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轩
当代大学生抗战史观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徐伟轩
大学生抗战史观是典型而又具有特殊性的历史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表现在抗战认知、情感态度及现实影响等方面。当前大学生抗战史观在内的日本观具有向多元化、感性和非理性方向发展的趋向,存在民族主义历史观、实用主义历史观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观交互影响这一群体和个人,价值取向趋向娱乐化、虚无化、现实性等新特点。这既有中日关系发展不确定性的原因,也受当代社会思潮多元和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单一固化等现实因素所致。而只有以客观的抗战史实和史识为基础,将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改革为手段,明确理性开放的抗战史观目标,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构建历史唯物的抗战史观,凝聚并正向发挥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学生;抗战史观;中日关系
历史观是社会存在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对阶段历史或某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立场、态度和观点,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观也是具有民族性和社会历史性两个基本属性的变动的思潮,作为由全民族反侵略战争产生的抗战史观,更是体现这两种属性的典型史观。而这也决定了抗战史观的民族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相对性和现实性。对抗战史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当代人的日本观及政治观,更能以隐性视角窥探民族主义等当代部分社会思潮的嬗变情况和中日民间外交的发展现状。[1]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而大学生不仅是青年群体的精英阶层,更是主导国家未来政治外交生活的主体,对国家间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关键作用。当代大学生的抗战史观不仅指导着精英青年群体的对日交流活动,更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嬗变发展等具有一定影响。
作为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战争,“抗日战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认知和国家观念,并因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中国社会民族主义的抬头和中日关系的曲折等现实因素日益强化,形成了超越阶层、年龄、地域、文化,具有广泛社会效应的抗战史观。[2]而当代大学生的抗战史观作为大学生对1931—1945年期间的中日战争性质和战争过程中日本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中国和世界产生影响的一种政治价值认知,也是对日历史观的主要内容。在感性大于理性的特点和低落紧张的中日政治关系中,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对日政治态度、政治认知、政治心理和政治历史观也在发生着潜在变化。而透过抗战认知、情感态度及现实影响的分析,也可有助于理解大学生抗战史观这一抽象概念。
(一)抗战认知
当代大学生是关注抗日战争的重要社会群体,2015年全国文献数据库关于“二战”的检索群体中,“90后”达到37%,不仅这一年龄群体中相当多数是大学生,而且“二战”的检索内容也以抗日战争为主。然而,当代大学生虽然不同程度了解中日战争,并普遍对抗日战争基本史实有着正确认识,但也存在不仅对抗日战争的部分基本问题无法达成意见的统一、对中日战争的基本史识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统一客观认知的现象。关于1945年日本对华是否无条件投降,大学生群体显然出现较大的分歧,表现出大学生抗战史观的非统一。同时在样本调查中,对“抗日战争中日军队战斗力比较”的问题中,仅有157位受访大学生认为日军占据优势(其中108位调查对象认为“日军当时优势很大”),尚不及调查总样本的60%。
9所高校部分大学生抗战史认知情况调查表
(二)情感态度
大学生的抗战认知直接影响了这一群体对抗日战争及中日历史问题所持的情感态度调查中,大学生对日本在抗战中是否无条件投降分歧较大,其中认为在抗战胜利时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仅有116人,占44.96%,也正是因为这一历史问题的认知,相当多数调查者认为这也使得日本的右倾化得以保留,并导致日本未有效反省历史问题和政治人物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挑战中国政府的历史底线。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依然秉持“战败国”的态度看待日本及其历史问题。
(三)现实影响
虽然日本侵华历史是多数大学生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样本中比重占81.17%),但受访大学生中却有61.63%表示对日本既不反感也不存在好感,这一方面体现了抗战史观仅是大学生日本观的一个组成部分,表现出当前青年群体国际观及青年公共外交的政治色彩淡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表明抗战史观对大学生现实对日交流影响的相对有限性。抗战史观具有政治观和历史观双重范畴的特殊性,其本身即带有显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元素,样本调查中,依然有31.78%的受访对象对日本表示反感,这其中有93.9%的绝大多数是日本侵华史和未反省侵华历史的缘故。此外,受抗战史观的影响,虽然有224个调查对象表示支持中日关系的改善,但也有79.46%的受访学生认同在日本真正反省侵华历史后的有条件改善,这既说明大学生对战后日本逃避侵略历史的抗战史观,也反映了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发展主要矛盾的现实。
当代大学生抗战史观既有历史沉淀的普遍性,也具有青年群体自身认知世界的情感态度和当代社会多样化发展印记的特殊性。当前大学生抗战史观在内的日本观在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有感性与非理性发展的危险趋向,并存在民族主义历史观、实用主义历史观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观交互影响这一群体和个人,价值取向趋向娱乐化、虚无化、现实性危险的新特点。
(一)历史观的多元性
