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患者的应用体会

2016-07-26 03:22黄志新凌春燕谢常林何正文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急诊科广东佛山58000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妇产科广东佛山58000
系统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绿色通道

黄志新,凌春燕,谢常林,何正文.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急诊科,广东佛山 58000;.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妇产科,广东佛山 58000



急诊绿色通道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患者的应用体会

黄志新1,凌春燕2,谢常林1,何正文1
1.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急诊科,广东佛山528000;2.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妇产科,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评价急诊绿色通道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患者的作用,探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病人的新管理模式、以提高急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制定院前急救危重患者绿色通道流程及诊疗方案,选择2013年2月-2015 年11月期间我科所发生的330例采用绿色通道救治的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与历史同期按医疗常规完成治疗的300例传统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抢救时间、治愈率、死亡率、病人的满意度指标变化。结果绿色通道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建立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急重患者绿色通道能提高医疗质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绿色通道;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患者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急重患者救治水平,以提高急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我们对2013 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我科所发生330例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出我院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绿色通道的特征、特点,建立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危重患者采用绿色通道工作机制的方法和急救流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选取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我科所发生的330例采用绿色通道救治的院前急救危重患者,并选择历史同期按医疗常规完成治疗的300例作为传统治疗组。传统治疗组300例,男性160例和女性

1.2治疗方法

设立本次研究病例的入选条件:选取本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医生接110指挥中心来电出诊救治的急危重患者,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各系统危急重症患者、复合伤、多发伤等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主要原因分类:分别是交通事故及创伤外科(34.94%),循环系统(17.21%),神经系统(15.36%),呼吸系统(7.11%),妇产科急症 (6.86%),急性中毒 (5.72%),儿科急症(4.81%)消化系统(2.38%),。院前急救死亡患者前五位疾病类型:交通事故及创伤外科(34.94%),循环系统(17.21%),神经系统(15.36%),呼吸系统(7.11%),其他类型如电击伤、溺水等患者(2.74%)。

院前急救过程中要保持信息通畅,及时把患者抢救治疗检查资料在患者来院前及时传递给医院,并把医院床位、专科抢救方案和诊断反馈给院前急救医生,随时与110指挥中心联系。院前急救的危重患者来院后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进行积极抢救。

1.3观察方法

比较两组危重患者在实施急诊院前急救绿色通道中的救治时间、治愈率、死亡率和病人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所得数据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s),两组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计划内完成治疗,经过统一人员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治愈率、死亡率和病人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随着城市化发展,加快基层医院急诊科建设和发展,提高急诊服务的满意度,才能满足社会对急诊的医疗需求。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承担着日常急救医疗和突发卫生事件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的要求越来越高[2],熟练应用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有利于合理应用有限的急诊医疗资源,提高急救医疗技术水平和提升急救反应能力。构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绿色通道,正日益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的重视,也是未来急救医疗发展的方向[3]。急诊绿色通道是救治院内外危急重患者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4]。目前我市各级医院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不平衡,不能适应目前医疗环境和急诊患者救治的需要。为了确保危急重患者得到快速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很有必要[5]。如何缩短危急重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危急重患者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系统化的救治,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救治成功率,是急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6]。近两年来我科抓住医院发展的机遇,在总院专家指导和支援下加强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建设,随时检查急救绿色通道质量、流程是否合理规范、急救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病历书写质量,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制定重大病种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各专科及辅助科室给予大力配合,充分发挥急诊科医务人员指挥协调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绿色通道,提高了急救人员的素质和相关科室的急救意识,使危急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大为提高[7]。

我院急诊绿色通道存在几个问题:1、急诊科虽然拥有专业医师团队和护理团队,模式仍然停留在支援型,还需要各专科的会诊和支援。2、医院与110指挥中心之间虽然实现了信息连接,但医院之间缺乏信息传输和交流,没有统一的抢救途径。3、急诊绿色通道的分层搭建总体进展较慢,急诊转上级医院衔接问题需要解决。4、信息通讯系统不够完善,不能保证110指挥中心、院外、院内三方对车载医疗监护设备的监护信息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配备的车载无线传输系统进行信息交流。没有车载无线交通线路信息系统。5、急救风险性大、压力过重,急救专业人才储备缺乏,缺乏复合型的急救人才。因待遇问题、劳动强度、及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年轻医师不愿意固定在急诊科。6、基层医院急诊条件和人力资源有限,劳动强度大,部分急诊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大,患者和家属对抢救治疗期望值过高,使急诊科成为高风险科室。7、医院对急诊科重视程度不高,在人员、待遇、进修学习没有相应的倾斜。

