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朝哪里去?

2016-07-20 23:40施洪亮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7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素质

施洪亮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教育改革政策的密集发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教育界的热议话题。笔者从一个实践研究者的角度,就目前已箭在弦上的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作一些冷思考,以期对其顺利实施有所助益。

一、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

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其实,“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1999年中央作出推行素质教育决定之时就已经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评价制度。当然,当时针对的是高考问题,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提出了要开展素质评价。在之后的课程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更加清晰。2006年,教育部进行全国初中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求中小学实施综合素质

评价,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取代传统的成绩报告单。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一种全新评价方法,通过记录学生各学科成绩、到校出勤情况、体质发展、参与研究性学习成果、社会实践时间和内容等,试图全面、详尽地反映一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过程和成长经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点,学生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试图多角度、多维度测评学生综合素质。在随后进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教育部始终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照原先的政策意图,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有望成为学生升学、就业的一个参考依据,并引导学校、学生重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并不符合预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在升学中的作用微乎其微。首先,高中招生和高校招生仍以分数为主,几乎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填写和指导工作不重视(重视程度逐年递减),教师及

学生填写的认真程度降低了,最终导致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没有太多内容、没有个性特色,诚信度、有效性均不高,由此,高校更加不信任手册内容,也更不会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的参考依据。于是,综合素质评价陷入恶性循环……

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几个关键难题

对于上海市2014级高中新生来说,综合素质评价将在他们毕业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目前,上海市各个高中都已紧锣密鼓开始实践并着手填写电子表格。为此,在大力推进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的当下,我们必须加强研究,保持冷静,认真思考并总结使用手写版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训,扎实做好新一轮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为此,笔者认为需要认真审视如下几个关键难题。

(一)概念混淆,工作意义和责任主体不清

很多人容易把高校招生的综合评价与对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混淆起来。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与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有联系,但还不完全是一回事。综合评价是高校的事,高校招生实行综合评价是打破高考唯分数论的重要突破,是高校招生录取时在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以面试为主要形式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招生录取方案。因此,综合评价强调的是评价要素的组合方式,实际上,这是国家的考试招生制度。当前倡导的综合评价是指高招阶段引入综合评价后,在高考录取时,高考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准,还要参考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还应包括平时的学业水平成绩和高校对学生的面试考评。最新的高校招生综合评价方案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631模式”,从试行的效果来看,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馈。然而,简单的几页个人材料和5~10分钟的面试真的就能判断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科学选材吗?材料和面试充其量只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外显表现,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状态。如果仅把这看作综合素质评价,那么就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

本文讨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高中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是由教育部门设计,立足于学生成长、学生发展的一种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由高中学校负责进行,是学校责无旁贷要做的工作。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应是中学日常的教育行为,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林林总总,反映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由此,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主体就是中学内设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相关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强调中学真实地记录学生的表现,然后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后给予学生更科学、更全面的素质评价。正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谈松华指出:综合素质评价不应仅停留在“考试招生制度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而应是“学生成长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总而言之,综合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两个针对不同主体的制度设计。在中国现实的情况下,无论是高校的综合评价还是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都还很不成熟,处在一个探索过程。要使这些制度设计真正能够成为一种成熟、可靠、有效的制度,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对高中学校来说,综合素质评价应包含哪些要素?哪些综合素质能反映学校特色?哪些素质评价最能让大学认可?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度如何保障?从高校来讲,为什么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参考?如何平衡不同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究竟怎样利用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所有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都依赖于一个前提:厘清基本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大胆地去探索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才会使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日臻成熟。

(二)功利主义盛行,评价改革阻力大

当前,高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功利主义盛行、教育行为短视,在教育公平名义下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简单评价仍大行其道。长期以来,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是架构在以高考、中考为龙头的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的“严密组织”之中,用“结果制约过程”一直是其思考和运作教学体系的惯例,并且成为一种“社会标尺”,使得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实。因此,要撬动评价这颗最重的砝码就要挑战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和行动惯性。从综合素质评价在中学遇冷可窥一斑。如果中学从功利的视角定位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大学的综合评价,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大学筛选,那么在当前背景下,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说基本没有价值效益。因为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发挥作用之处就是在高校自主招生环节。现在的“985”工程大学的自主招生比例都控制在5%,相对前两年还有所收缩了。实际情况是:在招生比例较大时,这些高校自主招生时都没有使用中学提供的综合评价,或者说都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那么,在招生规模缩小的背景下,高校更不会去看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当然,对自主招生的认识,我们仍有误区。上海市就将相当大的比重放在高职高专的自主招生上,而学生平时学业成绩和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只是人们因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对综合评价在高职高专升学中的作用的宣传明显不足。

