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楚伟,王 伟,林镇树(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骨伤科,广东 潮州521000)
综合方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孙楚伟,王 伟,林镇树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骨伤科,广东 潮州521000)
[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11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均给予牵引、按摩等常规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联合组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常规组CASCS评分低于联合组(P<0.05),常规组总有效率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综合方法;对照治疗观察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方式改变,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向年轻化[1]。星状神经节阻滞为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常用方法,而小柴胡汤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同样具有显著疗效。我们用综合方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共114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7例。常规组男23例,女34例;年龄23~67岁,平均(42.6±5.3)岁;病程1~29个月,平均(16.4±3.2)个月。联合组男25例,女32例;年龄25~65岁,平均(42.3±5.5)岁;病程1~28个月,平均(16.3±3.5)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表现为交感神经抑制或兴奋体征,根据颈椎X线、CT、超声诊断符合交感神经型颈椎病[2];②排除神经官能症、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引起交感神经损害疾病。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牵引、按摩。使用颈椎牵引器对颈椎进行牵引,牵引质量5kg,牵引时间25min。由专业按摩师进行按摩,每次10min。同时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将颈部垫高并放松,取胸锁关节上2.5cm与正中线相距1.5cm位置进行穿刺,常规消毒、铺巾后用7号穿刺针垂直进针约3cm,当患者出现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后表示穿刺阻滞成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联合组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18g,炙甘草18g,生姜18g,大枣12枚。气血亏虚者去黄芩加黄芪、当归,痰湿阻络者加白术、茯苓,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气滞血瘀者加川芎、丹参,阴虚火旺者去生姜加知母、黄柏。日1剂,水煎服,连续治疗2周。
治疗前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临床症状、生活、工作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治疗后CASCS评分升高大于等于60%为显效,CASCS评分30%~60%有效,CASCS评分小于30%为无效。
两组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 (分,±s)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原因为颈椎退行性变压迫颈椎交感神经所致,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恶心、流泪等交感神经抑制或兴奋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4]。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其颈椎生理弯曲变形,与长期不良坐姿、颈部活动有关[5]。临床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为改善症状,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避免压迫交感神经,常规方法有颈椎牵引、按摩,口服谷维素、氟桂利嗪等[6]。临床实践证实,常规方法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中起效慢、治疗时间长,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7]。
星状神经节阻滞为近年来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新型方法,通过对周围神经抑制、中枢神经调节,可刺激减少颈椎炎症和机械反应,抑制交感神经过份兴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8]。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调节支配颈椎血管扩张,增加经总动脉、椎动脉血流量,改善缺血、缺氧引起头晕、头痛症状,同时还能促进神经肽和肾上腺素释放,进一步抑制血管收缩[9]。中医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早有认识,《伤寒论》中小柴胡汤为辨证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经典药方,通过辨证加减可改善头晕、头痛、失眠、恶心、健忘、心悸、心率及胸闷等不适,对颈椎病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10]。本次研究采用常规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柴胡汤中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表达为君。临床药理学研究指出,小柴胡汤具有调节免疫、抗炎、抗纤维化和改善循环等作用[11]。应用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促进改善颈椎血液循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发挥局部、整体治疗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楚福明,刘亮.中医疗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94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 (6):873-875.
[2] 阳世光,余则刚,邹传惠,等.物理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352-2354.
[3] 李玉英.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8):652-653.
[4] 钟立军,廖军锋,宁俊忠,等.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 (11):894-895.
[5] 孙建兵.中频电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J].中国康复,2013,28(2):111.
[6] 陈林,张建凯,张倩,等.颈复康颗粒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4,26(11):1528-1530.
[7] 傅秀珍,陈梦丽,陈少华,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3):2222-2224.
[8] 蔡丽莉.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79-3180.
[9] 张华,王昊,李多多,等.中医推拿对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静息态脑功能默认网络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2):845-850,后插5-后插6.
[10] 韦爱群,欧慧云,潘小川,等.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111-112.
[11] 李文胜,罗银玲,杨晓霞,等.中医强身导引按摩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9):1105-1107.
[中图分类号]R274.39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573-02
[收稿日期]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