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模式研究现状
——基于2000-2014年CSSCI论文情况分析

2016-07-25 05:21庞长伟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0094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0005
华东经济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综述

庞长伟,李 垣(.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0094;.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0005)



国内商业模式研究现状
——基于2000-2014年CSSCI论文情况分析

庞长伟1,李垣2
(1.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2.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要:商业模式研究逐步成为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为了描绘当前国内商业模式研究的现状,文章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发表在CSSCI上的416篇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期发现国内商业模式研究的不足。研究发现:国内对于商业模式的概念定义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也缺乏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基础;当前实证研究数量仍然较少,同时发表在国内顶级期刊上的文章数量也相对较少。鉴于以上发现,文章对国内商业模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文献计量法;综述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3.027

一、引 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变革的升级,原先单一的技术创新等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组织参与竞争、维持竞争优势的要求。理论和实践界也一直在探究促进企业绩效提高的新路径。基于价值理论的分析框架,Timmers[1]和Mahadewan[2]等学者将商业模式的概念引入到了市场营销和运作研究领域,探索新的研究思路。自此,学者似乎发现了学术研究的新大陆,广阔而蕴藏着巨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沃土成为研究的热点。

国内学术界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学者们从早期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界定、核心组成要素等理论的探讨,到后期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证统计分析,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龚丽敏等[3]对1997-2010年发表在SSCI上主题为商业模式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国内学者开展商业模式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国内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缺乏整体的融合和系统的分析。对于涉足商业模式这一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国内的研究现状是模糊的,无法准确地选择研究的路径和方向。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对发表在国内CSSCI索引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整合和分析,以期勾勒出当前国内商业模式研究的图景,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选择与数据处理

为了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当前国内商业模式研究的现状,本文采取客观的计量统计分析方法——文献计量法。这有助于采用数学、统计等方法,对文献资料的结构、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等进行定量的管理和统计,进而探讨商业模式研究的规律和特征。

数据处理分为以下两个步骤:①数据收集。由于知网是当前国内涵盖学术期刊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和广泛的文献库,因此本文以中国知网为目标数据库进行文献搜索。为了扩大文献范围,在搜索年限上选择了不加限定,同时以“商业模式”为篇名在“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进行搜索。②数据剔除。由于博硕和会议论文的发表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不列入搜索范围。此外,为了所选文献研究的质量和层次,综合考虑本文将文献搜索限定在CSSCI学术期刊上。在这一系列限定因素下,符合条件的文献为424篇。其中,8条结果为期刊征文以及会议通知等,故需要进行剔除,最终文献数量为416篇。

(二)数据分析的结果

本文对搜索到的416篇文章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图1显示了从2000年到2014年间每年商业模式期刊文章发表的数量变化趋势。到2014年为止,可以发现商业模式的文章从2006年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1 2000-2014年CSSCI上主题为商业模式的文献数量

在对文章发表期刊的等级进行分析时,发现有43篇文章发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指定的A类管理学期刊上,24篇出现在B类期刊上,而349篇文章发表在B类以下的期刊上(见图2)。从中可以看到,发表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文章还是相对较少。

图2 416篇商业模式文献发表期刊等级分布

在对416篇文献进行分类中,发现开展理论研究的文章超过半数,达到58%(242篇),而统计分析的实证文章只有6%(24篇)。此外,有69篇文章进行了相关的案例研究,达到17%,而将商业模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文章,如罗峰[4]在《管理世界》上发表的文章探索了企业孵化器是如何通过自身的运作模式创造价值的,此类文献总共81篇,占到19%(图3)。

图3 416篇商业模式文献研究类型分布

其中24篇实证文章,有5篇文章发表在A类CSS⁃CI期刊上,4篇发表在B类的期刊上,而15篇出现在B类以下的期刊上(见图4)。进一步从发表的比例来分析,A类期刊上商业模式的实证文章的比例为11.6% (5/43),B类期刊上实证文章的比例为16.7%(4/24),而B类以下的期刊上实证文献仅占到4.3%(15/349)。由此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顶级的学术期刊(A类与B类CSSCI)更为倾向理论论述严谨、数据分析严格的实证文章,这对未来的学者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4 24篇商业模式实证研究发表期刊等级分布

