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
(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论孔子道说之一贯性
——《论语》前四篇探微
张国栋
(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其道说之一贯性。为了理解孔子的一贯之道说,就必须对《论语》的意旨和学说进行整体的把握。深入分析表明,《论语》前四篇有着清晰的结构与明确的主题,并且其意旨前后贯通、层层递进。从编撰方式来看,这四篇最常用的技巧有二,一是对称,二是用清晰可辨的部分,区隔出不容易辨别且富含深意的部分,以促使读者去探究其间深意。只有从最容易也最无争议的地方开始,逐步上升到各篇的核心部分,才能看到《论语》的编者通过其精心的编排,使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说,在这一重要典籍中逐步清晰呈现。
关键词:《论语》;孔子;礼之本;仁;忠恕
《论语》的编者并未明言自己的编撰方式,以至历代注者都很难看出其中各篇的结构与主题。正如黄克剑所言,历代注家皆以剖章析句为能事,对各篇的总体意趣却罕有探究[1]1。然而,孔子在论语中又多次强调,“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论语·卫灵公》)①。如果我们认真看待这一论断,那么就不能不去努力把握《论语》的总体意图及学说,以求获得对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说的坚实理解。而我们对《论语》整体的理解,又必须建立在对该书各篇的结构与主题的理解之上。因此,本文力图以新的方式探析《论语》的前四篇,证明它们均有着清晰的结构与明确的主题,并且其意旨前后连贯、层层递进。通过对这种精密安排的发掘,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说也得以逐步呈现。
一、《学而》:学而有成者的画像
《学而》是《论语》的第1篇,朱熹注本将其划分为16章[2]41。其中从第2章到第7章,明显构成一个整体。第2章说明要孝顺长辈,尊敬上级。第3章说明勿对他人巧言令色。第4章讲对谋主要忠诚,对朋友要忠信。第5章讲对民众要仁爱。第6章和第7章总结之前4章的论述,讲一个君子应该如何对待父母、尊长、朋友与民众。这6章有着明显的共同主题,即如何对待他人,并且这一主题在本篇的其他章节中再未出现。因此,它们构成本篇最容易辨认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
可以推测,在讨论过君子应当如何对待他人之后,本篇很可能会继续讨论君子将如何修养自身。事实上,接下来的第8至10章正是讨论这一问题。第8章讲君子应当修养自身,做到厚重而威严。第10章讲君子应当效法孔子的榜样,做到温良恭俭让。这两章都在讲君子的自身修养,只有中间的第9章较难解释。该章写道:“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表面含义十分清晰,问题在于,是否应当将此章置入本篇的整体脉络中来理解。如果相信本章与其前后两章同属一个部分,那么这一部分的含意可以理解为:君子应当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不仅能做到威重而德厚,而且能做到温良恭俭让。
在讨论过君子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和自己之后,本篇剩余的6章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最后3章有一个明显的共同主题,即一个人在困境中应当如何坚持学习。第14章讲,君子应当在不得饱食与安居的困难条件下仍然乐于学习。第15章则讲,无论是处于贫穷还是富裕之中,都应当乐于钻研学问。第16章讲,即使缺乏名气不为人知,君子也不应感到忧虑,而应当努力学思以知人。本篇最后这3章与强调学习之乐的第1章构成完美的首尾呼应:
因为学习令人不亦乐乎,所以君子在困境和顺境中都应当能坚持学习。而首章的“人不知而不愠”与末章所言“不患人不己知”,意旨完全一致,更是突出了本篇结构的完整性。
至此,本篇第16章中的13章均已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而剩下的第11到13章则构成特别困难的一部分。表面上看,这3章的意旨之间并无明确的关联,而且也疏离于全篇的其余部分。但是如果本篇的其他章节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那么就很难相信这3章并未构成一个有着明确主题的独立部分。深入审视这一部分的首章即第11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可以看到,该章有一个明显的主题是孝。然而,若真是如此,那么它就与本篇第二部分的第2、6、7章重复,在结构上十分不合理。因此我们只能认为,本章的真正主题在于对道的发自内心的坚守。事实上,本章与接下来的第12章是全篇提及道这一关键术语的仅有两章。这一部分的主题应当与道有关。
