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喜玲,陈忠卫,刘依冉(1.安徽财经大学 a.商学院;b.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所,安徽 蚌埠 33041;.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差异性及其根源
郝喜玲1a,1b,2,陈忠卫1b,刘依冉2
(1.安徽财经大学 a.商学院;b.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所,安徽 蚌埠 233041;2.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创业者从失败中重新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创业失败学习能够帮助创业者更加理性面对创业失败,增加后续成功的机会。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创业失败学习问卷,并检验不同创业者的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差异性。文章通过29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表明,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可以区分为认知改变和能力提升两个维度。技术创业者和感知环境动态性高的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更多,非技术创业者和感知环境动态性低的创业者具有的创业经验对创业失败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创业失败;创业失败学习;创业经验;技术创业;环境动态性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3.022
Fredland和Morris早于1976年在行为学习研究中就提出失败学习的概念,并认为失败经验是组织学习的特殊内容[1],但直到McGrath主张重视创业失败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之后[2],学者们才开始关注创业过程中失败学习。然而现实中,有一些创业者可能会为了维持企业形象或具有“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维,他们不愿意公开谈论失败经历,此种心态和思维往往导致创业者对失败经历反思不足;学术研究中,同样存在“反失败偏见”(anti-failure bias)[2],学者们较多聚焦于成功创业者和最佳管理实践[3],忽视创业失败学习的研究价值。但与此同时,许多成功的创业者承认从创业失败中获益良多,创业失败诱发的负向刺激更能激发创业者学习,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到的宝贵知识和技能对其后续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创业就是创业者不断“试误”与不断学习的过程,研究表明,高效的创业者善于从失败中学习[4]。
已有的创业失败学习研究主要是围绕制约失败学习的影响因素,并借鉴组织学习、创业学习、成人学习等相关理论的构念来挖掘失败情境下学习的特殊性,如研究主要关注失败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等,但是相关研究较多倾向于趣闻轶事[5],仍然处于现象的描述和质化研究,少有实证研究。在这些质性和少量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较多关注创业失败学习内容,他们关注创业者从失败中学习到哪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5-9]。但是,回顾相关研究发现,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一致性结论,如有学者提出创业失败学习包括自我学习、商业学习、网络与关系学习以及新企业管理学习等4个方面[5];也有学者提出应该包括自我学习、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等3个方面[8];还有学者认为创业者在经历失败后可以通过改变自身行为和组织政策两个内容来展开学习[9]。这些研究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创业失败界定不同,先前较多研究将创业失败等同于企业失败,根据判定企业失败的标准来选择研究对象,这种界定方式优点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创业失败与一般的企业失败存在很大差异,创业失败比一般组织失败更具离散性、碎片化和多样性[10]。本文借鉴组织行为研究中对失败的定义,结合创业情境的独特性,突出创业失败的本质基础上,扩大其外延,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先前创业失败学习研究成果,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出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包含了认知改变和能力提升2个维度,并分析了不同创业者的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差异性。
(一)创业失败与创业失败学习
现有创业失败研究大多数借鉴企业失败的评定标准,将创业失败视为新企业所有权终止[11-12]、新企业破产[13]、未达成创业者目标对新企业的终止[2,14]、出售和关闭或不再继续运营[15]等。学者们从财务和法律层面最终结果来判断创业失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忽视了创业失败与一般企业失败的区别。创业是由若干事件构成的递进式组合,其过程具有复杂性、渐进性和路径依赖性[16],创业失败比一般组织失败更具离散性、碎片化和多样性[10]。创业者在创业中难免会经历不少困难甚至是灾难,将这些困难或灾难也看作一种失败来研究,将更贴近创业实践和理论[17]。因此,也有学者提出创业失败并不一定是新企业终止或企业业务中断,而应该将其界定为创业企业在创建和管理过程中,创业企业实际绩效与创业者预期目标或结果偏离的一种状态[6,18],本文认同且也采用这一定义。这种定义不仅与先前组织行为研究中失败的本质内涵保持一致,而且更好刻画创业实践,增强对现实的解释力度。