三、国内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要素分析

任何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在对所有的文献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四种理论基础开展相关的研究。

(1)价值理论。通过对商业模式文献研究的系统回顾,可以看到价值理论是商业模式研究中最为常用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内涵是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和传递给顾客价值的逻辑,包括价值创造和传递的收入、成本以及利润结构[5]。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其内部的生产运作结构、关系资本和合作伙伴网络等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持久收入的要素[6-7]。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更高的价值获取而对涉及价值创造、传递以及获取的一系列组织活动和架构进行的创新和变革[8]。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实际上包含了企业对价值链上各类参与者及其角色的识别和认知、对产品和服务的商业价值的重新认识和界定以及所涉及的商业运作关系的再认识[9]。项国鹏和罗兴武[10]构建了以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与获取为三个维度的PCAA价值创造模型,分析了浙商龙头企业商业模式演化的机制。罗峰[4]以企业孵化器为目标分析了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机理,探索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韩松和蔡剑[11]则将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机制应用到了社交网站的服务集成上,使得商业模式更为直观地被解读。

(2)扎根理论。扎根理论是近几年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扎根理论强调通过对调研资料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并从中提取理论框架,是一个不断归纳、自下而上对资料进行浓缩提炼的过程。程愚和孙建国[12]运用扎根研究方法,深入案例调研企业获得一手原始数据,抽象出了商业模式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揭示了其内在的理论联系机制,发展了商业模式一般性理论模型。马凤岭和陈颉[13]借助扎根理论的方法开展探索性研究,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商业模式演进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商业模式演进的内在动力机制。项国鹏等[14]基于扎根理论的思想对商业模式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编码和提炼,提出包括价值三维度、商业模式设计主题、商业模式治理、价值网络和价值创造动机等五个研究主题在内的商业模式综合研究框架。

(3)战略管理理论。廉志端[15]指出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对商业模式进行的变革和创新是涉及组织整体运作的系统性行为,将会对组织的战略发展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战略管理的视角来看待商业模式的发展。郭蕊和吴贵生[16]也认为,商业模式研究的基础是三种主要的战略管理理论: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价值网络理论。价值链和价值网络可以统一归为价值理论的讨论范畴。而资源作为商业模式的核心构成要素已经被学者广泛接受,由于企业的核心资源可以产生竞争优势,具备价值、稀缺、不易模仿和不易被替代等特征,因此也更易促进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以及价值的创造[14]。

(4)经济租金理论。商业模式创新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以及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动力在于企业对经济租金和超额利润的追求,特别是对创新租金的诉求[17]。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组织活动可以采用经济租金理论的框架和视角来解释[18]。Penrose[19]首先提出了“企业经济租金”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他通过对单个企业成长过程的系统分析,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将企业看作是“黑箱”的局限,揭开了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他指出企业的成长需要获取能够为其拓展生产的知识、资源、能力和经验,以此获取经济租金。企业为了获取经济租金,一方面通过为产品市场设置较高的进入壁垒,从而使得潜在的进入者无法或很难进入,企业因此占据竞争优势和地位;另一方面是企业构建独特的市场细分,进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产品,为客户带来新颖的价值享受,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并获取超额利润。然而,企业在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企业经济租金的获得不仅仅是依靠垄断地位和生产要素,而是需要企业通过敏锐地识别市场潜在的需求[16,20],创造出满足客户群体的产品和服务,构建顾客的忠诚度,进而获得超额回报。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们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的研究视角来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界定和分类。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列在表1中。

表1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四、当前国内商业模式实证研究的框架

当前在商业模式研究中引入实证分析的文章还较少,为了更为清晰地把握当前实证研究的脉络,本文将所有的实证文章按照商业模式在模型中的角色分为以下三种。

(1)探究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驱动因素,如图5和图6所示。此类研究成果最为丰硕,学者从组织内外部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影响商业模式发展的因素。郭朝阳和吕秋霞[21]从虚拟社区的研究视角入手,分析了社区内成员参与动机对商业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两者对社区发展的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使得商业模式的研究具体化,促进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文亮、贾厚光和何继善[22]则将商业模式的研究聚焦在创业的范畴,探讨了创业的三个关键资源(环境、机会和能力)以及所处行业环境的吸引力和经济性等特征如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的选择。而曾萍和宋铁波[23]基于内外部因素整合的视角,通过实证分析阐释了社会资本、企业治理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和IT基础是如何共同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视角。

