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万英/文
民间慈善机构同仁堂
●柯万英/文
乾隆四十六年(1781)九月初四,安徽省潜山县前北乡响肠地区 (1936年划归岳西县,含今响肠镇全境及毛尖山乡鹤林、王畈、四河等地)成立了民间慈善机构“同仁堂”。
同仁堂属于民间自发组成的联合机构,其旧址在今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人形组,其厅壁间存有碑记7块,碑刻内容有同仁堂购地事宜及界址契约,有清朝政府批复同仁堂的文书,有捐款者芳名,有同仁堂首事名单等。
在同仁堂前厅大门左右壁间有“奉宪示禁碑”碑4块。其一碑首书 “特授江南安庆府潜山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朱”,内容为批复生员胡瑂、吴绶、贡生陈渊如、监生方铨、吴银海、方省等申报兴办同仁堂事,批复时间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二月二十六日。
其二碑首书 “特授江南安庆府潜山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李”;碑文:“恳示镌碑永乘杜卖事,监生吴锡鸿、职员吴良臣、生员胡挺英、吴凤翥、胡之瑜……”批复时间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七月初一。
由“同仁堂奉宪禁”碑和“奉宪示禁”碑得知,清嘉庆朝法律规定,民间成立慈善机构须报经政府批准,然后才能成为合法组织;申报者必须是有 “功名”身份的人。其中较为知名的人物吴凤翥,是当时潜山县前北乡名士。
第三、四块碑上横刻“同仁堂碑记”,内容为购地买卖事宜及界址契约,落款时间为“皇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孟秋月”。
同仁堂后厅壁间有3块碑,第一块碑记时间为 “乾隆四十六年(1781)九月初四”。内容为:圣天子以仁爱治天下,德沛苍生,泽及枯骨,钦奉上谕:穷民无力营生,并无亲族收瘗者,择地多设坟冢掩埋,无使抛露……落款为首批同仁堂 “首事会”12人名单:胡群表、储思敬、方裴朝、方元栋、胡名恒、胡为章、王元召、黄正田、方体泰等。这些人都是当地名望极高的绅士、乡贤。
此碑阐明了同仁堂以慈善为本的基本职责。在发展过程中,同仁堂的职责扩展到:协商本地区民间公共事务,举办公益事业,调解民众纠纷,维护风俗,筹措善款,施散粮物,赈济饥民,兴办义学,埋葬荒骨(多为乞丐),向孤寡老人施舍棺木;后来发展到组织当地百姓协助官府驱逐盗贼,禁烟禁赌,保境安民。凡一切有利于地方百姓的善举,同仁堂无不为之。
第四块碑上书 “同仁堂碑记”,是同仁堂购买地产的契约,末书 “皇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孟秋月吉旦首事会同立”。
另一块碑右刻 “续捐芳名列后”,中列43个公堂堂号,时间是“光绪十六年(1890)岁在章摄提格相月公立”(注:摄提格相月,即七月)。
后厅还有3块碑,是各姓公堂捐款名单,第一碑上书 “奉宪禁”,落款为“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初四日同仁堂 立”。
第二、三块碑全是捐款者姓名。具体为方姓25人、王姓22人、胡姓16人、储姓8人、安姓6人、吴姓5人、杨姓3人、黄姓3人、谷姓、刘姓、李姓、陈姓各2人,柯、余、夏、朱、范、高、周、何、郑各一人,共21姓,105人。
各族公堂及个人捐献获得的资金作为同仁堂基金,为了使善款和善举得以长期发挥效益,同仁堂首事会将善款购置了公共产业,然后以田产稻租、基金利息作为经费来源。响肠同仁堂的产业包括田产、堂屋、学馆、坟山,有田产120余亩 (在今千佛塔村铁炉冲)。其稻租和利息用于同仁堂的日常开支。
同仁堂学馆,在今响肠镇千佛塔村人形组老屋。该学馆为公共义学,乡间贫困子弟均可入义学就读,无需缴纳学奉钱。响肠街89岁老人吴秉乾曾在此学馆读书多年,他回忆,同仁堂学馆常年保持学生20余人,他就读时是王文华先生坐馆。学馆有联:景色无穷,春树已沾芹藻绿;风光不老,山村犹望杏花红。
