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2016-08-02 13:42樊文平
卷宗 2016年6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新课程

樊文平

摘 要: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化学教材的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一直都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在素质教育下,我们的高效课堂不再单单指课堂效率的高低,而且,还包括效益的高低。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化学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1 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甲状腺肿大患者、佝偻病患者、龋齿患者、氟骨病患者的图片,学生在电视或者实际生活中都见过这种病人,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几种患者都是因为缺少什么化学元素导致的,进而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平衡营养、合理膳食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2 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會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无疑,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开始。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这一新课程,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高的求知欲和较大的学习热情,关键是教师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分别让学生亲自向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亲自实验,并观察到了实验现象,教师再作分析、归纳,就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更是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以往教学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局限,教师往往忽视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真正价值,导致化学课堂沉闷、缺少活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使学生在实验直观形象的展示中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而,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也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材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课前要认真准备,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并注意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对教材后面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系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认真做好记录,填好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而其他几个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教师应在课外指导或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和善于自学、勇于创新的意识。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传统的教育教学策略是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倚赖性之上的陈旧单一的教育策略,不利于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生成、发展和提升。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够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树立现代教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的新教育观念的贯彻和落实。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育策略的实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发现和探究知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体现为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师应灵活实施各种教学策略,并且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和实验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是,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搭建自主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上述之外,教师还要完善评价体系,转变以往的终结性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在教师多元化、层次化的评价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重拾学习信心,从而为高效的化学课堂的实现做好外围工作,以保证化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注重课堂设计,追求教学实效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结合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的教案。俗话说: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教法。我教的学生往往思维比较灵活,设计教案时我总是多预设问题,追问到底,这样会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以问题意识为中心。作为教师应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更说不上创新。带着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探索和研究的姿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就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好办法,就会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开阔视野。

(三)课堂教学设计要以教学内容为突破口。优秀的课堂设计往往对于公开课、示范课来说是比较好的,有的老师就照搬照用,我感到一点儿都不实用,我的学生有自已的特点,教学中我从不搞花架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我班学生的教案,不是什么课都用多媒体,不是什么课都要做实验,追求教学实效。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盛瑞香.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济宁师专学报2001.(12).

[2]封洁.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21).

[3]黄胜.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5).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