Cope的研究通过对8位创业者失败案例分析提炼出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第一是对自身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技能、态度和信念的认知;第二是对企业和创业失败的认识,包括对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对失败原因的认识;第三是网络关系,包括内部和外部关系管理;第四是新企业的管理,包括如何有效运营和管理新企业[5]。于晓宇,李雪灵和杨若瑶借鉴Cope的研究通过对失败情景材料的内容分析发现首次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包括自我学习、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3个方面[8]。这两个研究的差异性,一是因为研究情境不同,于晓宇等的研究检验了Cope研究在中国情境下的独特性;二是研究对象的不同,后者研究对象是首次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前者并没有严格区分创业失败的次数。在将创业失败内涵和外延扩大基础上,本文探索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及其差异,一方面与组织学习研究中失败学习相关联,另一方面,将组织中失败学习研究成果应用到创业失败情境,深化和丰富创业失败学习,而且根据创业失败情境的独特性丰富组织行为研究中失败学习研究。借鉴组织学习领域的失败学习内容研究以及创业失败研究的相关成果[5-7],本文认为,创业失败学习是指创业者通过创业失败经历获得创业知识和创业行为相对持久的改变,其内容应该从创业者通过创业失败对自身创业技能和素质、企业优势和劣势、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认知改变,进而改变自身和企业行为。
(二)创业经验和创业失败学习
创业经验是指创业者在以往的创业经历中获得的感性和理性的观念、知识和技能等[19]。Politic和Gabrielsson[17]研究发现已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创业失败,更容易将创业失败视为学习机会。相比于缺少经验的创业者,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能够以一种系统和专业的方式面对和处理失败[6],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利局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管理、控制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不利局面,能够及时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应对[20]。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借鉴以往创业经历中积累的处理失败、化解危机的经验和技能,并通过“策略性失败”获得学习。在面对和处理失败时,创业经验能够使得创业者识别更多机会,尤其是创新性的机会[3],创业者先前创业中积累的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关系网络增强对这些机会的利用[21]。此外,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拥有更丰富的社会网络,他们懂得如何与有经验的管理者和潜在投资者搞好关系[22],创业者所嵌入的复杂社会网络关系在创业失败的时候能够给他们提供有益的建议、支持与援助,来自社会的支持与肯定不仅会有效地促进创业者从失败情绪中恢复,而且能够帮助创业者更好认识和理解失败,拥有的社会资源帮助创业者更好处理失败,从而从创业失败中学习更多内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相对于没有创业经验,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更多。
(三)技术创业和创业失败学习
技术创业需要将技术创新转化为能够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商业模式,由于新技术本身蕴涵的技术开发和商业价值的不确定性,顾客需求与市场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因此技术企业面临着比一般新企业更高的不确定性和成长的约束。技术创业的有自身的特点,如技术机会窗口的短暂性和技术内含的隐性知识[23],相对于普通的新创企业,这将大大缩短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这时候技术企业的创业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提取技术的商业价值,把握住机会的时间窗口,很可能由于技术更新换代或不被市场接受而失败。技术企业的这些特征,使创业者面对失败时,在时间压力下必须积极探究失败的原因,并做出快速反应。相对于非技术创业者,技术创业者整体而言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他们的学习和吸收能力较强,在经历创业失败后,能够更好地反思和学习。
此外,相对于非技术创业者,技术创业者创立企业更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3],他们对技术企业的愿景和价值创造有更清晰的认知,对新企业要实现的目标有更多的承诺和认同。当创业者开展与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认同有关联的行为和活动时,即使行为结果失败,创业者进行后续活动的动力也会提高,因为他们通过之前的创业失败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不足从而达到自我认同的目标[24]。因此,技术创业者在经历创业失败后,容易将失败视为学习机会,且更有动力继续创业和发现更多的机会。创业者通过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认为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因此对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会变得更有动力和激情[2],他们因此会在创业失败中获益更多。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相对于非技术创业者,技术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更多。
(四)感知环境动态性和创业失败学习