为此,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急重患者的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特点[8]。1、建立和完善急诊医疗体系,包括急诊科的建设,改善急诊影像学,超声、检验服务流程。2、积极开展院前急救,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和布局急诊科,依据医院实力和周边情况考虑开设急诊重症监护室,完善急诊科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急诊留观,重症监护一体化建设。3、加强急诊人才培养和急救技术提升,加强急诊绿色通道建设,优化急诊服务流程。4、加大110急救宣传,普及急救知识教育[9],增强群众急救意识,使更多危急重患者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5、110指挥中心与院外、院内以及上级医院急诊科的共同配合,建立区内完善的急诊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救治危急重患者的工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地区危急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6、强化110急救指挥中心在院前急救中的核心地位[10],做好院前急救预案,成立相对固定的院前急救队伍,加强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对于院前急救的危重症患者建立完善的急救绿色通道,加强院前和院内的无缝对接,提高急救的有效率,普及简单、有效、常用急救技能,在急救中充分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7、加大对急诊科的投入,提高急诊科工作人员的待遇,提升急救人员的组织指挥、快速反应、应急救治能力,保证急救质量。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证明,绿色通道组在急诊科处理时间较传统治疗组明显缩短,绿色通道组治愈率和病人的满意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绿色通道组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表明,强化110指挥中心在院前急救的核心地位,建立完善危急重患者急诊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和急救流程,能使危急重患者在有效时间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危急重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时间的浪费,降低死亡率,减轻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科室服务的满意率。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优质服务和合理收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凤莲.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在危急重病人救治中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10(1):48-49.

[2]范锦.谈如何促进院前急救发展.中国当代医药[J].2011,18(5):139-142.

[3]翟运开,孙东旭.医院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4]:20-24.

[4]邹萍萍,龚纯贵.我国院前急救体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3,27[10]:616-618.

[5]陈祥杰,陆志娟.基层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策略[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0):1300-1302.

[6]康德,陈桂喜.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临床研究[J].创伤与急救电子杂志.2013,1(3):26-29.

[7]吕传柱,张海涛.探讨符合国情的急诊流程设计[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6-9.

[8]刘慧.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J].黑龙江医药.2009,22(4):505-506.

[9]赵明锐.加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73-2374.

[10]王新.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12):157-158.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16)01-0064-03

[作者简介]黄志新(1968.12-),男,汉族,广东兴宁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及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工作,huang199695@126.com。140例。年龄4个月~9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4.8岁。绿色通道组330例,男性168例和女性162例。年龄3个月~9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4.5岁。

收稿日期:(2015-12-18)

The emergency Easy Access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primary hospital of pre hospital emergency

HUANG Zhixin1,LING Chunyan2,XIE Changlin1,HE Zhengwen1
1.Fosha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Chancheng high tech Zone,Foshan Chancheng District 528000;2.Foshan City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of Chancheng high tech Zone,Foshan Chancheng District 528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in front of the grass-roots hospital emergenc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to explore how the grass-roots hospital emergenc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the new management model,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rescue.Methods formulation of pre hospital emergenc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green channel process and treatment programs,selection in 2013 February 2015 Norember our depart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occurrence of 330 cases using the green channel for rescue of the hospital first aid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with the same period in history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medical complete treatment of 300 cases of traditional treatment group comparison.Observe two groups of rescue time,change cure rate,mortality rate,patient satisfaction index. Results Easy Acces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hospital first-aid of severe patients Easy Acces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worthy of promotion in primary hospital.

[Key words]Easy Access;Primary Hospital;prehospital care;critically ill patients

猜你喜欢
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绿色通道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