当代大学生抗战史观既有传统(民族主义)历史观,也有实用主义历史观、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观,使得大学生对中日战争历史认知、情感态度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在中日战争部分基本问题的分歧。民族主义历史观是以民族利益和民族认同为基础看待认知历史的立场和观点,是心理状态和政治思想的统一,抗日战争的重要现实意义即是增强了个人的国家观念,民族主义历史观秉持国家主义,长期以来一直也是传统主导的抗战史观。民族主义抗战史观作为一种隐而不宣的思想力量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实用主义历史观是实用主义在社会历史问题上的表现,以现实功效、利益为出发点,在抗战史观的范畴内,这种历史观通常选择性淡化对当前个人或社会发展不利的历史认知和情感态度,并在实践中表现为不以历史问题或中日两国关系紧张对立而影响现实对日交流、消费、旅游等活动,这也是中日两国一向政治关系紧张、经济联系热络、民间外交先于政府外交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贬低、否定抗战历史和抗战地位的民族虚无主义抗战史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在有所扩大,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政治观和历史观也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3]
(二)价值取向具有虚无化、娱乐化的趋向
虚无化、娱乐化的趋向是当代大学生抗战史观的又一特点。以“想象化”方式消费历史,以“鸡汤化”名义轻薄历史,以“主观化”态度曲解历史的现象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历史价值判断的突出问题,这在抗战史观方面则表现得更为直接。当代大学生距中日战争有60年以上的历史跨度,历史时刻的远离使一部分学生以现实思维选择性审视抗战史,在商业化和泛娱乐化的社会浪潮下以所谓“小清新”的娱乐文艺视角理解、消费残酷严肃的抗战历史,这种价值取向及其影响的大学生群体也成为抗日神剧重要的创作动因和市场。人们在回忆历史时有很高的选择性,历史事件细节并非随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淡忘了,而是无论人们想起或忘记过去的什么,都要通过当今的事件以及对它们的解释,对被回忆或忘却的东西进行一番加工。[4]部分大学生虽然广泛接触抗战历史及相关资料,但却有选择取舍文献资料,曲解甚至恶搞抗战历史,这种重新解读不仅无法真实还原当时史实而造成历史观扭曲,其虚无化的手法也与抗日神剧屡屡出现的消费、娱乐历史无异。
当代大学生抗战史观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时代下受多方面影响,作为抽象的政治思想和历史价值观,其形成、发展也有以下主要原因:
(一)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或曲折性
历史问题是中日外交的核心议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不仅是两国间难以抹去的伤疤,围绕它的反思、评价更长期是中日关系的发展障碍。抗战史观是日本观的一部分,具有现实性,一方面,它以民意力量为表现,对现实中日关系特别是政治军事方面具有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包括大学生群体的整体中国国内民众抗战史观的变化。当中日关系稳定发展之时,抗战史观通常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隐性因素和潜在敏感点,并在社会群体中有所淡化,为政府组织选择性回避;但当中日关系处于紧张时期,抗战史观在人们政治历史观中迅速强化,表现强烈。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在慰安妇、南京大屠杀、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中分歧不断,加之东海、钓鱼岛等领土海域争议,中日两国政治关系一直处于邦交恢复以来的历史低谷,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和曲折性是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抗战史观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经济政治二元发展的中日关系现状使得中日经贸、文化交流并未受到过大影响,而日本动漫、数码电器等借助市场经济的竞争优势,依然受到众多大学生青睐,促成当代大学生日本观中实用主义的出现并影响到抗战史观。
(二)当代社会及政治思潮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具有倾向性和潮流性的社会思想,是理论形态和心理心态的统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政治历史思潮日趋多元,并在现代传媒技术下广泛影响大学生群体。诸多政治历史思潮面对抗战历史时,立场不一,角度各异,一些奇谈怪论更借新思潮戏说、演义严肃的抗战史,这种社会思潮的滥觞在互联网表现尤为突出,极大撕裂大学生抗战史观对基本理念的共识,造成历史认知的混淆和价值观的撕裂。自由主义思潮虽然与抗战历史和中日两国历史问题关系不大,但它却通过影响个人政治社会经济生活间接影响大学生抗战史观。大学生或认同或回避抗战历史和民族情感,但在实际生活中愿意与日本接触,接受购买日本产品,不排斥日本旅游,已然突破传统日本观和抗战史观。但是,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抗战史观不无消极影响,其借现代元素淡化民族性和主流价值,并在对大学生的影响中异化为个人主义,为大学生浮躁化和民族虚无主义提供外部思想温床,对大学生抗战史观价值取向泛娱乐化、虚无化或多或少产生影响。
(三)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单一固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通过党组织和团组织,不断推进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建立了系统化的教育措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教育体制内大学生抗战史观构建的主要手段。但受专业、个人经历等多重原因影响,大学生对日价值观认知水平各不相同,高校统一开设的与抗战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础课程中国近现代史或形势政策又都以单一固定的说教式,这也构成了高校抗战教育的基本矛盾。这种教育模式实质将对大学生日本观和抗战史观的教学标准多简单地采用定性思辨的方法,普遍存在僵化固定、形式主义特点,停留在历史知识碎片化灌输而未涉及到抗战史观层面,使其似空中楼阁,降低了大学生对主旋律历史观的认可和接受度,增加了大学生对体制外对抗战史观影响的机会。[5]
党自“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高等学校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意识,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借助宣讲、大课堂等创新形式有所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热点下,相关的抗战专题教育对增强高校抗战教育的效果和大学生抗战历史认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尚未完全改变当前大学生抗战史观的现状。高校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的成效往往以参与学生数量为考核指标而无法有效客观的衡量大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实际价值心理,这些缺陷影响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正确抗战史观塑造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也难以保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抗战史观构建的正确性、客观性。
