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视角下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研究

2016-08-01 06:10金云波
关键词:微课

金云波

(信阳师范学院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微课视角下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研究

金云波

(信阳师范学院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借助有形的实体进行实践训练,TPACK能力才能生根发芽,才能从观念理想生化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能力。微课具有课程的基本属性和结构功能,可以为职前教师提升TPACK能力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有助于提高职前教师TPACK能力。因此,培养职前教师TPACK能力可以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微课设计与开发训练的方式,通过微课设计与开发训练摒弃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训练等弊端;通过微课训练调动职前教师课程参与的意识和热情,把他们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学习,鼓励他们探索课程的真谛,使他们从课程的实践对象变成课程的学习者、研究者、设计者和传播者;帮助他们及时总结训练结果、反思设计流程,不断提高微课设计水平和能力,逐步实现TPACK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微课;职前教师;TPACK;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引言

对于职前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如何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修炼较快掌握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本质与实践技能是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和转型的必经之路。当前,关于教师TPACK能力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法策略方面,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示范课、课程设计、微格教学等[1]。Harris和Hofer认为,教学计划是教师实际行动的语言体现,它是基于活动的,在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学内容的衔接,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技术的整合,可以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与基于学习内容的活动相联系,并将促进活动顺利进行的技术整合进来[2]99-108。但是从教师TPACK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来看,其TPACK能力发展面临着理论过于理想化,实践操作缺乏效率与效益难以兼顾的问题。本文拟对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研究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探索职前教师TPACK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相关概念内涵辨析

1.TPACK

TPACK是美国学者科勒和米什拉于 2005 年在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的[3]。TPACK 框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3]。从2005年开始,国内外学者对TPACK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学者基本认可TPACK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教师分析并了解与教师职业相关的基本学科教学知识,教师的TPACK能力是未来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TPACK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何克抗认为TPACK是教师应当具备,且必须具备的全新知识,TPACK的贯彻、实施离不开教师,所以在推广、应用TPACK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引导和监控作用。TPACK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TPACK涉及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等三种知识要素,但并非是这三种知识的简单组合或叠加,而是要将技术“整合”到具体学科的教学法知识当中去。因此,对TPACK的学习、应用不能只是单纯地强调技术,而是应当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及方法(信息化“教与学”理论及方法)。TPACK是整合了三种知识要素以后形成的新知识,由于涉及的条件、因素较多,且彼此交互作用,因此科勒和米什拉认为这是一种“结构不良”(ill-structured)知识。这种知识及将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过程所遇到的问题),都属于“劣性问题”(Wicked Problem),这种问题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程或每一种教学观念的解决方案(确定的解决方案)。相反,这种解决方案只能依赖每位教师的认知灵活性在三种知识的结合与交叉中去寻找[5]。

图1  TPACK结构图

2.微课

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6]。微课支持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是具有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微课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有特殊意义的新事物。微课似乎为整合而生,但从概念内涵看,微课并不是新生事物。 “积件”的概念就涵盖了微课的思想。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博士提出“网络课程切片化”的主张是与微课最为相似的概念,但是当时的信息产品的软硬件系统还不具有当前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能力,同时网络带宽不足且资费过高,这些原因都限制了移动学习社会化、平民化的步伐。直到2009年左右,随着苹果公司第一款智能触屏手机面世,才在真正意义上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娱乐的可能,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很快嗅到了商机,从而引发了一场信息化浪潮,在这一浪潮中,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整合了时代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特征。微课虽然不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但是它给传统课堂组织及传统网络课程学习带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从当前国内外精品课程和微课的使用情况来看,微课的利用效率遥遥领先。这一现象表明微课所承载的内容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也适于在不同的信息平台间传播。