Dess和Beard[25]认为环境动态性是指对相关环境要素的无法预见程度以及实际情况与预测情况的差异。Tan[26]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环境动态性包括对相关环境要素是否变化和变动幅度的无法预测性。从国内外学者对环境动态性界定可以看出,环境动态性程度高低与创业者的感知和判断存在很大关系。创业者通过对环境感知,来解读突发事件并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来应对危机。创业者感知环境动态性高时,由于环境中各要素间关联关系变得动态、隐含与模糊,增加了创业过程中不确定性[27]。创业过程充满动态性和复杂性,为应付这些不确定性,创业者需要时刻对外部环境保持高度关注和敏感性,不断解读和获取环境变化相关信息并做出预测、判断和决策。感知环境动态性高的创业者经历创业失败后,一方面,环境中各因素的动态关联性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导致识别与理解失败与环境关联关系所需信息极大不足[28],这就需要创业者重新获取相关信息。并且创业者对环境理解的先前经验和知识迁移性较低[29],为了更好理解和处理创业失败,必须重新理解和认识顾客、市场、政府政策等相关环境信息,进而选择合适的资源利用方式和适宜的战略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感知环境动态性高的创业者在经历创业失败后,可以及时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变化和相关的技术发展信息,更好地发现市场需求变化方向和技术、政府政策的变化,更好发现和获取有利的创业机会。相反,创业者感知环境动态性较低的情况下,新企业因环境较为稳定而提高了风险承受力,并且资源相对更易获取[30]。新企业在经历创业失败后,创业者可以参照创业者原先的做法或竞争者的做法应对和处理失败,无须进行深度调研,这样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较少。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感知环境动态性高的创业者比感知环境动态性低的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更多。
(一)测量工具和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主要集中在2014年7月-2014年9月,选择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作为调研对象。本文将创业失败定义为创业企业实际绩效与创业者预期目标或期望结果的一种偏离,请调研对象根据最近一次创业失败经历回答问题。问卷发放主要是找专业的调研公司帮助发放问卷,研究人员协同调研公司工作人员回收问卷,并根据反向计分题目进行排查,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98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29.8%。
在本次调研中,样本企业覆盖包括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河北、河南等15个省份,其中技术创业占53.8%,非技术创业占46.2%;创业者中男性被试居多,共有159人,占总人数比例为54.5%;具有本科创业者一共198人,占67.8%,其中技术创业者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为86%,也就是说技术创业者学历水平普遍较高。表1为样本人口统计特征的分布。
表1 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二)变量测量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量表主要依据Cope的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编制[5]。具体来说,量表编制流程如下:首先,由研究团队将Cope的失败学习内容翻译成中文,并请三位有英文国家留学经历的心理学专业和管理学博士进行回译。研究团队对其中不一致的地方进行多轮讨论,根据该内容编制了14个问项,所有问项均采用Likert7级量表,形成量表初稿。其次,问卷在初步设计出来以后,邀请专家和企业家们多次以团队形式进行讨论,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了修改,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同时,研究者在2014年5月-6月期间选择30名创业者进行预调研,根据他们的反馈对个别题目表述方式进行微调,主要目的是改进问卷的提问方式,以避免语病和歧义,使企业家明白无误地理解问题的含义,并尽可能提供真实的答案。
创业经验指创业者在创办新企业之前有过的创业经历,创业经验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为创业者再次创业奠定了基础。对于创业经验的定义和测度大都是将创业者先前经历的创业事件的时间及其次数等同于创业者所拥有的创业经验的多少[21]。本文以创业者先前创业次数测量创业经验。对感知环境动态性的测量改编自Miller和Fries⁃en[31]的研究,感知环境动态性通过,顾客需求变化的速度、产品技术变化的速度、政府政策变化的速度和市场竞争的程度等题项测量。借鉴Samuelssnon和Davidsson[32]的研究,本文认为技术创业将一项技术在某一领域实现商业化,具有研发活动、积极从事知识产权活动、产品或服务独特且面临竞争压力较小的特征。本文采用的测量题目为具备下列特征之一为技术创业:有研发活动、提供的是技术产品或服务、有研发人员。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数据均来自于单一被试者,可能会有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出现,通过Harman单因素检验来检验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检验标准为,将所有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观察未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如果只得到一个因子或某个因子解释力特别大,表明共同方法偏差严重。本文中,全部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867,卡方为1413.62,显著性水平为0.000。未经旋转时共得到4个因子,最大方差贡献率为30.35%,并没有占到多数,可以确定本文共同方法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为了确定创业失败学习内容潜在构面,研究者将所有样本随机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部分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首先,使用SPSS软件对第一部分样本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我们对样本做了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该样本非常适用于因子分析(KMO=0.855,Chi-Square=918.028,df=66,p=0.00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共同因子,使用极大方差法旋转,选取特征值大于1.0以上的共同因子,最终得到2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包含12个测量条款,累计解释方差46.606%,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删除共同度低于0.3的一个问项以及因子负荷小于0.5的一个问项。由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提取的2个因子与Cope原来的失败学习内容4个方面有一定差异,将网络关系管理和企业管理合并为一个因子,自身和企业的认识合并成为一个因子,根据问项内容分别命名为能力提升和认知改变,前者侧重创业行为的改变,后者侧重创业知识的增加。