如前所论,本篇首尾呼应,强调学习之乐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坚持学习。因此,中间的12章都应当是关于学习的。本文已经证明,这12章中的前6章讲如何对待别人,后续3章讲如何对待自己。一言以蔽之,这9章描述了一个学而有成之人将如何做人。但是,孔门之徒的所学不止于此。第11到13章所议,正是孔门所学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即道。道在儒家学术中居于至高地位,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然而,道不可轻传,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论语》第1篇讲学习,必然要讲道,但是并没有开门见山指明何为所学之道。它的第11章只是描绘了一个学而有成之人的外在表象,即对所学之道的坚守不渝,而接下来的第12章则讲述了天道之外的一种人道,即以和为贵的“先王之道”。在继强调坚守又强调调和之后,第13章又具体给出3条可操作性的建议,以同时满足守道与贵和的要求。因此,这3章也构成一个有着明确主题的独立部分。
总结以上对《论语》第1篇的分析:该篇共可分为五个部分,并且从章数来看,构成1—6—3—3—3的优美结构。其用意之深与结构之精巧,均无愧于传世经典之地位。第二部分之6章的密切关系与共同主题最无异议,即学成者如何对待他人。这一部分迫使我们把接下来的3章看成一个整体,主题是如何修养自身。在接受了上述划分,并看到第1章和末3章的密切关系之后,我们被迫将第11至13章视为本篇单独的第四部分,认为其主题是贵和与守道。通观全篇,其主题最终可以概括为:对学而有成之人的画像。
二、学成而《为政》
《为政》是《论语》的第2篇,朱熹注本将其划分为24章[2]46。本篇比前一篇章数更多,结构更加精细,其解读需要更为复杂的技巧。本篇中,有近一半的章节与邻近各章有着明显的共同主题。其中,第5章到第8章的共同主题是孝;第12章到第14章的共同主题是君子;第15章和第16章的共同主题是学习的方式;第19章到第20章的共同主题是使民敬服。将这4部分置入前22章之中,得表1如下。
表 1 《为政》前22章的对称结构
由表1可知,未知主题的各部分,与已知主题的各部分,在章数上完全对称。编者的用意在此一览无遗,即用容易归纳的部分,区隔出不易归纳的部分。可以假定,各组不易归纳主题的邻近章节,应当作为整体来理解。
将前4章视为一个整体,可以看到第1章和第3章关系密切。第1章开宗明义,讲学成之后出仕,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第3章讲对民众要道之以德,并齐之以礼。该章意旨清晰,指导官员如何引导、规制民众。以此来看,第1章所论,是主官如何引导下属。所谓众星,当指地位高于普通民众的有身份的下属官吏。两章并行,说明学成者任官后如何对待下属与民众。并且,与上篇相同,在讨论如何对待他人之外,也需要讨论为官者应当如何修养自身。第2章讲思无邪,即为官者应当心思纯正,不生邪念。第4章以孔子为例,讲君子行事的最高境界,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并且强调只有长期坚持学习,才可能最终达到这一境界。开篇这一部分所提出的为政与志学两端,也构成了主导全篇的两条线索。
第5章至第8章以孝为主题,其含义在其后第21章得以阐明,即在倡导德礼之外,为政者亦应以孝为执政基础。在这一部分讨论为政之后,接下来的3章转而讨论学习。其中,第9章与第11章强调不仅要学习已有知识,而且要对所学加以思考,创发新知。中间的第10章则强调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比较他人表面的言行,以思考不可直接见闻的真正本性。“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关于此类本性的知识不可直接传授,只能由学人自行思考以得知,这就导致学习必然十分困难并且是终身性的。君子在出仕为官之后,仍当坚持思考与学习。
在讨论过学习之后,本篇继续在为政与学习两条主线之间转换。第12章至第14章讨论君子为政的个人表现。第12章讲君子不器,指君子不应自限于单一用途。在全篇脉络之中,其意是君子出仕之后应当能胜任多种官职。第13章强调君子任官当以行为先,不说空话多干实事。第14章讲君子任官,当亲信合群,而不可结党营私。
