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前,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稳定,农村金融排斥出现并持续存在。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而不断变动,我国农村金融排斥依然严重,其表现也日益复杂。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之间关系密切,应在改革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因素的同时,重视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并发挥政府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排斥 金融发展 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排斥是指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相对于城市地区和市民群体更难以接触和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状态。农村金融排斥涉及金融发展、城乡差距、银行经营管理和人口素质等多方面问题,对于深入认识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发展之间的差距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农村金融排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本文就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历程,尝试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演变和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借鉴。
一、农村金融排斥的出现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在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下,我国长时间实行计划经济以及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国家通过计划体制将大量的农业剩余转向工业,以支撑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农村实行以统购统销为核心的流通体制以及以合作化为载体的组织体制,获取农民基本生活资料之外的农业剩余;另一方面,城市通过内部计划性的分配和低工资体制获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以支持国有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在重工轻农的计划经济体制安排下,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据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的指标二元对比系数,从图1可以看出,1962年开始,二元对比系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反映了二元经济结构总体上有缓慢加强的趋势。改革开放之前,二元对比系数基本维持在15%左右,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总体稳定。
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相对应,农村金融排斥情况也比较突出,且有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一方面,农村金融依附于财政,主要任务在于满足重工业发展所需资金,确保将农村剩余转向城市。在整个财政金融制度安排中,农村金融作为财政的出纳、会计和簿记部门以及财政资金信用支持部门,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上存在严重缺失。另一方面,一些制度安排也在农村内部为农村经济发展保留了一部分资金。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支持农业发展为目的的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开办是农村金融发展中重要的部分。然而,这些制度安排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不健全、资金不足、财务混乱等问题造成了农村金融排斥依然严重。
二、农村金融排斥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强化市场在配置经济和金融资源中的作用。在经济总量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二元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市场经济转型中波动不定。从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初,二元对比系数稳步提高,反映了二元经济结构在不断弱化。这一方面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改革开放之前相对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这种计划体制造成的扭曲;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最初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先于城市的改变,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作用造成的城乡差距开始强化二元经济结构。从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减弱的趋势开始消失。从1992年开始,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也不断加快。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农户收入减缓,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加大了对于城市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了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伴随着大量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减缓。
在二元经济结构不断波动的同时,农村金融排斥也不同方面呈现出多种特点。一方面,由于城市相对于农村的经济强势地位,农业剩余继续向工业领域转移,农业和农村储蓄转化为非农投资,满足了国有企业和进一步工业化的资金要求。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和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农村金融资金有一部分得以留在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深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状况,本文将农村金融排斥分为自愿性排斥、选择性排斥和隐蔽性排斥,并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状况进行分析。
(一)自愿性排斥
自愿性金融排斥主要是指,由于自身金融知识和信用意识的缺乏或者对金融产品缺乏了解,导致特定群体不愿意去接触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居民在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劣势,存在着很强的自愿性排斥倾向。李锋(2012)对西安12个乡村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对进城务工人员和传统农业生产者两类人群参加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传统农业生产者相对于进城务工人员,不易接受专业人员对于金融知识的普及宣传,且仅对于辨别真假人民币、办理存折存取款业务等简单的金融业务有金融业务知识方面的需求。范畅然、马梦晖(2014)对山东和江苏部分地区农户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证实了大多数农户倾向于自给自足以及“轻不言债”,缺少对于金融及相关法律知识了解的欲望,缺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信心,主动放弃贷款申请。从这些调研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愿性金融排斥,农户会由于各种原因自愿放弃使用和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权利。
(二)选择性排斥
选择性排斥是指,由于金融机构选择性的供给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于不同群体采取歧视性政策,人为造成的金融排斥。选择性排斥包括评估排斥和营销排斥,在金融机构向不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
