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文 举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实证分析*
王晓燕,文举
摘要: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教与学的巨大变化。而大学英语应如何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呢?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过程,并通过实验对比,实证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王晓燕,文举/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师(四川成都 611731)。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来自英语中的“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简单说来,翻转课堂就是指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在课前提供诸如“微课”等形式的视频供学生观看,学生在课前完成视频教学内容的学习,实现第一次的知识内化;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立探究式的学习环境,跟学生一起协作答疑、讨论互动,实现第二次的知识内化。传统课堂中,教师课上讲授知识,学生课后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知识;而翻转课堂上,学生在课前就完成了教学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教师答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二)翻转课堂的研究述评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2007年美国某所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应用录屏软件和PPT录制了演示视频,并将其发布到网上供学生观看。2011年,萨尔曼·可汗创办了可汗学院,提供了大量免费教学视频,从此翻转课堂便流行起来。自2012年起,国内各大学术期刊上开始出现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翻转课堂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例如,钟晓流、宋术强、焦丽珍(2013)分析了翻转课堂的背景和内涵,系统介绍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赵兴龙(2013)剖析了翻转课堂背后隐藏的知识内化的基本原理。目前国内关于翻转课堂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如对翻转课堂的背景和内涵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等,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成果多在期刊发表,论文和专著形式较少。总的说来,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模型
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首先要了解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模型有很多。Gerstin(2011)将课堂分为体验式学习、概念探究、意义构建和展示应用四个阶段;Tallbert(2011)将翻转课堂分为五个步骤:观看教学视频、指导性练习、快速简单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促进知识内化及汇报。张金磊(2012)在Tal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型基础上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进行教学视频的观看、针对性练习的自测和课中创建个性化的协作探究学习环境,实现高效的知识内化过程(见图1)。笔者认为,张金磊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简单清楚,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中两个部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课中建立探究式学习环境,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理念。
图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大学英语应如何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呢?从宏观上讲,大学英语的整体课程设计都要做出改变。如:课程资源的建设、课时的安排、网络技术的发展等。从微观上讲,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应怎样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呢?基于张金磊提出的课前和课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大学英语的实际情况,笔者就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课前语言学习任务设计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师更“忙”了,在课前就要“把握全局”,为学生设计好学习任务。要思考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的特征,选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录制微视频,最后还要将所有的PPT、微课、作业等发送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课前学习。
1.微课录制与视频改造。翻转课堂不等同于微课视频,但微课视频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课和微博、微信、微电影一样,强调短小精炼。学生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每门课都有微课视频,学生一天花在看视频上的时间就多得惊人,所以微课要求时间不能太长。但要将那么多的知识放在短短几分钟的视频里难度极大。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时,选择录制微课的知识点尤为重要。首先,知识的难度要适中,以学生能理解为准,太难了学生学不懂,太简单了对学生没有意义;其次,视频内容集中在某一个知识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在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中,一些课前的文化背景知识、课文中的某个语法点、围绕一个话题所涉及的词汇等都是较好的录制视频的知识点。从笔者的经验来看,微课录制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除了教学设计需要耗费精力以外,录制视频、掌握视频剪辑等技术也会耗费大量时间。
翻转课堂的目的并不是自制大量的微课视频。不得不承认,教师个人制作视频的质量和数量都是有限的。事实上,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有很多可以借用的视频资源。有些知识在网络上已经可以找到很成熟的讲解视频。教师只需要将这些视频进行一定的加工,将其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即可。比起自己录制微课,改造视频明显要容易得多。所以视频改造是自制微课一个很好的补充。
2.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如果学生有多门课程在进行翻转的话,那学生课前的线下自主学习要怎样得到保障和检验呢?教师在录制微课时不仅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资源,还需要设计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学习效果评价的形式多样,既可以将其放置在录制的微课视频中,也可以是单独的文本或PPT形式。例如,在讲解完单词的微视频后,可以给学生留几个填空题;在讲解完某一语法点的微课后,可以以PPT的形式留一些习题;在讲解完某个文化知识点后,可以给学生留一两个思考题。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这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在课中都要进行有效的检查。
(二)课中探究式学习环境设计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对部分知识已经有了较好地掌握。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创建个性化的协作探究学习环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记忆知识,实现高效的知识内化。
1.课堂教学资源的设计。有了课前的微课并不意味着上课时教师就不用准备其他课堂教学资源了。微课所传授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微课视频的重要补充成分,并且在重点难点方面都要有一个进阶性的跨度,使学生在掌握了课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这些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也不拘泥于传统的讲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或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总之,由于大部分的讲授是在课前,相比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2.检测课前学习效果设计。传统课堂上,老师可以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是不能被老师观测到的,那如何确保学生课下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呢?前面也提到,教师在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时就要进行对应的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而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对学生自学的部分进行有效的检查。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不清楚的地方进行答疑,确保学生掌握自主学习阶段的知识内容。
3.课堂综合提高任务设计。在完成了对课前知识的检测和答疑解惑后,接下来学生需要学习一些进阶性的、更深次的内容。学生这个时候需要对课前的语言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学会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并在运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更丰富的语言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进阶性的知识点进行讨论,以竞赛答题的形式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效果交流,以小论文形式检测最终学习效果等。总之,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可以通过跟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进行有效的第二次的知识内化。
为进一步验证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笔者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一单元为例,基于张金磊所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对所教授的两个平行班级分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设计,旨在对比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表现。
(一)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5级非英语专业类的100位本科一年级A1和A2两个班学生,两个班的学生高考时英语分数集中在90-110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二)实验过程
在教学《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一单元时,教师对A1班实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对A2班实行传统教学。具体对比教学设计内容见下表。
表1教学设计对比表
(三)实验结果
1.写作批阅情况。教师对学生最后提交的段落写作进行批阅。以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四级写作部分阅卷标准为依据,将学生的写作分为5个档次,即2分—条理不清,思路紊乱,语言支离破碎或大部分句子均有错误,且多数为严重错误;5分—基本切题,表达思想不够清楚,连贯性差,有较多的严重错误;8分—基本切题,有些地方表达思想不够清楚,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一些是严重错误;11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14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较好,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
实验表明,A1实验班学生在2分档、5分档、8分档三个低分数段的人数明显少于A2对照班的人数;而在11分档和14分档两个高分数段,A1班的人数明显多于A2班的人数。
图2学生写作成绩分布图
2.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向A1实验班的同学发放了50分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和意见。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更喜欢翻转课堂的形式。首先,在课前进行预习时,学生能自由地分配学习时间,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其次,在课中学生觉得自己“有备而来”,更有信心地在同学面前进行展示;最后,学生觉得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他们和老师以及同学在课堂上的交流机会更多了。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示,由于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课前没有进行充分学习,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融入。教师也应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证翻转课堂更有效地进行。
翻转课堂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势必会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如何在这种新模式下进行大学英语的课程建设,从教学资源、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实现课堂翻转,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J.Bergman&A.Sams.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外语界,2012(5).
[3]刘红霞,赵蔚蓝,陈雷.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涉及与实践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4-19.
[4]王慧君.科学探究教学设计:依据、实施与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13(9).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6]钟晓流,宋树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7]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8]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责任编辑:郭一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7-0050-04
*项目名称: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翻转课程校本资源建设研究”研究成果(SC15WY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