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英
摘要:本文首先对全球城市、城市创新系统、创业生态系统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然后深入分析了影响全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主要因素,对全球城市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趋势进行了预判,最后对上海建设全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上海 创新 创业 生态系统
顺应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上海提出了到2050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愿景目标,打造全球知识策源地和创业高地。对此,建设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必由之路。但是,和世界发达的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相比,在创新要素集聚、生态环境营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基于国际全球城市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未来趋势,提出上海下一步建设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Sassen在1991年的《全球城市(Global city):纽约、伦敦和东京》一书中研究基于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将“全球城市”定义为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周振华(2006)指出,全球城市网络是全球城市重要的中间解释变量,建立了全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联系。李志刚、吴缚龙等(2007)指出,“全球城市”强调的是城市在城市特别是全球尺度上的经济控制力和管理功能,上海可谓东亚最具潜力的全球城市。屠启宇(2012)强调,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包括由金字塔形向“钟形”结构发展的格局;以服务业为主向产业均衡形态发展的产业结构;包容性发展逐渐成为关键性标杆的社会环境以及向产业乃至城市总体定位渗透的文化等。
(一)城市创新系统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创新系统和区域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国学者赵黎明等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背景,以建立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创新系统为主线,较早提出了城市创新系统理论。于晓宇、谢富纪(2009)指出,我国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不仅仅要考虑长期的科技政策背景和导向,也要考虑到本市创新体系过往的历史和核心特征。2011年,Jorg Musiolikn等提出城市创新体系的功能主要包括促进创业活动、知识开发、通过网络进行的知识扩散、帮助并引导创新参与者找到自身的作用点、市场形成、资源调动、法律制度的形成、积极的外部效应的开发。
(二)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Prahalad C. K.(2005)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允许有着不同传统和动机的私营部门和社会角色共同参与的一个框架体系,在这一体系内,它们扮演各自的角色,并在这一共生关系下创造财富。Florida(2009)解释了创业生态环境运行过程——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和富有创造力的工人共同生活在一个高密度的生态体系中,直接互动,产生思想,将其变为产品和服务。林嵩(2011)认为创业战略和创业支持要素研究在微观层面回答了创业生态系统的部分微观属性特征;创业网络研究从中观层面回答了创业生态系统的部分属性特征;创业环境研究从宏观层面回答了创业生态系统的部分属性特征。
二、全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知识存在形式和研发创新活动呈现出的新特征,外部资源(尤其是全球范围内资源)的重要性和可实现性不断提高,企业将获取创意的范围拓展至全球,通过嵌入全球创新网络(GIN)有效获取全球创新资源。
(一)全球化和网络化
全球化呈现出两大新趋势:一方面是“区域化”的趋势,即以TTIP、TTP、TISA为代表的区域化将成为全球化深化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将呈现出区域管制化、数字化和专业化等特征;另一方面是“平衡化”的趋势,即在全球化深化过程中,全球将着力突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实现“再平衡化”,所有国家将会进一步开放与合作。
网络化对全世界及全球城市带来的变化将体现在四个方面:海量微主体、低边际成本、碎片化多样化、后喻文化,这对创新创业环境都带来深刻变化。同时也导致全球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新的需求。
(二)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
生物产业、信息产业、材料产业或能源产业的单一产业突破很可能带来累积效应,引发全社会的整体变革。如能源领域,太阳是未来人类最有希望的能源。每年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数千倍于世界上的人类所消费的能源,理论上说只要捕获其中极小部分就能足够提供我们所需的全部的电力,而且不会改变气候、损坏环境和穷竭资源。成本、功率密度、能源储存是决定太阳能发电未来的关键性挑战。
(三)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全球环流”
全球人才流动和集聚将出现一体化趋势,同时全球人才虚拟化趋势显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才将进行更为广泛和频繁的跨全球流动,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将形成高端人才的环流和聚集,北—南流动、北—北流动,南—北流动和南—南流动更为频繁。
大量的高技能劳动力对创新集群的形成至关重要。研究显示,以色列的企业与在硅谷或美国其他地区工作的以色列国民之间的频繁联系对于吸引跨国公司入驻以色列而言至关重要,Saxenian和Hsu(2001年)的研究也指出,台湾裔的美国工程师成为硅谷与台湾之间的纽带,为台湾新竹产业集群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风险资本跨境流动
在未来的创新系统和创业生态环境中,随着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断开发,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风险资金体量将变得更为庞大,资本性质将更为国际化,资本结构将更为多元,资本的流动将更为开放和自由。其中,未来资本最重要的特征是资本势位将逐渐下移,即原来只有富商或大企业资金才能流入风投市场,而未来通过金融创新,普通大众的资金也将参与市场的博弈;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全球化的资金将更为精确地指向任何高回报率的领域,并通过信息技术形成资本运用的高度协同。
(五)知识的全球化流动
未来30年,要素流动将呈现知识密集度高的特征。以往全球要素流动主要是来自低成本国家的劳动密集要素和资源丰富国家的商品密集要素。如今,知识密集要素的流动占到了全球要素流动的50%,而且这一比重还在继续上升,增速是劳动密集要素的3倍。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新科技革命曙光的日渐明朗,由知识流动主导支撑的“全球创新网络”将在下一个三十年逐步成为未来全球化内涵的主要演化方向。
三、全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未来趋势分析
(一)创新主体多样化,创业行为常态化