图5 商业模式的前因驱动因素研究

图6 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驱动因素研究

探究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变量也是研究的一个热点。丁浩、王炳成和段洪亮分别探讨了创新合法性和员工人格特质如何调节影响员工企业家精神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将人的因素引入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之中,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进行了有益扩展[24-25]。李东娟[26]、周敏等[27]、胡保亮[28]、郭毅夫[29]则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市场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上。他们分别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市场推动和压迫等角度论述了市场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行为和选择的。同时,周敏等[27]人还将战略管理引入到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中,分析了组织战略柔性和组织间合作等因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文献研究。郭海和沈睿[30]则运用交易成本和动态能力理论检验了环境包容性与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他们指出环境包容性、技术波动和竞争强度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而需求不确定性阻碍商业模式创新。

(2)商业模式及相关概念对绩效的影响,如图7所示。由于国外顶级期刊关于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因此,国内对于此类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程愚、孙建国、宋文文和岑希[31]以及胡保亮[28]他们分别从创新和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了价值链营运效应和知识搜索如何通过中介效应将商业模式和企业绩效有机联系起来,揭示了商业模式影响企业绩效的深层机制。郭京京和陈琦[32]则研究了环境动态性和关系嵌入性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他们借鉴Zott和Amit的研究,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设计分为效率型和新颖型两种商业模式设计。结果表明两种商业模式设计都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环境动态性对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着正向调节作用;关系嵌入性则对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胡保亮[33]以5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他发现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二者的交互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崔楠和江彦若[34]将商业模式设计分为驱动市场型和市场驱动型两种,重点探究了战略导向如何调节两种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商业模式设计的概念范畴。罗倩,李东和蔡玫[35]则以Zott和Amit(2008)的模型为基础,将商业模式和企业竞争战略整合构建了两者相互匹配的研究模型,将研究情境扩展到了中国的高新技术行业。

图7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3)商业模式作为调节或中介机制(如图8-10所示)。由于商业模式的兴起为当前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情境,因此将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纳入到中介和调节因素之中,探究在不同的商业模式情境下,组织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成了研究的热点。王翔[36]借鉴Zott和Amit的研究,根据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来源的差异,将商业模式分为新颖导向型和效率导向型两种,并利用中国创业板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如何影响技术创新与企业获利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表明新颖导向型商业模式会显著增强技术创新和获利之间的正向关系,而效率导向型商业模式以及新颖和效率导向兼顾的商业模式则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肖挺和刘华[37]则将关注点聚焦到了房产行业。他们将自营销售和代理销售两种商业模式引入到了高管团队特质与房产企业绩效的研究之中。基于“高层梯队理论”视角,发现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中,自销商业模式对高管团队的任期和董事长的教育、年龄、任期与企业业绩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强,而同时对高管团队年龄的异质性与业绩之间的负向影响也更为显著。

图8 商业模式的调节效应研究

图9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

图10 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

商业模式作为中介变量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流。闫春[38]基于组织二元性的研究视角,将创新分为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并检验了两种创新方式通过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来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张晓玲、赵毅和葛沪飞[39]将商业模式分为价值共创性、可扩展性、难以模仿和持续性四个典型特性,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这四种特性如何影响企业的关键资源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郭海和沈睿[40]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探讨了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的机制与路径。他们发现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个有效的中介桥梁可以将创业机会识别和绩效联系起来。同时需求不确定和环境包容性减弱机会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影响,而竞争强度加强机会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揭开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的现实路径选择,将创业与商业模式的研究结合起来,丰富了相关的文献研究。