响肠同仁堂另一处公屋在人形组太阳湾,此屋原为同仁堂收留鳏寡孤独废疾者的地方。公屋后面的山坡是同仁堂的义冢,整个山坡上都是坟墓。
同仁堂“首事会”(即董事会)是一个动态机构,由各姓推选乡绅代表组成,首事会中再推出常任“首事”一人——这是中国古代最实际的民主。此人必须是处事公正、能力较强、文化优秀、威望颇高的乡贤。常任“首事”主持堂内日常事务,定期召开民主会议协商堂务。本地《胡氏族谱》记载:邑庠生胡宗辉、胡德泰等人品行敦厚,仗义疏财,秉心持正,处事公道,说理从容,气度娴雅,先后被推为同仁堂执事。胡宗辉每当遇见那些赌博的人,抽大烟之人,必定当面责其无行,督其改正。
胡德泰接管同仁堂10余年,凡一切公事,筹划精当,办理妥帖,远近无不悦服。他68岁时卒于同仁堂办公现场,乡人赠匾称其“正直共仰”。有文士为之作歌曰:“琼花落兮春鸟啼,秋风瑟兮秋雨凄。云黯黯兮径敛,月朦朦兮影低。泰山颓兮梁木坏,哲人萎兮怅何依?如金如锡如圭璧,公之身后名与齐。”
古代,从潜山县至六安州、湖北黄州的古道经过响肠。古道在响肠河上游一处名叫走马岭的地方,有一道狭谷。峡谷中只有十几个大石头供行人垫脚跳步。每逢暴雨,涧水高涨,则汹涌难越。山洪每年都要冲走一两个过路人。道光初年,同仁堂首事胡德高决心在走马岭下建造一座石拱桥。他带头捐出纹银一百两,在其影响下,地方善士助捐四百两。同仁堂请来能工巧匠,仅一年时间,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拱桥就造好了。为表彰众人齐心造桥的善举,起名“同善桥”。从此,天堑变通途,行人来往方便。古桥至今完好无损,可惜桥头的建桥碑记,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被岳西中学的红卫兵砸毁。
《胡氏族谱》记载,廪生胡宗美,古道热肠,扶贫济困,世人膺服。他主持同仁堂期间,每有事务兴起,必定亲自前往监视督查,并自带米菜,不用公款吃喝。光绪初年,前辈首事年迈,公推他担任常务执事。同治年间,太平军烧毁了法云寺,一直没有修复。及至他执事,他首倡地方重修庙宇,使神仙归籍显灵,民众祈祷有地。他主持同仁堂时,乡风十分肃穆,极少争斗之事,乡间地痞恶少遇见他避之唯恐不及。为了提高同仁堂治事效率,使之发挥更大社会作用,他与堂伯父胡德荣、乡贤王维新、方某等共同制定了“同仁堂例规”,并将其公之于众。此后,凡事依规而行。
光绪年间,同仁堂首事之一的方儒珍,倡导响肠地方绅士、商家,在响肠街头建一座文峰塔。他自己带头捐款,四方善士纷纷集资,光绪八年(1882)宝塔竣工,起名“惜字亭”。塔高五丈,六方三层,飞檐翘角,上插铁戟,古朴美观。塔的底层空心,有一门洞专供乡民焚烧书有圣贤经文的书页纸张。惜字亭的香烟熏陶了响肠河,由此,响肠人更加尊重孔孟,尚礼修文,本来文风蓊郁的文墨之乡,更是人文焕彩,文章竞秀。惜字亭至今仍为响肠一景。
方姓、王姓、胡姓是响肠大族,首事会中人数最多,凡响肠重大事务必有三姓绅士参加且掌舵。现可查考的同仁堂历代首事会人员有:方积珩、胡德高、胡宗美、方柳斋、方宾南、胡树棠、陈吁谟、胡宗辉、胡德泰、胡德荣、王维新、方儒珍、方荷芬、方作云、方雨亭、方积珩、胡聚华、胡叶吉、胡泽满、胡烈甫、吴晋豪、柯梁南、王家鼎、吴宝山、方礼和等。
同仁堂的首事们都是德望颇高,正直勤劳,严谨奉公的人。他们管理堂内事务,对问题既无所畏惧,也不惮其劳,有关地方兴利除弊、驱暴安良的事情,都积极进行整饬。因为同仁堂的慈善事业做得好,使响肠河乡风淳朴,社会安宁,文化昌明。至今,方正中、吴秉乾、姚克勋等耄耋老人每当回忆起同仁堂的事情,仍然觉得亲切美好。
1930年2月,响肠地区发生了共产党人领导的请水寨暴动,同仁堂财产被充公;请水寨暴动之后,同仁堂又恢复正常秩序。
土地改革时,同仁堂土地、房屋参与土改,划分给了村民。其稻田今属千佛塔村油坊、竹林、大塘、人形四组。
同仁堂在太阳湾的房屋,土地改革时划给了桂姓人家,学馆的房屋也分给了两户农民。近年,因为农民生活富裕了,家家都异地建起了楼房,同仁堂的老房子逐渐倒塌,仅有几块古碑仰卧在荒草残阳之间。◆
(摄影/余文)
(题插图片为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人形组法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