接下来的第15章,接续本篇第三部分,讨论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第16章讲学习不可专攻异端,与前章共同讨论学习的方式。这两章并无歧义,难点是接下来的两章。第17章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应当是讲学习的结果。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但是学习不可能获得全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孔子亦未能获得对道的全知。因此,学而求知,最好的结果也只可能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此来看,下一章同样是在谈学习的结果。孔子劝子张,努力学习,总能获得俸禄。因此,这4章所构成的单独部分的主题是:学习的方式与结果。
在论述学习之后,接下来的4章照例转向为政。这4章必须置入本篇与上篇的整体脉络中来理解。第1篇刻画儒门学而有成之人的形象。学成之后即当出仕任官。第2篇前8章中的6章,一般性地讲官员为政的大原则,即以德、以礼、以孝;其余2章讲出仕之后仍然应当继续坚持学习提高。接下来的第9至11章和15至18章讲学习;中间的3章具体给出3条可操作性的为政建议。到第18章为止,文中所出现的只有孔子与孔门弟子。其时,孔子长期致仕(第21章),而孔门弟子身居高位者罕,文中仍然缺乏重要政治家的形象。因此,在第18章子张向夫子学干禄而夫子给予勉励之后,第19、20章给出了鲁哀公、季康子与孔子问对的真实政治场景,为后学弟子树立了具体的仕官榜样。由于,仕途罕有一帆风顺,难免有不在其位之时,于是孔子在第21章引用《书》经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亦应有所坚持与贡献,“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之后的第22章,以夫子对言而有信的强调结束了全文对为政的讨论。
最后两章承上启下,一方面承接本篇未展开的第3章关于为政以礼的论述,另一方面开启下一篇关于礼乐的讨论。因此,本篇可分为七个部分,段落数分别为4—4—3—3—4—2。其结构之精巧,层次之丰富,说理之充分,旨趣之浑融贯通,皆超乎寻常。而这些特点同样也体现在了其后的篇章之中。
三、《八佾》:郁郁乎文
《八佾》是《论语》的第3篇,朱熹注本将其划分为26章[2]51。《论语》这3篇的章数逐渐增多,而难度也依次递进。本篇结构之复杂及编者用心之深,更出于前篇之上。我们只能从最简单也最无争议的地方开始。
开篇4章均与礼有关,意旨贯通,构成一个紧密的独立部分。之后的第10章和第11章,以禘祭为主题。接下来的第12章同样讨论祭神,与前两章同为展现孔子对祭祀古礼之理解的章节,而之前第9章的主题正是孔子对古礼的深入理解。无疑,这4章构成一个有着共同主题的独立部分。在这两部分中间的第5至8章的主题则暂时不易理解。因此,本篇与上篇使用了同样的技巧,即用容易分辨的部分,区隔出不易理解的部分,以促使读者自行去探究其间深意。总之,本篇前12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平均地包含4章。
为了理解本篇余下的14个章节,同样只能从最简单最无争议的地方开始。这14章中,第18与19章分别讲事君尽礼和事君以忠,均以事君为主题,构成一个紧密的小部分。这一部分应当与第13章共同理解。该章曰: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不如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也祷也。”
由于问者与答者均未直抒胸臆,而是用比喻为言,因此其解读素来大有争议。朱熹认为,王孙贾意在讥讽孔子,与其自结于卫之国君,不如阿附于卫之权臣[2]53。杨伯峻反对这种看法,认为王孙贾并非讽刺,而是真心求问孔子,在国君与有权势者之间应当如何自处[3]30。而钱穆则认为,此乃王孙贾欲代孔子谋,而非欲孔子媚己[4]67。这3种解法均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从本章之事君主题看来并无争议。因而,该章与第18和19章构成关系紧密的一组。
这一组3个章节的用意,只有与第20、25和26这3章并观,才能得到初步的揭示。在第20章,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第25章点评《韶》《武》之乐,第26章讲临丧不“哀”,因而与前者共同构成讲述哀乐的一组3章,并且与前一组严格对称。这两组的对称关系,只有列表才能充分展现,见表2。
