀区西山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大西山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彰显海淀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第四,完善产业服务。海淀区全方位加强对区域文化单位申报中央和北京市文创资金的服务工作,利用多种途径积极宣传、动员区域企业积极申报专项资金;加强内部培训,为企业申报做好解疑答难工作;创办系列特色活动,以文化活动推动产业发展,弥补海淀文化发展的短板,有力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

3 构建现代化传播体系,推动区域特色历史文化传承

海淀立足区域文化实际与发展趋向,将文化发展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构建区域特色文化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区域文化发展综合效益。

3.1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推动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创新

在区域传统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海淀区深入基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创新。

一方面创新文物保护形式,挂牌保护普查登记文物。成立海淀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委员会,团结和动员一批文物专家参与文物保护和咨询。对易受破坏、级别较低的104处文物,率先进行挂牌保护。加大宣传培训,提高全民保护文物意识,精心编写《海淀区文物保护三字经》,制作文物地图免费发放。

加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文物管理使用单位参与区域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如润地置业、华润集团、永泰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自筹资金4 000余万,修缮了西禅寺、清河制呢厂办公楼、门头新村甲8号院等一批文物,为文物修缮资金来源的社会化、多元化做出了有益探索。

3.2创新表达,建立多元文化交流途径

作为中法交流文化资源丰富区域,海淀区坚持夯实基础与创新创意并重,采取多种思维、渠道和方式,对中法这段友好交往历史文化进行了创新表达:

其一,史料与史迹。在中法文化交流史迹群保护工作中,坚持史料与史迹结合、保护与发展结合的方法,注重史迹的真实性与发展的持续性。在史料研究中,通过考证考察,结合权威论证,编撰了《中法文化交流史迹资料整理汇编》《中法文化交流文集》等近30份史料成果,对西山中法文化交流故事的介绍与传播起到了基础作用;在史迹保护中,除了修缮复建,还根据此区域特点制定保护原则,确定保护规划区域;并形成保护发展示范效应,构建开放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其二,展览与展陈。策划系列展览展陈,是讲述西山中法交流故事的一个重要手段。海淀区通过调动多方资源,在巴黎和北京分别策展实施,直接面对中法普通市民,阐述中法交流的历史,展望中法交流未来。

其三,纪录与纪念。为更立体地讲述贝熙业的故事,海淀区年初立项拍摄《贝家花园往事》纪录片和筹建贝家花园纪念馆,以此反映贝熙业与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迹的人文历史。以贝家花园为主体,通过复原和设计贝熙业生活、工作的场景,建立贝家花园纪念馆,以纪念这位曾经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法国医生(图4)。

图4 修葺对外开放的贝家花园

其四,创作与创意。一是“大西山国际书画摄影季”的中法艺术合作,成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新途径。二是中法合作重新演绎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音乐剧《小王子》取得阶段性成果,法国前驻华大使白林出席了北京首演活动并致辞,未来该剧将在全国50多个城市巡演。三是由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政务参赞张伟及其夫人贺洁合著的《贝熙业传奇》目前已经付梓出版。这些创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西山的国际知名度。

其五,基地与基石。依托贝家花园、47中学和西山一带其他中法文化交流史迹群所具有的中外文化交流优势,北京市海淀区计划将西山一带建设为重要的公共外交基地,提升区域文化交流影响力。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中国-欧盟协会分别为其授牌为“中法文化友好交流基地”和“中法友好交流基地”。基地建设是西山建设中法文创集聚区、特色旅游景区、中法公共外交基地的重要基石。依靠这些基地和基石,才能真正实现保护与利用并重,文物史迹可持续发展,扩大中法文化影响的综合效应,发挥其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启迪思想、推动发展的作用。

3.3贴近受众,增强文化传播成效

作为科技大区,海淀有着天然的优势,新浪、搜狐这些新媒体的总部都在海淀,全国80%的视频网站的总部在海淀,如爱奇艺、优酷土豆。海淀区遵循文化传播规律,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板块化、有条理的文化传播活动,不断扩大文化受众,逐步推进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的影响力。第四届曹雪芹艺术节分预热、举办、拓展三个阶段有序开展,艺术节期间,媒体原创和转载有关报道达1 000多篇次,百度搜索结果超过30万条,经过现场观众微信朋友圈转发和各地红迷论坛、微信群、QQ群、微博、视频转发影响人数过千万,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在全国掀起了纪念曹雪芹、重读《红楼梦》的热潮。

在纳兰文化传播发面,海淀以实体纪念馆为主体,结合虚拟空间纪念馆,全方位宣传纳兰文化。《贝家花园往事》通过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法语频道、英语频道、法国Arte台等媒体向全球传播,荣获2015年四川电视节暨“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人文类最佳系列纪录片提名奖、第21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美国洛杉矶中美电影节入围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入选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外宣翻译工程”,并列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的对外项目。在国内外媒体的跟踪报道下,海淀文化作为北京国际文化名片的作用得到了最大力度的彰显。

4 结束语

综上,海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着力“聚集资源,聚合交流,聚焦品牌,聚变效果”,不断深化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传播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通过“红皇兰法”四大文化符号的领头羊带动效应,大力推进区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进海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海淀区将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视野,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单位相应方面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进一步做好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良好互动,“让文物活起来”,为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做出表率,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图分类号:K825.4

文献标志码:A

Inheriting Cultural Heritages,Building Innovation System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e in Haidian District

CHEN Mingji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CPC Committee of Haidian District,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principles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according to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according to Xi Jinping’s series of speech,and according to the Beijing government’s demand of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socialism to be prosperous and developed,thegovernmentofHidianDistrictpersiststheideaofdevelopmentof“Cultural Beijing,Characteristics Haidian”.The government of Hidian District takes full use of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such as culture of Cao Xueqin and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Royal gardens,Nalan Xingde,China-France culture communication.Combing its inherent advantage in advanced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government of Hidian District makes many measures to set up a system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e by focusing on resources,communication,brands and effect.The system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e is fit for the measure of era,and it is built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inheritance,innovation,and propagation of its historical culture resources.

Key Words:Haidian District;historical resources;The Dream of Red Mansion;Royal gardens;Nalan Xingde;China-France;historical culture communication;inheritance;innovation system

猜你喜欢
纳兰海淀曹雪芹
设计师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纳兰的雪》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飞吧!少年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爱恨两难说纳兰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