我们说微课为整合而生,主要是强调微课诞生于信息化时代,具有信息化产业和产品的特色。随着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短小精悍”的微课满足了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要求的学习内容的需要。传统的网络视频教材在设计上没有脱离课程整体架构,在呈现方式上依旧沿用讲授的方式,在制作理念上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因此,传统的网络视频教学材料的信息量大、持续时间长、各知识点之间界限模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特色不突出。如果说传统网络视频教学资源如同一块条形面包,那么微课就像一块已切片的条形面包,但各切片既相互独立又各具特色。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微课更合乎学习者的胃口,容易被“取食”。因此,通过精致的微课来呈现教学内容,符合教育传播的一般规律,切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同时,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通过微课设计来发展职前教师TPACK能力符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能为职前教师TPACK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种方法和途径。

三、当前职前教师在TPACK能力培养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TPACK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复杂性知识,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在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当前关于职前教师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成果。这些成果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在目标定位上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消费者转向技术设计者,在培养机制上,形成融合统整的培养机制。第二,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从零散孤立的结构转向贯通的整合式课程,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机会。研究者建议通过《教育技术公共课》等,提高职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他们强调在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活动、课程评价等4个维度引入技术元素,增强技术的整合力度。第三,强调教学设计的技术倾向[7]。第四,强调多元教学策略的使用,构建职前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TPACK的交流[8]。第五,强调深入理解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和教学法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职前教师TPACK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这些成果存在共同的突出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突出,但实践价值不高、可操作性不强。

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具体,目标要求高,实现难度大

理论是指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它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在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中,往往出现培养理念所强调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具体,培养机制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的问题。例如,在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在目标定位上,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消费者转向技术设计者,在培养机制上,形成融合统整的培养机制,这一研究结果理论意义突出,但是在实践上存在很大难度。首先,研究的目标定位过高。“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消费者转向技术设计者”的目标不符合实际情况。从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调查研究看,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是绝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技术消费者”的水平上,不具备“技术设计者” 的能力[9]。“转向”的提法只能看作是未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当前已经实现的结果。从信息技术实践案例看,没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和学科教学知识,就不能达成技术改进教学的效果。因此,当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实践工作的重点仍然是要加强对培训教师和职前教师的培养工作,但在实践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鼓励部分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学科知识扎实的教师和职前教师开发新作品、新技术,即要采取分层培养的策略,鼓励和支持大部分教师不断进步的同时还需要鼓励部分教师优先发展。其次,研究方法和策略不够具体。如“在培养机制上,形成融合统整的培养机制”的提法只是形成培养合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形成融合统整的培养机制”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在没有有效的政策支持、有导向性的培养方案和翔实的课程计划的前提下“融合”往往难以形成。“统整”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一种认知方式。要实现“统整”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丰富的技术知识、学科知识以及开阔的眼界,对一般教师而言很难实现,对职前教师而言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融合统整”只能看作是一种理想状态,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2.培养机制脱离实际

在当前我国高校的师范教育体系内,学生的教育实践处于与实际相脱离的状态。首先, 从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安排效果看,很多师范院校不能有效解决自己学生实习基地的问题,而学生实习基地问题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学生教育实习的效果,阻碍学生进一步认识基础教育、探究基础教育的活动。教育部于2016年3月17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师范生教育实践不断加强,但是还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指导力量不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职前教师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的需要。”[10]该意见从九个方面指出了教育实践的发展方向,如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等。可见,教育实习实践仍然是职前教师师范技能提升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师范院校学生实习的突出特点是时间短而集中,这不仅与培养目标与要求不相适应,而且也不符合知识获取与迁移的一般规律。人才培养本就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通过短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只能是一种奢望。而TPACK理论本身还不成熟,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法、学科知识的综合驾驭能力要求更高。在具体的教育实习中使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会受到实习学校现实情况,如教学硬件、教学传统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通过短期集中的基层教育实习与实践不能提高职前教师TAPCK能力。