表2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使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内部信度,首先,分析了创业失败学习内容2个因子和总量表的α系数,结果显示能力提升和认知改变的2个维度的α值依次为0.798和0.70,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总体α值为0.831,创业者感知的环境动态性的α值为0.65,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本次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可信度高。为了进一步验证2维度结构,使用EQS6.1软件对另一部分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极大似然法,其拟合指标为:χ2=90.864,df=53,GFI= 0.933,IFI=0.970,CFI=0.970,NFI=0.932,RMR=0.051,RMSEA=0.050,各项指标达到理想的结果,2因子结构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印证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
(二)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假设1认为,相对于没有创业经验,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更多。根据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的2个因子对其进行均值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创业失败学习的2个因子的显著性水平高于0.1,假设1没有得到支持,也就是说是否具有创业经验对创业失败学习没有显著差异。
表3 创业经验的独立样本t检验
假设2认为,相对于非技术创业,技术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更多。根据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的2个因子对其进行均值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2个因子的显著性水平低于0.1,假设2得到支持。
表4 技术创业的独立样本t检验
假设3认为,感知环境动态性高的创业者比感知环境动态性低的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更多。本文首先对创业者感知的环境动态性的四个问项进行平均,然后进行中心化,根据中心化结果分为感知环境动态性高低2组,分组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5,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2个因子的显著性水平低于0.1,假设3得到支持。
表5 感知环境动态性的独立样本t检验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可以区分为认知改变和能力提升两个维度,是否具有创业经验对创业失败学习无显著差异。相比而言,技术创业者、感知环境动态性高的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内容更多。
(一)创业经验对创业失败学习影响的进一步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假设1没有得到验证,即先前创业经验对创业失败学习内容没有显著影响,为此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和分析这一研究结论背后的原因。在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企业类型和环境的动态性等因素影响创业者对市场、顾客、技术、战略等的评定和选择,进而可能影响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为此,我们分别检验了企业类型和感知环境动态性对创业经验与创业失败学习关系的交互作用。
(1)检验了技术创业对创业经验与创业失败学习关系的交互作用。数据分析表明在认知改变维度显著性水平为0.078,调整R平方为0.052;能力提升维度显著性水平为0.329,调整R平方为0.029。为了更清晰显示在认知改变维度上的交互作用,我们画了交互图如图1所示。
图1 创业经验与技术企业的交互作用
从图1看出在技术创业组和非技术创业者,创业者的创业经验与认知改变维度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不同。技术创业具有创新性、不确定性和机会窗口的短暂性等特点,这需要技术创业者在不确定环境和大量信息中,快速有效采取开创性的行动把握机会,但是创业者的创业经验中对某些行业、技术、社会网络的知识储备,会导致创业者形成自身独特的认知结构和主导逻辑[33]。在面对创业失败时,这种认知结构和主导逻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创业者开阔视野和积极尝试创新想法和行动,进而导致其认知改变相对较少。而在非技术创业企业中,创业者可以借鉴创业经验更好应对和处理失败,这种认知结构和主导逻辑在知识和技能迁移和创造性应用过程中凸显优势。
(2)检验了感知环境动态性对创业经验与创业失败学习关系的交互作用。数据分析表明在认知改变维度显著性水平为0.02,调整R平方为0.101;能力提升维度显著性水平为0.521,调整R平方为0.073。为了更清晰显示在认知改变维度上的交互作用,我们画了交互图如图2所示。
图2 创业经验与感知环境动态性的交互作用
从图2看出创业者对环境动态性感知高低不同,其创业经验与认知改变维度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不同。创业者感知环境动态性越高,快速的、非线性的、不连续的变化导致外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增大,创业者拥有的创业经验的迁移性较低,且创业经验越多,某种程度上越限制了创业者重新认识环境变化的视野,进而导致创业者自我认知和企业认知改变很小。反之,感知环境动态性低的创业者,经历创业失败时,能够借鉴以往的创业经验和技能,很好应对和控制失败,并改变自身认知和组织流程,防止失败的再次发生。
(二)研究启示
本文探讨了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了创业经验、技术创业和感知环境动态性对创业失败学习的影响,理论上拓展了创业失败、组织学习的研究,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进行有效学习,并将学习内容应用到随后的创业活动中。
