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艳
【摘要】教学评价指的是对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合理的评估,其目的在于强化亮点的同时修正不足,以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学生学科能力的增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科、教师、学生这三元一体的共同发展。本文将以语文学科教学作为评价的内容,以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评价的载体,以初中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代表,以笔者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托,就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谈谈方向与方法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评价 长春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5-01
一、主观能动性得以加强
新课程改革中多次强调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以加强。以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现代诗歌二首》为例,一般来讲,教师在开展诗歌教学时都是从诗歌的分类与特点进行概述接受。接着从分析诗歌的词汇与句式入手来讲解诗歌的意思与内涵,最后从个性中抽离出诗歌的共性并作为文学体裁的认知与学习。这个过程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来牵着学生走,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更多扮演的应该是导师的角色而不是教练的角色。因此,在进行语文评价时,就应当从学生是否能够在自行品读的过程中主动提出疑问,如诗歌中的修辞用法,词汇隐喻等;是否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如对写作背景的思考,对诗歌内涵的理解等;是否能够主动研究发现诗歌的写作方式,如写作手法,对仗比拟等,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恰当好处地扮演了导师的角色能够去引导、点拨、推进、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总的来讲,以主观能动性是否得以加强来作为语文评价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因探索而好奇,因好奇而求知,因求知而思考,因思考而进步。
二、生活本真性得以回归
“学以致用,学有所得”是学习的目的之一,而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凭空捏造如空中楼阁般虚无,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生活与教育两者是互通,新课程也提到应当更多地释放学科的生活性,让学科能够为生活服务又彰显生活之光。因此,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学科的本真性是否得以回归。以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板块的 《主持活动》为例,这一节的内容是模拟主持人,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胆量与气场,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我们就应当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的实现了这一目的。实际上,“主持人”好像是一个特定的称谓与角色(统领整场的人物),但主持人身上的品质却应当是共通存在于生活中的,比如在公众面前发言时不怯场,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端正整洁阳光的外在形象等,因此,在开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比如谈话类(课前三分钟、特定主题分享会等)、竞话类(演讲赛、辩论赛等)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与人交际及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就是让学科知识回归到生活的表现。总的来讲,以生活本真性是否得以回归来作为语文评价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三、学科艺术性得以体现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艺术性也是其特征之一,表现于外就是语文是一门自带美感的学科,因此,,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学科的艺术性是否得以体现。以长春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给女儿的信》为例,该文本是借用了童话的形式来表达观点的深刻寓意,这些写法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富有艺术性与美感度的方式,而借童话来传达更深刻的,关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这一话题又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因此,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艺术性就成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否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入更多关于歌颂爱情的名言警句与诗词歌赋,关于爱情的经典文艺作品如《简· 爱》、《魂断蓝桥》、《乱世佳人》等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来树立对爱情的正确看法,这种看法是来源于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与认知而不是教师观点的硬性灌输,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区别。
四、师生互助性得以提升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进行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助性是否得到了提升。实际上,不论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还课堂于学生”,还是本文多次提到的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两者所共通之处在于学生与教师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休戚与共,关联互通的,学生向教师发问,教师向学生答疑,学生的问题会促使教师进一步的思考,教师的回答会促使学生更全面的认知,这种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促进并共同提升的。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讲,不论是学生的提问与反馈还是对学生的引导与点拨,都是“学”反射给“教”的遗漏点,假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并没有实现互相帮助的效果,那么课堂就是缺乏亮点、色彩与光泽的,同时也是难有进步。总的来讲,以师生互助性是否得到提升来作为语文评价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判断教师与学生是否在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双方都有所进步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五、小结
作为以语言与文化为教学内容的学科,语文不仅具有非常高的生活实用性,而且也具有不同美感的艺术性,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开展应当是柔性的、富有艺术气息与生活节奏的,因此,语文评价也应当是感性的、充沛的、多元的、广泛的,基于这种特征的语文评价强调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一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以加强、学科的生活本真性是否得以回归、学科的美感艺术性是否得以体现、课堂的师生互助性是否得以提升这四个方面去思考与实践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以将语文评价向更综合、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荣杰.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究[J].中国培训,2016-03-04.
[2] 徐敏芳.“四化”语言:语文课堂评价的一抹增色剂[J].华夏教师,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