表 2 《八佾》末14章的结构
可见,本篇再次使用了与上篇相同的对称结构,上述两组6个章节的确存在着严密的对称关系。并且,这6章分别处于前7章和后7章的开端与结尾,将最后这14章整齐地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加上我们之前已经辨出的最初三个部分,就构成了本篇4—4—4—7—7(章数)的结构。
如表2所示,在本篇的最后两个部分中,第15章和第22章同样呈现出对称关系,一者讲孔子知礼,另一者讲管仲不知礼。可以相信,这两个容易辨认的对称章节,是为了区隔和标识第14章和21章、第16章和17章、第23章和24章之间的对称关系。为了理解最后这困难的6章,我们需要转回本篇的开头。
本篇前4章以礼为题。其中前两章批评当时的权臣对礼乐的僭用,其意当与前一篇所论并解。该篇第5章劝勉君子,从政后当不断修习以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但是鲁大夫如孟孙、叔孙、季孙之徒,却专以逾越礼制为能事。学者由此而生两问:其一,为何如此?其二,君子当如何改变这种僭乱行为?本篇第3章解释第一问,说明礼乐败坏的原因在人。第4章继续探究礼之本源,说明外在物质在礼祭中并不重要、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在于人心之根本。
本篇第5至8章构成第二部分。第5章批评诸夏之僭乱,反不如夷狄之有君[2]52。该章回应前一段的第二问,指礼乐虽为诸夏所有而夷狄所无,却不足以阻止天下之变乱。因此,诉诸外在之礼乐,并不足以匡正乱世。接下来的第6章,继续回应上述问题: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与其争也君子。”
如果礼乐不足以匡正乱世,那么只能去诉求作为礼乐之本的人心。只有培养内心无所争的君子,使其成为时代的主流,才有望彻底结束春秋之乱世。这一理想化的意蕴只是该章的第一层。该章提及之射为战争的技艺,而射又为君子必修六艺之一,因而君子并非全无所争,而是必须为战争做好准备。不可不争,只是应当以礼相争。此为该章第二层意蕴。随后的第8章以“绘事后素”为喻,其意素来大有争议[5]。不过,子夏的“礼后乎”之解在此为孔子所认同。可见,其意指为,仁心为本,礼为后饰。正如第3章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若失去仁心,纵礼节齐备亦无用矣。
本篇第三部分继续论礼与人心之关系。第9章写道: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此章从钱穆解,即“孔子自言学夏、殷二代之礼,能心知其意,言其所以然,惜乎杞、宋两国之典籍贤人皆嫌不足,无以证成我说”[4]61。其后两章以孔子对禘礼的理解印证此意。禘者,为祭祀先祖之古礼[2]53。第10章讲孔子不愿观鲁之禘祭。显然,孔子是因其不合禘祭之精神而不愿观之,亦即孔子对古之禘祭的精神必然有着深刻的把握。因此,其下第11章孔子不知禘祭之说只可能是自谦。事实上,古人设立禘祭的真正用意在第一篇第9章已有所阐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人人都有品德,天下自能安定。禘礼之用,在于正人心。因此第12章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如果祭礼对人心并无触动,祭之亦如不祭。
接下来第四部分的第15章,接续以上第三部分,再次研讨孔子对礼的理解。该章有人质疑孔子是否真的知礼。接下来的第16章即直面这一问题,展现孔子对古之礼射的精深理解。同时,该章也带出了周衰礼废、列国兵争之时代背景[2]54。其后的第17章使古礼衰废之背景更为凸显。本文表2中与第16章平行的第23章则是以孔子对古乐的理解为主题。一方面,该章与第16章共同确证了孔子对古之礼乐的精深理解,与本篇开端对礼乐的讨论相应。另一方面,该章对乐的解释亦有实质性的意蕴,强调的是乐音的连续与和谐。乐之连续与前述慎终追远之意相应,而乐之和谐则与春秋大争之世相应。这3章在评述孔子对古礼古乐之理解与热爱的同时,也在全文的脉络中凸显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因此,下一章即24章振聋发聩,“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孔子所传之道,在本篇未得解释的最后两章中得以更为显明地刻画。第21章指古礼尤其是周礼中绝无杀伐征战之心。第14章,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所从之周,其礼在正人心,其政在止兵戈而施文教。
四、《里仁》:“我未见好仁者”