现实中新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诸多阻碍与失败,却很难从失败中学习,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创业者未能及时识别和评定失败,McGrath[2]提出从失败中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接收与识别失败信息。Cor⁃bett等[34]在分析新产品开发失败的3种方式后,提出经过深思熟虑后终止新产品开发项目,这种类型的失败最有利于创业者学习。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不仅要及时识别失败,甚至要通过主动设计“小失败”,获得“大学习”[35]。创业失败作为一个工具,创业者可以用它来判断“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创业失败学习可以增加创业者成功的机会。正如著名企业家本田宗一郎就说:“对我来说,成功只有通过不断的失败和反省才能取得。”
本文还启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创业经验的作用。实证研究分析发现,非技术创业者、感知环境动态性低的创业者具有的创业经验对创业失败学习具有积极影响。也就是说对于一些传统行业,企业面临的环境动态性较低,创业者之前积累的创业经验对创业失败的处理和应对有积极的作用,创业者也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多内容。但是,在一些技术企业或面临环境动态性较高的企业中,当面对创业失败时,创业者具有的先前创业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创业失败学习,反而一定程度上抑制创业失败学习。这启发我们应该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先前创业经验的作用。在动态性很高的的行业中创业,创业者应对和处理失败时,需要克服先前创业经验“先入为主”的影响,以发展的、辩证的、动态的视角去解读、分析和处理失败,勇于突破先前经验的局限性,从换一个视角看待失败,积极地从失败中学习。
(三)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本文开发设计了创业失败学习量表,并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创业失败学习可以区分为认知改变和能力提升两个维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文贡献之一在于解决了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可测度性。但该量表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时间、财力和精力的限制,可能考虑并不完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该量表,丰富创业失败学习的内容维度。
本文数据皆来源于创业者的自我报告,虽然检验了共同方法偏差并不严重,但是自我报告法检验创业者失败学习内容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未来研究在评价创业者失败学习内容时,应该将创业者的合作伙伴、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创业者失败学习的内容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多方评价对创业者失败学习内容做出更客观的测量。
参考文献:
[1]Fredland E J,Morris C E.A Cross-section Analysis of Small Business Failure[J].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1976,32(1):7-18.
[2]McGrath R G.Falling forward:Real Options Reaso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1):13-30.
[3]Ucbasaran D,Westhead P,Wright M.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by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2):99-115.
[4]Smilor R W.Entrepreneurship:Reflections on a Subversive Activit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5):341-346.
[5]Cope J.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Failure: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0,6(2):1-20.
[6]Cannon M D,Edmondson A C.Failing to Learn and Learn⁃ing to Fail(intelligently):How Great Organizations Put Fail⁃ure to Work to Innovate and Improve[J].Long Range Plan⁃ning,2005,38(3):299-319.
[7]胡洪浩,王重鸣.国外失败学习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11):39-47.
[8]于晓宇,李雪灵,杨若瑶.首次创业失败学习:来自创业新手新企业与行业特征的解释[J].管理学报,2013,10(1):77-83.
[9]李圭泉,葛京,席酉民,等.失败经历对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史玉柱二手数据的分析[J].管理学报,2014,11 (5):634-640.
[10]张玉利,郝喜玲,杨俊,等.创业过程中高成本创业失败学习的内在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5,12(7):1021-1027.
[11]Singh S,Corner P,Pavlovich K.Coping with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2007,13(4):331-344.
[12]Watson J,Everett J E.Do Small Businesses Have High Failure Rates:Evidence from Australian Retailer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6,34(4):45-62.
