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奇志
【关键词】德育工作 有效性
学生特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56-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早期,生理变化很大,随之会有心理的不适应,情绪不稳定,对异性有莫名的好感;此阶段学生意志力仍不够坚定,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自主意识非常强烈,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集体荣誉感相对淡薄,对家长、教师的正当干涉有明显的反抗与抵制倾向。如果此时学校不能及时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出现如厌学、早恋、欺负低年级同学、偷盗、敲诈勒索等不良现象。所以,学校应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
一、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有效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经过这些年的教育工作,我们发现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问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那个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对待学生的早恋问题也应如此。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仅在六年级下册有一个小专题是关于男生与女生如何相处的教育,而且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异性,与异性和睦相处。我们要正视学生的性成熟,对其进行理性分析。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男女学生之间的身体和心理差异越发明显,“对异性莫名的好感”是学生人生的一段美妙而值得怀念的情感经历,我们既不应把它妖魔化,特别是不要一律把它当作早恋扼杀掉,又要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喜欢和恋爱的区别。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认清自身的成长,定期开展青春期教育,可以请学校德育处主任、有经验的女教师或者卫生所的医生到学校进行专题教育,促使学生特别是女生了解早恋的危害,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以真诚的教育打动学生,以教师的真心换取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隐私。
二、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民族荣誉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从小做起,树立理想,并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当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办、教育局等部门经常指导各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节日”(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一系列德育活动。在教学课标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时,正值端午节期间,我们可以围绕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调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新旧风俗的变化,通过调查报告、情境剧、诗歌朗诵等,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深入了解伟大的先人屈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激发学生崇德向善的品质,树立远大理想。
三、加强家校合作,及时纠正不良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学生的不少问题都可以从家庭或家长身上找到原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从学校领导做起,带头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家长、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各班主任每学年至少家访全体学生一次以上。高年级学生大多反感老师家访,班主任在与家长联系时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深入了解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爱,解除学生的心理芥蒂;定期召开家长会,除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更要一起商讨如何有效管理学生,交流德育经验,提高德育有效性。此外,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组织家长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文化修养,使家长能够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及家庭教育的不足
在德育工作中引入社会资源能弥补学校及家庭教育的不足,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历史悠久,人文和自然景观众多,如名胜古迹就有雷婆岭摩崖石刻、那蒙坡百年老民居、告祥坡明团河营遗址、帽子岭水库、那楼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开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还通过加强关工委等部门的联系,弥补学校德育的不足。如在上学期邀请一位原籍在本村、现在南宁市开超市的老板回校讲他的奋斗史,他讲述做生意要讲诚信、做人要真诚的道理,语言朴实,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对“围绕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特点 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这个课题进行了两年的研究,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和我们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德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围绕学生身心特点,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抓出实效,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