《里仁》是《论语》的第4篇,朱熹注本将其划分为与上篇相同的26章[2]57。上一篇讲,应当以礼乐培养君子仁人来结束无道之乱世。因此,本篇前4章接续上一篇,刻画仁者之形象。第1章讲人当以仁为居,以仁为美。第2章曰“仁者安仁”,言仁者可以久处仁而自感安乐。其下2章言仁者之行,曰仁者能好善而恶恶,且不做恶事[2]57。
仁者之理想形象至美,但是要培养这样的仁人志士却十分困难。其后第6章讲,真正的好仁者极其罕见,甚至孔子自言从未得见。而若仁者难见,那么前一篇所期待的天下重归有道之日就不可能到来。因此,不能不思考,若天下人不好仁,那么其所好者为何?以及能否使天下人转而好仁?本章的前后两章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之前的第5章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孔子所见之天下人,真心所好者皆非仁而是富贵,真心所恶者亦非不仁而是贫贱。由于爱好富贵,厌恶贫贱,所以人才有违仁之心、不仁之行。在此可以推论,放纵追逐富贵之心,正是春秋时期天下陷于无道的根本原因。消除众人对富贵之热爱几无可能,最多只能培养君子习惯于“以其道得之”。因此,第6章的真意可进一步解析为:不可能有完全好仁而不好利(即富贵)者,至少孔子从未见过这种人。由于人必然会有富贵之心而不能纯粹好仁,所以人必然会因此心而犯错违仁。第7章,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都会犯错,观察其人所犯过错的类型,就能明白他的仁心到了何种程度。以上7章构成本篇的第一部分。过错以及导致人犯错的利,将构成本篇其余部分的重要主题。
如果说本篇第一部分的主题是仁,那么第二部分的主题就是利。与上一部分讲不可为富贵而违仁的第5章对称,这一部分的第12章讲,完全放纵(名)利之心会造成恶劣后果,因此不可“放于利而行”。然而这如何可能?众人如何可能放弃对富贵名利的追逐?如果他们不追逐富贵名利,那么他们一生所求又为何者?这一部分的前4章逐步揭示孔子对此问题的理解。其首章最为著名,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使人摆脱对名利的终身追求的,只能是至为强烈、生死以之的向道之心。第9章的命题与第8章同,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对道的执着追求,将使得有志之士抛开对衣食等外物的过度执着。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君子将不在执着于富贵名利等外物,唯抽象的道义是从(第10章)。由于基本抛开了名利之心而以道义为行动的指引,因此有此类君子的治理就有可能使天下重归有道世界。然而,如此强烈的向道之心只可能在少数人甚至极少数人身上出现。第11章讲其他人的向利之心几乎是恒定而不可改变的。第12章讲要对逐利行为施以约束。这种约束只能来自学而有成之君子,该章潜在地要求君子对小人施以统治。第13章讲要“礼让为国”,在朝君子若因名利发生潜在冲突则要以礼相让。如此才能避免上一篇所描述的僭乱无道之世。而礼让的必要性也说明君子们还是不可能完全忘却名利之心。因此第14章总结以上论述,强调应当以正当的方式求取名利富贵。
本篇第二部分再次确认了第6章的命题,即“我未见好仁者”。真正忘却名利而纯心好仁者几乎不可能存在,因此,人必然会犯错。那么如何对待这种过错?第17章强调应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对自己的过错应该时加审察而改之。第26章强调看到他人如君主和朋友的过错,应该加以劝谏但不可太多。这两章分别探讨如何应对自己与他人的过错,与中间的8章共同构成本文的第四部分。这8章又可以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其首章即全篇第18章讨论如何对待父母的过错:“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接下来的3章亦是讨论对父母的态度。与讨论如何对待父母过错的第17章角度相反,这3章是劝告读者在对待父母时如何不要犯过错。其后的4章给出了4条具体的建议,以减少自己的过错。第22和24章说明,应该先行后言,少说多做,以免说了做不到(亦见《为政》第13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第23章强调“以约失之者鲜矣”,约束自身不去“放于利而行”,失误和过错就会少很多。第25章讲,“德不孤,必有邻”。如果周围不见有德行的朋友,那么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德行有亏。该章亦承上启下,引出了第26章。