在评估排斥上,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处于安全性和营利性的考虑,通过风险评估对于借款者实行一系列的准入限制,包括职业稳定性、收入水平、信用等级等等。在农村贷款过程中,金融机构往往会有从受理到审批的多重程序。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到2013年,涉农贷款规模从4.5万亿增加到20.9万亿,增长近3.7倍,总体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然而,涉农贷款在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比例虽略有上升,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直到2013年也不足30%。另外,涉农贷款占比从2006年的18.9%上升到2007年的21.9%之后,在2008年出现下降,直到2010年才开始继续上升。一方面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国有商业银行大幅度撤并农村金融分支机构,对农村金融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这些都反映出我国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配置,尤其是涉农贷款方面,对农户实施了一系列的准入限制,形成了农村金融的评估排斥。
在营销排斥上,金融机构迫于市场竞争压力,不断推出金融创新产品,并通过市场营销不断开拓金融市场。然而,一些客户由于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营销条件而被排除在外。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各大金融机构不断从农村转移向城市,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不断缩减。作为金融产品服务营销的基础,农村的金融机构服务人员也在不但减少。从图3可以看出,在安徽、广西、贵州、云南和甘肃等地,2010年农村每万人拥有的服务人员数小于10人,仅有北京、天津、浙江、湖南等少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村每万人拥有服务人员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金融服务人员的缺失反映了营销排斥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
(三)隐蔽性排斥
隐蔽性排斥是指,特定人群表面上没有受到排斥,金融机构并没有明确把他们划为禁区之外,但实际上由于客观原因他们却享受不到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隐蔽性排斥主要体现在金融排斥的形成并非是金融机构的分布与歧视性行为而人为造成的,造成隐蔽性排斥的因素有地理位置变动、购买力不足、信息不完全等。隐蔽性排斥主要包括地理排斥和价格排斥,地理排斥在隐蔽性排斥中有着重要影响。地理排斥是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导致特定群体无法就近便利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产生的排斥。在表2中,从我国各地区农村银行网点分布情况来看,全国万人网点覆盖度的平均水平仅为1.29,中西部地区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北京、上海、浙江、天津这些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的地区,万人网点覆盖度分别为1.85、1.70、1.95、1.81。而中部的河南、湖北和西部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的万人网点覆盖率均不足1。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形成的地理排斥在我国普遍存在,农村金融地理排斥明显,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尤为突出。
三、启示
(一)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内在关系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一元经济突破及二元经济开始阶段。在这段时期,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过程称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而不是市场经济国家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二元经济结构在计划体制下逐步强化。与二元经济转换模式相对应,国家通过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和财政主导的融资体制,将农村部门有限的金融资源转移到重工业部门,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高效配置,与经济发展模式相衔接。这种通过计划体制实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金融部门主要变现为农村金融排斥程度不断强化,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可以看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计划体制在造成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的同时,又推动了农村金融排斥程度的加深。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金融排斥相伴相生,二者都是特殊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共同服务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也更多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决定。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排斥的状况也更多决定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村金融排斥的严重性,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对于提升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有着决定性作用。
(二)农村金融排斥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改革
从对农村金融排斥状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排斥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农村金融排斥的分析视角,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第一,要改革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性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不可避免,因而需要一些政策性措施不断消除由于市场因素造成的城乡差距。然而,在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制度背景下,当前存在的很多制度性因素不仅没有减弱二元经济结构,反而有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倾向。这些制度性因素的存在对于缩小城乡之间经济和金融发展差距是严重的障碍。因此,应该进一步明确政府在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中的角色,消除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安排,为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性支持。
第二,要重视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会造成农村金融排斥程度的加深,在农村形成经济发展滞后和金融发展滞后的恶性循环。政策性金融是应对农村金融排斥的重要手段,为保证农村享有基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因此,政策性金融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公共产品的性质,在减轻金融排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能受市场机制的主导,脱离政策性金融的初衷。
第三,要发挥政府在推进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综合作用。农村金融排斥的形成不仅有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也有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和农村居民金融知识不足等多方面原因。这些原因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并不完全决定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政府再采取政策性经济和金融措施推进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农村社会建设、农村教育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以促进农村社会和农村居民更好适应经济和金融发展。
参考文献:
[1]ANZ. A report on financial exclusion in Australia[R]. Chat Link and Associates,2004
[2]Kempson E., Whyley C. Kept out or Opted Out?——Understanding and Combating Financia Exclusion[M].The Policy Press,1999:1—56
[3]李锋.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需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2012(8)
[4]范畅然,马梦晖.当前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4(46)
(汪星余,1990年生,重庆市万州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金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