[13]Shepherd D A,Haynie J M.Venture Failure,Stigma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a Self-verification,Self-determi⁃nation View[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11,5 (2):178-197.
[14]Ucbasaran D,Shepherd D A,Lockett A,et al.Life after Business Failure:the Process and Consequences of Busi⁃ness Failure for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39(1):163-202.
[15]Ucbasaran D,Westhead P,Wright M,et al.The Nature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Business Failure and Compara⁃tive Optimism[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0,25 (3):541-555.
[16]田莉,池军.基于过程视角下的技术创业研究:兴起、独特性及最新探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31-36.
[17]Politis D,Gabrielsson J.Entrepreneurs'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2009,5(4):364-383.
[18]Sitkin S B.Learning through Failure:the Strategy of Small Losses[C]//Staw B M,Cummings L L.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Greenwich.CT:JAI Press,1992:231-266.
[19]MacMillan I.To really Learn about Entrepreneurship,Let Us Study Habitua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6,1(3):241-243.
[20]李雪灵,范长亮,申佳,等.创业失败与失败成本:创业者及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159-166,176.
[21]赵文红,孙万清.创业者的先前经验、创业学习和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3(11):53-57.
[22]Mosey S,Wright M.From Human Capital to Social Capit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echnology-based Academic En⁃trepreneur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7,31(6):909-935.
[23]Kirzner I M.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20-22.
[24]Brunstein J C,Gollwitzer P M.Effects of Failure on Subse⁃quent Performance:the Importance of Self-defining Goal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 (2):395-415.
[25]Dess G,Beard D.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ask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4,29 (1):52-73.
[26]Tan J.Perceived Environment,Strategy Orientation,Owner⁃ship Effect and Implication in a Transition Economy:an Empirical Stud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D]. Blacksburg: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1993.
[27]Baum J R,Wally S.Strategic Decision Speed and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1):1107-1129.
[28]Sirmon D G,Hitt M A,Ireland R D.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273-292.
[29]赵文红,李德铭.创业者先前知识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2014(8):55-61,105.
[30]Zahra S A,Neubaum D O,Huse M.Entrepreneurship in Medium-size Companies: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Owner⁃ship and Governance System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5):947-976.
[31]Miller D,Friesen P H.Strategy-making and Environment:the Third Link[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3,4 (3):221-235.
[32]Samuelsson M,Davidsson P.Does Venture Opportunity Variation Matter?Investigating Systematic Process Differ⁃ences Between Innovative and Imitative New Venture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9,33(2):229-255.
[33]安宁,王宏起.创业者先前经验、学习模式与新技术企业绩效——基于初始条件视角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9):34-42.
[34]Corbett A C,Neck H M,DeTienne D R.How Corporate En⁃trepreneurs Learn from Fledgling Innovation Initiatives: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Termination Script[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7,31(6):829-852.
[35]Baumard P,Starbuck W H.Learning from Failure:Why it May not Happen[J].Long Range Planning,2005,38(1):281-298.
[责任编辑:张兵]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6)03-0141-07
收稿日期:2015-08-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630044)
作者简介:郝喜玲(1981-),女,山东汶上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业与中小企业成长;陈忠卫(1968-),男,浙江东阳人,教授,山东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创业与企业成长;刘依冉(1988-),女,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业管理,创业认知。
Differences and Causes of the Contents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Learning
HAO Xi-ling1a,1b,2,CHEN Zhong-wei1b,LIU Yi-ran2
(1.a.School of Business;b.Center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Growth,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41,China;2.School of Busines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It is a distinctive learning processes for entrepreneurs to recover and re-emerge from the failure.Facing entrepre⁃neurial failure,learning can help entrepreneurs become more rational and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subsequent success.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this paper develops the questionnaire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learning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entrepreneurs,and makes a data analysis of 292 valid questionnai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learning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dimensions:cognition modification and ability promotion.More⁃over,technical entrepreneurs and entrepreneurs with a high level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dynamism can learn more from entrepreneurial failure.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s of non technical entrepreneurs and entrepreneurs with a low level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dynamism have apositive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learning.
Keywords:entrepreneurial failure;entrepreneurial failure learning;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technical entrepreneurship;environmental dynam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