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同仁堂

2019-03-21 13:46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同仁堂药丸药店

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信义的凝结

说起同仁堂的名号,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同仁堂过去是乐氏家族“祖遗共有”时代经营的药店。而现在,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康熙八年,也就是1669年,北京乐氏宗族第四世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乐显扬也成为了同仁堂的创始人。1688年,乐显扬逝世,他的三子乐凤鸣继承了他的衣钵,1702年乐凤鸣将之前父亲建立的药铺,迁到大栅栏,也就是我们后人熟知的同仁堂药店。众人都熟知同仁堂曾为皇家供奉御药,可鲜为人知的是,同仁堂的起源来自民间。

在古代,铃医是古代对民间行医者的一种称呼,因为手摇串铃行医问诊而得名,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曾经就是一位铃医。是什么让同仁堂从铃医到为皇家供奉御药?又是什么让皇帝重病之时,首先找到同仁堂?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显然,自同仁堂创世以来,349年过去,能够屹立不倒,这条古训所记诵的医德和对药品品质的坚守,是他们存世的根本,这句古训也印在了每一位同仁堂人的心里。

同仁堂在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正式开始供奉御药房用药。在封建皇权社会中,由哪家供奉御药,就标志着这家药店品质最可靠,信誉最好,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的同仁堂总店,是同仁堂创建时的第一家门店。距今已有31 6年的历史。同仁堂一直用高标准遴选和制作药物,讲究的是“地道、上等、纯洁”。

“同仁”是同仁堂创办的初衷,也是所有同仁堂人坚守的古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仁堂的历史就是谋求信义的历史,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信义的凝结。

在同仁堂创办之后,他们冬设粥厂夏送暑药,办义学救济穷苦百姓,如今在国家遇到困难时,他们不辱使命,1988年的甲肝,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他们捐钱送药,讲仁德重诚信,经历349年同仁堂始终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同仁堂以其的品质和诚信,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心中都信赖的品牌,也成为了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记忆。

获得国际认证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后,同仁堂响应“走出去”的号召,制定了海外发展的战略,更下定决心,不仅要做销售中心、研发和生产中心,还要成为文化传播中心。战略的第一步是借道香港打开世界之窗。

1993年同仁堂在香港建立了第一家门店,同仁堂传承了三百多年之后,准备走向海外,这头一站能否顺利,所有人内心都很忐忑。开门时间定在了十点,可在早上八点,同仁堂在香港的门店就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当时在香港街头出现了一大景观,就是“排队买药”。有些人甚至花100元港币挂号,进来不着急谈及病情,而是聊上一段时间,便高兴地走了。在北京这样的情况是不曾见过的,香港媒体曾有过这样的报道:香港街头有两个地方需要排队,英国大使馆门口和同仁堂药店门口。

要知道,在1993年,香港尚未回归,当地主流医疗资源仍是西医医院,但是血浓于水,华人依旧是香港人民的主体,同仁堂在华人中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同仁堂也逐渐在香港站稳了脚跟。香港作为中国著名的国际贸易港,是向海外发展的绝佳出海口,同仁堂以香港为基点,向海外进军,不仅让国内外华人可以更方便地买到同仁堂的药品,也让更多的外国人接触到了同仁堂。

1997年,一批来自澳大利亚卫生部药品管理局的高级检查官,来到了同仁堂,进行GMP认证的。GMP是国际上对《药品生產质量管理规范》的通称,只有得到了GMP认证,同仁堂的产品才能跨出国门,走向世界。CJM P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各方面都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当年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首次对同仁堂股份公司下属四个企业的八条生产线进行了三天的考察认证,就一次性全部通过。澳大利亚卫生部药品管理局局长斯雷特尔先生还专程飞到中国,亲自向同仁堂颁发了认证证书。

在这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中,有着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传统工艺方式生产演示区,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我们国家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存中医药文化传统,这里其他药品都已变为机械化生产,只有安宫牛黄丸,仍保留着手工生产。

同仁堂生产的出口药品,都会有这样一份特殊的药品说明,上面写着“本品不可整丸吞服”,而且是中英文对照,可能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可在海外,这却成为了新鲜事儿。

在同仁堂香港尖东店,曾有一位外国顾客,买了同仁堂的牛黄清心丸。所有中国人都熟悉,这样的药丸外面带一个蜡丸,起防潮的作用,吃的时候需要把外面这层蜡丸捏破。才能服用。

中药丸放一段时间后,里面的水分蒸发掉,药丸就会变得又干又硬,失去药力。另外,有不少中药很有营养,能招来许多小虫,把药蛀坏。遇到潮湿,中药丸还会发霉变质。中药丸用蜡密封以后,既能防止水分蒸发,又能防虫蛀、防霉变。放过一段时间后,打开蜡丸,里面的中药和刚做成时一样新鲜,所以中药丸要用蜡密封起来。

同仁堂在海外的每一家药店都会根据自身条件,面积大的设有专门的中医药博物馆或展览室,面积小的有中医药文化角或是文化墙,同仁堂在海外的门店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每一家同仁堂海外门店都是一座中医药文化传播博物馆。

目1993年同仁堂在香港开设了境外第一家零售药店,20多年来,同仁堂门店已经开在了27个国家和地区等。

翻开同仁堂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熔铸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和职工的言行之内,形成了有中药行业特色、独具魅力的同仁堂文化。济世养生的创业宗旨,同修仁德的敬业精神,货真价实的职业道德,讲信义重人和的行为规范,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成为同仁堂绵延发展,永续经营的立业之道。

猜你喜欢
同仁堂药丸药店
药丸病毒大作战
老字号乱局:你用的是哪个“同仁堂”
药店保卫战
药店里的磅秤
法国:就医难,买药易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仁心卓越
“吃亏”同仁堂
In a Pharmacy(在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