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成晓 罗卫国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鞠成晓罗卫国
摘要:社会及企业越来越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并能够胜任会计职业核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A学院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开拓及建设、校外导师建设、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专业技能的竞赛及培训等方面积极开展了一些研究与实践。同时也进行了办学模式新探索,与东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开办“注册会计师3+1班”。为了全面的促进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学院还应进一步理顺课程体系并完善教学大纲,在应用型本科教材、应用型师资队伍及实习基地等方面继续加强建设。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及企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更多的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并能够胜任会计职业核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A学院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中超过60%来自东莞,其余的也都来自广东省内。毕业生大部分在东莞及其他珠三角城市就业。随着东莞众多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必将进一步增加对高素质财务人才的需求。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相对于一些理论工作者他们更加需要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的财会人才。面对新的形势,以往延续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一)会计人才总量需求大
会计专业一直是各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就A院来讲,从2012年开始会计学专业每年招生人数都在1000人左右,是学院最热门的专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专业需求看,珠三角地区人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类、财会类、中文类、英语类、管理类等。可见会计人才仍是比较抢手的人才。据东莞市统计局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末,东莞市市民营经济登记注册户数69. 05万户,同比增长13.8%。除民营企业数目较多外东莞还拥有近4.5万家外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总数将达到上百万人。按2015年企业数目的增长核算,每年还将新增80000多家企业,如每个企业需要2至3名财会人员人员,年新增需求将会达80000多人。可见,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会计专业人才总体需求较大。
(二)会计人才供求存在结构性失衡
目前,珠三角地区开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会计专业基本都是热门专业,招生人数普遍较多,但会计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却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为珠三角地区高校所培养的会计人才仍以本科为主,虽然有些高校也会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证书,但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多数只能拿到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或初级会计师证书。据财政部统计,我国国内持有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的人数有1500万之多,但高级会计人才和管理型会计师人才不足40万,真正管理会计师人才缺口已达600万之多。珠三角地区的情况也类似,低层次的会计人才的供应总量比较大,但是很多公司需要的却是财务经理、总会计师等高级财会人才。可见,会计人才的供求失衡还是比较严重的。
(三)企业招聘会计人才高度重视工作经验
企业的会计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实务操做能力要求比较强。专门针对东莞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有89%的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至少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许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是均表示“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外语能力”是他们最重视的人才素质,并且“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软件操作”、“责任素养”等也是企业要求专业人才必备的综合素养。
A学院近几年围绕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具体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校的总体定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既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蓝图,A学院会计专业经过大量调研及充分思考,制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充分考虑了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要求及专业主干课程等内容设置中都充分考虑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增加实验、实习的教学时数,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一方面,实践教学总学时、总学分大幅增加。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性实践教学学时35.5周,学分35.5学分,占总学分比重达20.17%。加上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教学共占总学分的30.54%。大量的实践教学为学生获得专业实践能力的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大量增加了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践课程。如开设:纳税申报实训、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财务会计软件实训、审计实训等实践课程。基本上每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都相应开设了实训课,以重点培养和强化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二)加快实验室建设,保障校内实验顺利进行
A学院会计专业近几年注重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现有实验室基本可以满足相关实践课程需要,为学生实操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平台。近几年在加强原有会计手工实验室及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还与厦门网中网公司联合建立了3D综合财务软件实验室。实验软件利用电脑3D技术,模拟企业的整个财务流程,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熟悉企业财务的整套业务。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大大解决现有实验室紧张、实验地点受限制等问题,为学生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实验及毕业实习提供较好的软件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到企业真正实践前能够对企业的运作、财务核算的基本流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使其尽快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考虑到东莞及珠三角地区企业财务软件的使用情况,除原有的用友ERP软件外,2014-2015学年度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启动了用友T3、金蝶KIS两种教学软件。目前所购软件均已安装调试完毕,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两款软件在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中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三)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能够到实际单位中参与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有较大的提高。A学院会计专业现有教学实习基地19个,实习基地主要为东莞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管理,促进学生实习就业、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密切加强了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有关领导及教师多次率队走访校外实习基地,达成了多项共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均有部分会计专业学生赴实习基地参与实习,既帮助实习基地完成了一定的工作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取得双赢的效果,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就业保证。会计学专业实习基地总体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管理健全,使用情况良好。
(四)聘请企业知名人士为校外导师
为了更好的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会计学专业建立了A学院首个校外导师库。2013年12月首批聘用了10个优秀的校外专家作为校外导师,截止2015年12月共聘任了校外导师46人。校外导师有企业财务总监、总经理,也有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等实践经验丰富的各界人士,大大的充实了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这些校外导师长期从事企业的财务工作,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校外导师有的已经担任理论教学任务、有的将不定期开展实务讲座,也有的会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校外导师实务操作经验丰富,对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有较大的帮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新的探索。
(五)努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满足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