因此,这3章的共同主题是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过错。总之,该篇构成了7—7—2—10的结构。第一部分论仁,并确定了利与过错这两个有待处理的主题。而其后的第二和第四部分分别处理这两个问题。本篇最后未得解释的两章是第15章和16章。这两章总结全篇论述的两大主题。第15章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解曾子曰:“尽己之为忠,推己之谓恕。”[2]59自己要努力做到最好,少犯过错,对他人可原谅的过错则要有宽恕之心。第16章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本篇对义利之辨的讨论作结。
五、总结
本文至此已经证明,《论语》前4篇均有着清晰的结构与明确的主题,并且其意旨前后连贯、层层递进。第1篇刻画学而有成之人如何对待他人、修养自身、守道而贵和,并且以学习之乐勉励弟子在困境与顺境中均坚持学习。第2篇延续前篇议题,以2条主线交错展开。第1条讲学成之人该如何为政。在给出为政以德、以礼、以孝的3条大原则之外,亦给出了3条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第2条主线继续论述学习,以孔子为例,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并在文中说明学习何以如此困难,甚至必然是终身性的。因此,君子学成出仕之后,亦当坚持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第3篇开篇刻画几位实际的执政者,批评其与孔子完全相反,专以逾越规矩为能事。该章围绕此现象及春秋无道之乱世的背景展开,最后得出结论,只有跟孔子一起追随周代的榜样,正仁心而复礼乐,止兵戈而施文教,才可能扭转天下之无道的局面。第4篇阐述阻碍上述目标之难的原因,即人对富贵名利的普遍欲望。本篇的论证分成两段。第1段说明,因为君子可以有强烈地向道之心,“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外在富贵名利的牵挂之心,因此可以成为合适的统治者。该篇的第2段论证说明,能做到这种理想状态的人其实极为罕见。子曰“我未见好仁者”。真实的人难以完全摆脱名利之心而纯粹好仁,因此都难免在行为中违仁而犯错。该篇约一半章节研讨该如何对待他人和自己的过错。其主要论点是,自己应该努力做好,少犯错误,而对他人的可原谅错误则要有宽恕之心。
从编撰方式来看,这4篇最常用的两个技巧,一是对称,二是用清晰可辨的部分,区隔出不容易辨别且富含深意的部分。只有从最容易也最无争议的地方开始,逐步上升到各篇的核心部分,才能看到《论语》的材料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缺乏顺序,其各篇也非如初看那样不见主题。可以说,儒家的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井然有序、人人各安其位的社会,而《论语》的编者通过其精心的编排,说明他们绝非不能使其学派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所包括的材料做到井然有序、各安其位。在这种精心安排之中,孔子的一贯之道说也得以逐步清晰呈现。
注释:
①本文所引《论语》原文均出自黄克剑著《论语疏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文献:
[1]黄克剑. 论语疏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宋]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3]杨伯峻. 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钱穆. 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陈洪杏,刘娜.《论语·八佾》“绘事后素”义旨辨略[J].理论与现代化,2015,(1): 36-42.
(责任编辑:蔡宇宏)
收稿日期:2016-03-26;收修日期:2016-05-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ZS027)
作者简介:张国栋(1982—),男,山西太原人,政治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和当代制度理论。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4-0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