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华
摘 要: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而探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4.133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
1.1.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对各个专业的一个班级或者部分班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由学校的教师讲授;在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时,则由企业的教师开展培训。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进入订单企业中工作,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内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但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会使学生的适应性变差,学生一旦离开订单企业另找工作,其发展能力、适应能力和塑造能力都会受到限制。
1.1.2 校外实训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需要借助和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和实践场地,在学生需要实践、实训的课程安排期间来到企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参观,并亲自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1.1.3 工程和科研项目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选择与企业进行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的合作,为学生的实践构筑一个有效平台。学校可以以此为载体进行合理的实践教学安排,并构筑完善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合作,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的产品创新和自主研发,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有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意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还要有合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否则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适用范围比较小。
1.1.4 企业兼职教师模式
高职院校倾向于在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教学中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来亲自指导,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聘请企业的专家做专业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内的新技术、新的生产工艺和新应用的生产材料以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另外,学校也可以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辅导。这样,校企合作就突破了传统的硬件设备共享,上升到了知识共享层面。
1.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和企业签订了协议构建校外实训基地,约定学生可以到企业内部实训和参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都让学生到企业内部参观,并临时实习,而且要求不得在企业正常的生产时间实习;再加上很多学校都提出了参与实习的要求,导致实习和实训的质量达不到教学要求,学生只能走马观花。
有的时候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没有签订培训协议,学生到了实习和实训的环节只能依赖相关的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与企业联系,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参观。这时候,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个人关系范围内的合作,企业一般会派一个技术员为他们指导和讲解。但是,这种机会并不多,而且每次持续的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不明显。
1.3 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
在我国现有的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很少参与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选择、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去。企业没有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中,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还是以自身为主体设定的,难以满足企业和行业的教学要求。这样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依然难以满足就业的要求。
2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校企合作为依据
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体系以专业为主要划分标准,在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充分调研行业和企业岗位群,深度分析职业技能和要求,从而制订专业的教学标准,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具备项目驱动、基于工作过程和系统化的特点。在设置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时,不能只依靠自身的力量,还要依靠企业的技术人员,大家共同参与和探讨,让教学目标、内容与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契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
2.2 构筑校企合作双师教学团队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应用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构筑双师教学团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掌握较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指导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能够访问工程项目,参与到生产一线中,亲身感受实际项目的操作过程,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双师队伍的构建。
2.3 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产学研结合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和产学院结合是2种有效的培养路径。职业院校与企业实行双轨制培训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每月按一定的标准给予实习补贴。订单班学生完成前一阶段的学习后,要到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实习周,在企业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工作技能训练,实现理论教学和实习交替。在实际的生产岗位上,学生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与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以便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实现毕业与就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孙君辉.高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探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李国会,王晓东,林源.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制造业自动化,2009,31(11):186-188.
[3]刘昭明,李瑞贵,韦巧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6-18.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