五、现有研究小结和未来研究展望

(一)现有研究小结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和总结,可以看到商业模式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框架、案例、实证和应用四大类。其中,理论框架研究主要是基于价值理论、扎根理论等视角对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因素分析,这为之后的实证和案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案例研究则是针对特定的企业或行业商业模式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从中发掘商业模式的内涵;实证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延伸,通过科学严格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统计以客观的数据结果来验证理论的假设,前文已经对24篇实证文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综述,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商业模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而应用研究则是将商业模式这一管理学概念具体化到实际的研究问题中,例如罗峰[4]与马凤岭和陈颉[13]将商业模式的概念具体到企业孵化器的研究之中,探讨了更为实际的管理问题。

国内现有的商业模式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脉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说来,2009年才出现商业模式的实证性文章,到目前为止数量仍较少,且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由于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的差异,导致现有的研究对于商业模式到底含有哪些构成要素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还缺乏充足的实证支持,对于企业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概念的影响因素、运作机制以及情境因素的探讨仍然不够全面,这为之后的相关研究保留了较大的空间。

(二)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相关总结分析,本文认为后续商业模式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以弥补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足。

(1)探究新的理论基础。尽管当前商业模式的研究已经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商业模式仍然是一个理论发展中的概念[8],这导致不同的学者因自身研究视角或兴趣的差异,而对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产生了一定的争议。价值理论的视角认为商业模式是价值主张、价值链、价值网络和收益机制等的集合体,而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则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交易的主体、内容、方式和定价等。因此,理论视角的不统一导致概念界定的不一致,由此降低了实证结果的可信性和普适性。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发展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促使商业模式的概念更为直观化和明了化,以区别于其他概念。在对概念的界定达成较为统一认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究影响商业模式运作和实施的前因变量以及中介和调节机制等,这样才有助于研究理论被普遍接受。

(2)转型背景下的制度因素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当前国内商业模式研究主要从外部竞争环境、产业特征和技术发展等方面来分析企业实施商业模式的影响因素,而没有深入探讨转型经济情境下企业所面临的制度因素如何影响商业模式的选择。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的变革时期,企业实施商业模式设计和创新的制度环境明显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制度的规则、规范和认识三个维度必然会对企业不同商业模式的选择和实施产生差异化的影响,然而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未来转型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研究可以基于制度视角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针对中国转型经济背景的特征,分析在此情境下商业模式的制度特征以及其对不同商业模式选择的影响。例如,分析商业模式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有哪些新的构成要素和分类标准,并进而构建更为完备的研究框架。相关的研究也表明,由于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经济更加具备不确定性等特征,这对于商业模式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影响,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不同的行业以及所有制企业在实施商业模式设计和创新的动力、机制以及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在中国的情境下,制造业和服务业对于商业模式的关注程度存在一定差异[40]。同时,与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仍然占据着经济发展的主流,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方向,但面临着不同的制度环境。因此,在中国转型经济的情境下,探讨行业间以及企业间商业模式活动存在差异的内在机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将会取得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3)深入研究企业内部因素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机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更多的关注点聚焦在了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开展商业模式的推动力上,只有较少的研究关注了诸如企业竞争战略对商业模式的影响。从商业模式的内涵和特征可以发现,实施商业模式需要企业系统整合其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基于一种系统论的视角来创新商业模式。

然而当前对于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如何影响商业模式的研究仍然较少。具体而言,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以下两个方面开展:首先,研究企业内的资源和能力对商业模式的影响。资源和能力是组织开展生产和创新活动的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

组织如何对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准确判断,并进而与商业模式进行匹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资源管理理论对商业模式选择的解释力度,揭示不同企业商业模式发展道路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其次,研究个体因素对商业模式的影响机制。探讨员工个体层面的因素对商业模式影响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虽然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创新是组织高层决策的结果,然而员工个体层面的组织行为将会对商业模式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加强个体员工对商业模式的认知,提升其对商业模式变革和创新的认可度和执行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此类研究将从更深层次上揭示影响商业模式变革的因素,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Timmers 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1998,8(2):3-8.

[2]Mahadevan B.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42(4):55-69.

[3]龚丽敏,魏江,董忆,等.商业模式研究现状和流派识别:基于1997-2010年SSCI引用情况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3,25(6):131-140.