3.课程内容信息化水平低

课程内容信息化水平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教学对信息技术应用要求不高,二是公共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呼声较高、改革力度也比较强,但是作为职前教师培养摇篮的师范院校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方面却行动缓慢。不管从物质资源还是从人力资源看师范院校都具备足够优势,反倒是中小学存在各方面的局限和障碍,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实践中二者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师范院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主要以课堂教授学科知识为主,教学设计、授课、内容呈现、作业提高、考核评价的方式还延续传统的“手工”方式,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明显不足。虽然高校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教学,但是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文件,在实践中很多教师也只是将屏幕当成黑板,而且教学课件的制作不够细致、特点不突出,体现不出信息技术在授课方式和内容呈现方面的特色,教学效果没有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关于TPACK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几乎没有进步。同时,作为公共课的《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由于课时短,实践指导与锻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希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等公共课改善职前教师TPACK能力的努力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总的来看,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存在教育技术类课程的内容缺少专业针对性,有关教学法、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案例等十分匮乏等问题,这样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无法真正有效地促进职前教师的TPACK能力培养[11]。

除此之外,还存在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课时安排、必修选修课比重不合理等影响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目标及其计划的顺利实施,但最关键的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操作性的问题。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探寻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实施TPACK培养目标的阻力和难度,微课设计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路径。以下将从微课的角度探讨职前教师TPACK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模式。

四、微课视角下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路径与模式

通过微课设计培养职前教师TPACK能力是考虑到当前职前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希望通过微课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后任务联系起来,把难以突破的问题,如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大纲修订、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设计偏向等问题搁置,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和探索。微课视角下基于课堂教学的TPACK能力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微课视角下基于课堂教学的TPACK能力培养模式图

1.模式特点

总的来看,该模式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微课教学,希望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让职前教师了解微课、学习微课,然后通过微课的形式提交课后作业,让职前教师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练习与实践。

首先,保障正常教学秩序。该模式力求在保持原有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的微课学习与实践,把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任务分解在各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丰富微课教育的形式,开阔职前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野,调动职前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有限度的微课学习与实践是指在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微课的形式呈现部分教学内容,而不打乱原有的教学安排,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任务分解”是指鼓励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安排一小部分内容进行微课呈现,把TPACK能力培养任务分布在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多样具体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丰富微课教育形式”是由课程内容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一般职前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课程都在60门左右,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特有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在这么丰富多样的课程中实施微课教学必然会丰富微课的表现形式,开阔职前教师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野。

其次,便于教师组织实施。由于该模式是在不触动现有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便于教师把握课程节奏。由图2可知,微课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影响只出现在“实施课程教学”和“布置作业两个阶段”,而且所占课时比重很小(约在5分钟左右),而且微课主要是为了讲解某个知识点的,因此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在这一模式中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设计一个5分钟左右的视频呈现某个教学知识点,或是选择可用微课辅助教学,因此教学组织实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再次,针对性强,实践机会多,自主性强。作业布置及任务要求是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在该模式中,对教师布置作业提出了要求,即部分作业要求学生采用微课的形式提交。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布置作业,而作业又与课程内容相关,这就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必须把教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同时,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实践锻炼的过程,他们必须主动学习相关软件,必须组织学习内容,然后还要把内容通过软件呈现,因此,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

2.实施过程

基于微课设计的TPACK培养模式是依托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实施过程也基本按照一般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进行,总的过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分析,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媒体等,实施课堂教学(纳入微课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要求以微课形式提交作业),评估等五个阶段(见图2)。各阶段的内容与作用如下所述。

第一阶段: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与教育的目的及培养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般情况下,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对学生的深入分析来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对教材知识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的认识,包括知识分解、综合、应用、评价等。教学对象分析包括对教学对象已有知识水平的分析、教学对象需要形成的知识水平的构成成分的分析,以及教学对象在生理、个性心理、智力、能力发展等方面特点的分析。

第二阶段: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媒体等。在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可参考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与媒体都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

第三阶段:实施课堂教学。该阶段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TPACK作为培养内容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贯彻,因此,首先要鼓励教师使用微课。在初始阶段可建议教师选择现有的微课,并尝试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上应用。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慢慢学习和探索微课及其应用,不会给教师造成太大的压力。其次,当教师应用一段时间后,在逐渐对微课熟悉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教师尝试制作微课。制作微课对教师来说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需要教师调动资源学习Powerpoint、photoshop、flash、会声会影等软件,当然对教师来说对这些资源的学习不需要太高要求,只要能达到把课程教学内容有效呈现即可。如前所述,因为微课所选择的知识点较小,不需要教师把认知资源投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所以教师能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作品的表现力上,更能有效提高整合的水平。