梁启超曾说:“政治思想之内容,从所表现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曰纯理,一曰应用”。抗战史观既是抽象的寓有丰富民族情感的历史观,也是当前社会政治思想和日本观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抗战史观不仅是培育自身价值观、是非观的需要,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以客观的史实和史识为基础
任何辩证唯物的历史观必须以客观的史实和史识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历史性与现实能动性的有机统一,才能不至于偏离到历史虚无主义或民族虚无主义的邪路中。诚如史学家章学诚所说“论从史出”,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在教育体制内更多地通过档案、资料、数据和当事人亲历等各种人证物证在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实事求是,缜密的逻辑态度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抗战史观。应当说以客观的史实和史识为基础不仅是引导、教育大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和以史为鉴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在意识形态和历史史实的统一中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前提条件。
(二)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改革为途径
对于高校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改革不仅是培育大学生抗战史观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正确抗战史观在内的整体历史观的必然途径。故而,各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中国近代史、形势政策课程特别是有关抗战史部分的教育形式,拓宽高校学生抗战历史认知和情感态度培养途径,利用群团组织积极引导、组织高校学生参观游览抗战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阅读真实性强、可靠性高的相关文献书籍,改变单纯说教式的灌输,避免出现以所谓主旋律绑架大学生思想的局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抗战史知识的累积和抗战史认知的形成主要在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有必要加强和改善高等教育在帮助大学生丰富抗战史知识、树立更加正确的抗战史认知中的作用。
(三)以理性开放的历史观为建构目标
将封闭的、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观转换为开放的、理性的历史观。毕竟由抗日战争衍生的诸如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慰安妇道歉问题、教科书问题并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因历史问题加剧中日两国关系的恶化不仅对亚太地缘政治造成消极影响,更加深着中日两国人民的隔阂和对立。现代国家间外交形式、主体和内容已经不断拓宽、丰富,外交已不再是专职外交人员的单一主体领域,社会群体、民间组织纷纷介入其中,公共外交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范畴,也早已成为国家间合作与对话的新平台和外交多元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青年外交以其涵盖文化外交、经济外交的多元性和政治色彩不显著的特点更成为各国日益注重和发展的外交形式。当代大学生的抗战史观和日本观应该具有历史联系未来的意识,反对和抵制封闭的,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观,在教育和实践中培育开放、理性的历史观,在铭记历史的同时也应看到当代日本对中国的ODA援助、汶川地震后日本的经济救援队和医疗队赶赴灾区进行救援工作等中日友好合作的积极方面,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积极发挥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民间(公共)外交的主体性作用。
历史观在具有民族情感的同时,也要开放多样、理性包容。伴随近40年的改革开放,大学生抗战史观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但其精神内核却应是统一的,特别是在和平和发展的世界主题环境中,我们更要以宽阔的视野、普遍的观点审视、重塑我们的抗战史观。历史观的正确与否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国家软实力的构建。应当说,当代我国大学生多以民族 抗战史观解读中日关系不无道理,但也较少考虑到生活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如何思考和看待这一问题,导致中国大学生在思考中日关系问题时,容易仅从道德角度去怀疑对方的动机,并加以谴责,使得中日关系在矛盾中变得更为情绪化。[6]只有塑造和坚持正确的抗战史观,才能真正把握抗日战争的历史主流,以历史主旋律准确贯穿社会现实,为中日关系的改善营造健康理性的民意基础和更大空间;只有把握和弘扬正确的抗战史观,才能真正汇集大学生历史共识,凝聚并正向发挥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鲁义.中日相互理解还有多远:关于两国民众相互认识的比较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2]胡德坤.中日战争史:1931-1945年(修订本)[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薛翠.当代大学生日本观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4.
[4]刁世存.当代社会思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5]余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张旭.调查显示千名中国青年的日本观:情感上拒绝,理性上认同[J].小康,2010(11).
(责任编辑 马树颜)
徐伟轩,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邮政编码 250100)
G641
A
1672-6359(2016)03-0079-04
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抗战胜利70周年背景下基于大学生对日历史观的实证研究”(sd2015409)中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