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平
摘 要: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这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所证明的一条真理,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纳为教学重点,初中生物教学亦是如此。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实际却往往不够理想,造成这一现象,师生双方皆有一定原因,必须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对此,本文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90-0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为对象的生物学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具备一定的生物素养是作为21世纪的人才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兴趣是促使人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关键就在于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此,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和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也可结合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兴趣。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了他们需要的野生大豆,并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拯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为什么会这样奇特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趁此时机,教师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
二、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如果每节课都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就觉得坐不住了。每节课上30分钟,剩下的15分钟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或者谈谈和本堂课相关的见闻,有时候各个小组比赛反馈本堂课知识。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也会对这门课感兴趣很多。
学生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往往都不能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感情表露过于奔放,教师的一个提问、一个“有趣”的例子就足以让他们兴奋,以至于手舞足蹈,却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在他们平静下来以后及时就涉及的知识点单独对他们提问。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过于拘谨,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不仅影响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最终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采取特殊关照的方法,如让他们直接朗读教材的一段比较重要的定义或概念;课堂提问后用目光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拘谨。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三、适当开展多媒体教学
现在,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虽然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用多媒体来教学,但一个学期适当开展几次多媒体教学是有必要的,在生物课上,课本上的图片不够多,并且其对象是生物,生物它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有生命的东西,而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需要用动画这种方式来展现某一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这在传统教学中是无法解决的,而多媒体能帮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遗传与变异》的一章节中有一个教学难点,基因表达:关于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如果只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来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若教师把这一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动态的给学生演示DNA的结果,解旋过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转录过程,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最后完成过程并最终形成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这一过程,形象逼真,立体感强,有效地解决了重、难点问题,化繁为简,从而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就能使学生能够有学习成就感。例如,安排学生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根据各个小组的调查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如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可以选择生活在这个小区或是某条街道;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既可以选择自家周边,也可选择森林、农田或是河流等,要完成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小组团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需要查阅学习比较多的资料才能完成,在无形中,学生学到了生物知识,也培养了个人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五、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增加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学习小组,使学生取长补短,对少部分爱好生物又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成立生物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验操作技能、巩固生物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让初中生学习一些简单操作,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某一实验进行改进。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初中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况崇文.浅议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J].广东科技,2012(23)
[2] 宋凯波.让初中生物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研究,2010(5)
[3] 郭晓晨.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河北省涞水县求成中学074100
[4] 史淑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J].华章,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