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为此,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如积极引进具有国外留学背景、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鼓励教师参加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赴企业参观学习,利用暑期组织教师赴东莞本土企业或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或顶岗工作锻炼。组织专业骨干教师使得教师在了解东莞、认识东莞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展教学、服务东莞。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外高校教学及管理培训班,重点学习了台湾几所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
(六)辅导学生参加专业证书考试及组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
考虑到很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才是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证书,同时为锻炼学生实操能力提高就业率,A学院会计专业每年精心组织学生参与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在内存考试前给予专业辅导及强化训练。目前在校学生可以考取的会计专业证书主要有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及初级会计师。截止2015年6月,2011年入学的学生,毕业时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试总体通过率为99.04%,其中10个毕业班中有5个班通过率为100%。初级会计师考试通过人数占报考人数的73.46%,通过率高于全国初级会计师考试平均通过率。
(七)办学模式新探索——与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开办“注册会计师3+1班”
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与东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及会员企业的优势,为社会及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财会人才,A学院与东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双方以“密切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宗旨开展校企合作事宜,联合组建“注册会计师3+1创新班”。“注册会计师3+1班”主要采取实行“课程+实习+就业”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相对独立于原普通会计学专业,为此,双方已特别制定了“注册会计师3+1班”培养方案。目前已经从14级会计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选拔了47名学生组成第一期学生,2015年9月已经正式开始授课。
“注册会计师3+1班”的学生以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就业方向,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该班的课程以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核心课程。学生在大一、大二与普通会计专业学生执行相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入大三开始单独上“注册会计师3+1班”后,理论教学将以涉及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学、会计、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为主。学生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三年级,对于每一门注册会计师考试课程,均给予64-96学时的充足的教学学时,以保证考试内容及有关习题的充分讲解及训练,最终确保提高学生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通过率。四年级学生将赴东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关会员单位开始实习,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工作。
(一)进一步理顺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大纲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充分考虑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总体比较科学合理。但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进一步理顺课程体系及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问题,如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税法、税务会计及税务筹划课程中部分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教学中有关教师应进一步研究协调,尽量避免重复教学。还要结合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重新修订、完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教学重点、难点及学时安排,应尽量考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应用型财会人才的培养。
(二)完善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
会计学专业特色建设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教材。目前,市场上会计类的教材很多,但是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本科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使用的本科教材,另一类是高职院校使用的财务管理教材。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无论是从学生素质和特点、教学管理模式及学生就业等方面都有着独自的特点,即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因此对于教材的要求不同。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本科教材多数适用于普通本科学生使用,这些教材就内容上基本理论占了较大篇幅,而实际案例及业务操作相对较少,更不用说会计前沿专题讲座或实践教学模块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应用型会计课程的教材比普通本科学校教材更要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可以组织一线教学的会计老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发适合的教材。教材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在保证理论知识基本够用的基础上,尽量多的增加可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或模块,如增加会计专题讲座模块,充实生动的实际财务管理案例,教师在讲授教材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与企业中实际财务管理业务相结合,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较好的实习教学目标。
(三)进一步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A学院作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还比较薄弱。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重视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得心应手。基于这一考虑,学院应允许或鼓励教师从事相关领域的兼职工作,对于会计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一些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兼职。也可以利用假期,鼓励教师到企业相关会计或财务岗位从事顶岗实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并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高职称的教师充实到现有教师队伍中去。除此之外还要继续加强聘请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或财务实践工作的业界人士担任校外导师。并注重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可以采取校外导师与专业教师合作上课、开展实务讲座、指导实验课程、指导学生毕业综合设计等形式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保证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的需要。
(四)加强现有实习基地建设,并进一步增加新的实习基地
稳定的实习基地是解决学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的充分保障和基础。而目前实习基地上尚不能解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为了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习岗位进行锻炼,必须要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应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并不断完善实习基地档案建设及管理。另一方面,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实习基地,保证学生校外实习起到应有的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不要只把实习基地作为一种摆设,要真正适时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深入的实习。也可以开辟校内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本校有关职能部门。当然,也可以依靠母体学校的资源,共享实习基地。另外,对于各种实习可以采用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指导的形式,使得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真正能够学到实实在在的本领,真正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全在.特色鲜明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基于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实践[J].会计之友,2014(2).
[2]李桂荣,杨淑君.地方财经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C].中国会计教育年会暨第六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论文集,2013:193.
项目基金: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地方特色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GDJG20142539。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