创业物种的多样性是全球城市创新体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础,是创新持续迸发的基本前提。创业物种通过人才、资本、知识、技术为主要纽带形成了复杂的价值网络,在竞争性合作共生中不断演化发展。多样性共生的特征意味着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进行着频繁的试错与应答。因此,未来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将形成囊括政府、企业、大学院所和用户,并形成“四螺旋”产学研用“共生”的状态,用户将成为城市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这也使得整个创新体系将变得更为扁平化,而“体验+服务+产品”将成为创新体系的价值实现载体,面对生产消费者(Prosumer)的崛起和产学研用社区生态化创新的新模式,从强调供给侧政策转向依据创新链综合推进需求侧、供给侧和环境面政策的协同运用。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业的门槛将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个体有能力获取创新资源,并以个体形式创办企业。伴随着越来越多以个体形式成立的小微企业将成为全球创新体系中最富活力的创新主体,其与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为平等,并在科研机构、用户群体的协同下全面参与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二)创新活动全球化,创业活动社区化(本地化)
全球城市创新体系不再是孤立封闭的“生态圈”,而是建立了与外部的广泛联系。每一种创新物种个体或群落的发展进化均依赖于其他创新物种个体或群落以及周围环境,人才、资金、信息将自由、高效流动,进而更加高效地汇集全球的创新力量。以色列特拉维夫创业生态系统堪称高度开放性的典型代表。特拉维夫吸引着全世界的企业家、投资者和创新人才到此聚集。截至到2013年10月,已有数百家跨国公司在特拉维夫建立了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包括google、微软等世界级高科技公司,同时也有许多以色列创业公司被国际知名公司收购。又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在其科技园有注册运营的企业超过130 家,其中65%以上为跨国公司,微软、英特尔、IBM、通用电器、朗讯科技等全球多家500 强企业均在园区设有离岸软件研发中心。
(三)创新系统开放化,创业生态繁荣化
未来创新体系是创新主体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可利用的知识资源、关注资源使用权并且具备高度开放性的价值网络创新模式。随着城市逐渐成为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成为全球价值网络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城市创新体系将与全球创新网络这一大系统产生更为全面、深入的交互活动。而未来城市创新体系只有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交互,协同创新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系统价值。与此同时,到2050年是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三十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业机会将不断涌现,而创业的便利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创业生态将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这也为创新系统的进一步开放和辐射作用奠定了基础。
四、对策建议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培育全球化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当聚焦关键问题、突破制约瓶颈,分阶段、有层次地推进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在城市创新发展理念上,从工程化思维转向生态化思维
生态化思维的创新发展,更强调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等反馈机制,注重创业生态物种、要素的多样性、异质性,且更迭多,要素间关系更为复杂。重点要突出不同主体间的有机联系,突出政府内部及与各要素的协同,高度重视“选择机制”,如创业要素与“创业环境”(生境)间的选择与适应问题。
(二)在系统运行机制上,要更注重系统可持续演化发展
全球城市创新系统与创业生态环境的形成是一个从低阶到高阶进化发展的过程,系统从单个主体集聚,不断成长、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涨落”正反馈机制中达到有序,从微涨落经过要素非线性作用逐渐放大为巨涨落,引起全球城市创新系统与创业生态环境新的有序结构和突变的产生。
(三)在与外部环境互动上,要以更加全面的开放来促进创新
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对接、交流与交融。上海要充分借助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以开放竞争促进创新发展。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搭建全球原始创新的产业转化平台。
(四)加快建设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充分结合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对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性作用和政府对产业进化的促进性作用,重点发展提供全球化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以服务型制造推动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迁移,从而使上海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成为中国产业群落演替和进化的重要“风向标”。
(五)引导企业培育创业生态系统
强化企业间共生合作,规范大企业并购中小企业的有关法规政策,引导、鼓励上海制造企业强化研发设计与技术整合能力,实施开放式创新和嵌入式创新,从“大而散”的产业链内置模式,转向“大而强”的产业创业生态系统模式。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建构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创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Archibugi D,Howells J,Mi-chieJ.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 economy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
[2]克里斯托夫·弗里曼著,张宇轩译.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周振华.全球化、全球城市网络与全球城市的逻辑关系[J].社会科学,2006 (10):17—26
[4]陆伟芳,余志乔.从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到世界名城——一种理论的视角[J].城市观察,2014(1):146—152
[5]肖林.未来30年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与人才战略[J].科学发展,2015(7):14—19
[6]李志刚,吴缚龙,高向东.“全球城市”极化与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3):304—315
[7]屠启宇.全方位把握世界城市发展新趋势[N]. 解放日报,2012—4—9
[8]赵黎明,李振华.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21(1):97—100
[9]黄继.城市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10]李万,常静等.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 科学学研究,2014(12):1761—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