[4]罗峰.企业孵化器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分析[J].管理世界,2014(8):180-181.

[5]Teece D J.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172-194.

[6]Hamel G.Leading the revolu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

[7]Applegate L M.Emerging e-business models:Lessons from the field[R].Boston,M 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01.

[8]Zott C,Amit R,Massa L.The business model: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37(4):1019-1042.

[9]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0(5):86-92.

[10]项国鹏,罗兴武.价值创造视角下浙商龙头企业商业模式演化机制——基于浙江物产的案例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44-54.

[11]韩松,蔡剑.基于社交网站商业模式服务集成的价值创造研究[J].管理评论,2013,25(7):20-27.

[12]程愚,孙建国.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要素及其关系[J].中国工业经济,2013(1):141-153.

[13]马凤岭,陈颉.基于扎根理论的孵化器商业模式演进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5):130-136.

[14]项国鹏,杨卓,罗兴武.价值创造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回顾与理论框架构建——基于扎根思想的编码与提炼[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6):32-41.

[15]廉志端.基于战略分析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4(5):62-65.

[16]郭蕊,吴贵生.商业模式理论辨析[J].技术经济,2014,33 (1):14-23,91.

[17]Gambardella A,McGahan A M.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n⁃dustry structure[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262-271.

[18]陈翔.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19]Penrose E 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 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59.

[20]罗珉,曾涛,周思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5(7):73-81.

[21]郭朝阳,吕秋霞.成员参与动机对虚拟社区商业模式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9(1):98-107.

[22]文亮,刘炼春,何继善.新创企业商业模式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扎根理论方法的运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07-210.

[23]曾萍,宋铁波.基于内外因素整合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7):989-996.

[24]丁浩,王炳成,段洪亮.科技型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合法性与员工企业家精神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1):80-85.

[25]王炳成,丁浩,段洪亮.商业模式创新、员工企业家精神与人格特质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6):106-116.

[26]李东娟.旅游网站在线预订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研究,2014(10):38-43,57.

[27]周敏,邵云飞,李巍.企业组织与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10):59-68.

[28]胡保亮.商业模式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知识搜索的中介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7):19-24.

[29]郭毅夫.商业模式转型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2,20(S2):594-599.

[30]郭海,沈睿.环境包容性与不确定性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0):97-104.

[31]程愚,孙建国,宋文文,等.商业模式、营运效应与企业绩效——对生产技术创新和经营方法创新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7):83-95.

[32]郭京京,陈琦.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4,28(3):83-90.

[33]胡保亮.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3):95-100.

[34]崔楠,江彦若.商业模式设计与战略导向匹配性对业务绩效的影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2):45-53.

[35]罗倩,李东,蔡玫.商业模式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对Zott模型的改进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7):40-47.

[36]王翔.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和获利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4):555-561.

[37]肖挺,刘华.两种商业模式下高管团队与上市房地产企业业绩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18(1):98-107.

[38]闫春.组织二元性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商业模式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 (7):59-68.

[39]张晓玲,赵毅,葛沪飞.商业模式典型特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中介影响——基于企业关键资源视角[J].技术经济,2015,34(2):1-12.

[40]郭海,沈睿.如何将创业机会转化为企业绩效——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及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3):70-83.

[责任编辑:欧世平]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6)03-0178-07

收稿日期:2015-11-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32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0915013103)

作者简介:庞长伟(1985-),男,山东泰安人,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李垣(1961-),男,云南曲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Research Situation of Domestic Business Models —An Analysis of CSSCI from 2000 to 2014

PANG Chang-wei1,LI Yuan2
(1.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China;2.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2,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business model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business model research,this paper applies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to analyze and sort out 416 articles published in CSSCI with aiming to find the theoretical gap in domestic business model research.The study shows that:There is still no uniform cognition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domestic research and lacks a widely accepted theoretical basis;The current empirical studies are still small,and the related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top journals are also relatively few.In view of the above finding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domestic research situation of business models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business model;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bibliometric method;review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综述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商业模式从0到N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持之以恒反“四风”——我省正风肃纪工作综述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