第四阶段:布置作业。微课使用的目标和作用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必须让学生学习和探索微课。由于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多次使用微课展现教学内容,学生对微课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存在形态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要求他们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微课汇报的作业形式就有了前期的准备。在这一基础之上推荐学生学习一些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屏幕录像软件、视频及音频编辑软件等的基本功能,就可以进行初步的微课制作尝试与探索。在最初几次的作业中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微课制作流程,接下来开始要求对内容要有适当地表现。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初几次的作业要注重微课制作流程的理解,要多进行学生作业的分析、分享和交流,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和解决制作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在此之后,就要对内容的表现形式与技术的整合程度进行评价,工作的重心就是要突出发现问题、表扬先进、指出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当然如前所述, TPACK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因此,针对学生微课作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即采用积极的评价方法,保持微课作业提交形式的日常化。

第五阶段:评估。评估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不断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本文主要关注微课在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中的实践探索,因此对于评估的重点仅仅放在微课相关的实践中,其他暂不做讨论。本文认为职前教师TPACK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评估的首要目的是保持微课制作能纳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并调动教师和学生微课实践的积极性,其次才是对微课作品本身质量的评价。所以评估主要针对“实施课堂教学”和“布置作业”阶段展开,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微课教学呈现的连续性以及学生作品提交的积极性。微课教学呈现的连续性要求教师坚持使用微课呈现教学内容、布置微课形式的作业。学生作品提交的积极性是要求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技术手段提交作业,增强整合技术的习惯和探索能力。因此需要通过相关教学督导的方式来保证这一评估原则的执行。具体来看,在各教学单位的管理人员要督促教师提交不同章节微课教学内容的作品,以此保障教学活动中微课内容的不间断性。当然教学作品不一定需要教师亲自制作,但是要保障微课作品的质量,以保障教学的质量和吸引力。对于学生作业来说,教师要坚持对学生作业的提交方式进行监督,要及时发现作品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和反馈,并能将问题汇总,并辅以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借鉴。总的来说,评估导向是促使微课纳入日常教学活动及作业布置,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改善职前教师TPACK能力。

五、小结

职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搁置争议,探索实践渠道。因此,基于微课的视角,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局部微调,探索职前教师TPACK能力发展之路,能把这一复杂问题简化在日常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该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所以培养职前教师TPACK能力需要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微课设计与开发训练的方式,通过教学微课作品传递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兴趣,通过作业布置与提交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和热情,最终逐步实现职前教师TPACK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勇,卜娟娟,张海.TPACK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J]. 中国电化教育,2014,(5):20-25.

[2]HARRIS J B, HOFER M.Instructional Planning Activity Types as Vehicles for Curriculum-Based TPACK Development[A]. MADDUX C D. Research Highlight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C]. Chesapeake, VA: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er Education (SITE),2009.

[3]张育桂.数学教师的TPACK结构[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4):82-86.

[4]何克抗.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12,(5):5-10.

[5]何克抗.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 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56.

[6]苑雪. 微课资源开发的实现路径分析[J]. 电子世界,2014,09:178-179.

[7]曾乾炳.培养教师TPACK能力 提高设备应用效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0):23-25.

[8]周晶,张一春.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信息化环境内涵解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75-77.

[9]赵磊磊,赵可云.信息技术职前教师职业认同与TPACK结构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25-2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EB/OL].(2016-03-17)[2016-05-05].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l.

[11]张 静,杨文正.面向TPACK发展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例析与重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2,(3):2-7.

(责任编辑:吉家友)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教改研究项目 (2015-JSJYYB-033 );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 (SKL-2015-585 ); 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 (JYB201524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2014-qn-176 );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14A880020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015)-JKGHYB-0085 )

作者简介:金云波(1980—),男,陕西周至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4-0076-05

猜你喜欢
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