高校招生部门即使从功利的角度也极易发现,组织很多人力、物力去看那么多材料、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耗时耗力,单从选拔的角度看效能太低。顶尖高校的自主招生,注定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高校怎么挑?就是选学科基础扎实、特长突出、有创新潜质的好苗子。这些人相对来说如鹤立鸡群,还是比较好发现的。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基本能在全国性的学科竞赛获奖,高校拿到获奖名单就行了,哪几个学生在哪几个学校一目了然。要想发现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可以关注全国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评比等比赛,还有ISEE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丘成桐数学奖和物理奖等,这些都是公认的好平台,区分度很高,评奖操作也越来越规范,获奖学生素质相对较高。在这个意义上,顶尖大学的自主招生其实不需要中学提供综合素质评价,既然如此,中学何必费劲去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呢?所以,很多中学采取的是简单填个表格、完成任务的敷衍态度。

(三)评价工作细致烦琐,教师工作压力大

从操作层面来看,首先是谁来填写和评价的问题。一开始当然是学校(教师)填写,学校填有助于确保规范性。对很多中学教师及中学生而言,“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学校组织的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测评和评价任务。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分为六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其结构略有差异),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这六个维度又分别被分为若干个项目。评价常用等级制,分别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合格)、E(须努力),但关于学业能力沿用百分制的较多。除了评分,被测评学生还要自行撰写“自评”,同学之间要写“互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也要为学生撰写“师评”(考虑到班级规模和任课班级数量,最近几年绝大多数任课教师的“师评”基本没有进行)。总而言之,学期末很多人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填写而忙忙碌碌。以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纸质形式为主,填写工作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负担。现在个别发达地区正在逐渐建立电子化平台,实现手册内容的电子记录和设置访问权限,但对很多教师来说,电子化的操作要花去他们更多时间。时间短、任务重,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也不够,评价难免草率。也有学校教师不太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很多应由教师完成的工作也会分配给学生或学生干部完成,这样评价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自然大打折扣。

然而,教师(学校)的压力绝不仅限于辛苦,而是来自学生、家长、社会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质疑声。无论是评语、等第或者是按照某种规则量化后的分数,都是学校或教师的个人行为。有的在校学生或家长认为,这些评价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人认为评价有很大的主观性,很难做到评价的客观和中立。一旦这一评价结果与升学挂钩(哪怕是非常软性的参考),教师必然会面对家长的质疑。有的学生成绩很优异,若因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过差,影响了升学甚至前途,家长存在质疑将不可避免。也有教育学者认为有些评价要素并不合理,缺乏科学性,测评过程在某些学校往往不透明、不公开。在诸多压力之下,“不做不错”很容易成为教师和学校的选择,评价结果的千篇一律成为常态。

新一轮的综合素质评价,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评价困境,采取了较温和的策略。如,上海版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是电子版,较原来的手写版适度简化,强调纪实性,要求教师或学校真实地记录(主要是填写六张涵盖各方面素质的表),即用翔实的事例描写,不需要总结性评价。然而,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很难用简单的分数和等第完成评价。此外,新一轮的综合素质评价为了确保诚信,规定这样的纪实评价一定要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统一来填。表面上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只是增加了教辅人员的工作量。实际上,由于教务部门和学生部门的所有数据都由一线教师提供,所以教师工作任务很难有实质性减轻,更像是多了一道审核关。于是,对学校及教师来说都是加重负担。在实行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性若无法保障,这一工作将无法推进。

最致命的是,格式基本统一的表格,许多社会实践、志愿活动都必须去指定的场馆等要求,使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几乎很难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也无端牵扯了学生及学校有关部门的大量精力。原先高校不喜欢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其信度不够、区分度不高。但现在,如果高中学校基本不进行定性评价,教师和学校不积极推荐,那么,综合素质评价表就会千人一面,那又有何意义?而且人们会有一个疑问:既然综合素质评价权还是交回给高校,那么,试行基于高考的高校申请制不是更合理吗?高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递交个性化的申请材料即可。现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申请学生信息登记平台,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填写。

三、解决策略及前景展望

虽然上述困难既有传统观念和诚信社会等背景因素,也有学校认知和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但我们仍然发现很多改变正在进行。无论是政府层面正在大力推进的特色高中建设、教育家办学和高中校长职业化,还是高校层面推出、中学积极响应的大学先修课程评价和各类学科营为主导的自主招生改革,中学层面推进的多元选择、个性化课表、导师制和教师激励计划,抑或是社会层面最近流行的“互联网+”方式、出现了像“校内外”这种专业致力于学生成长记录的网站平台。这些工作都为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创建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将为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新的问题解决思路。

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如何顺利落地并切实发挥对基础教育的政策导向作用,关键在高中学校。如何让高中学校充分理解综合素质评价对学校自身发展的意义,充分调动高中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性,切实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等,都是教育当前面临的艰巨课题,也是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成功推进的核心动力。

如何调动高中学校的积极性,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三大基本理念:其一,政府要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创造条件,使宏观决策更好地为微观实施服务;其二,把综合素质评价的权利真正还给学校,激发学校改革和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在动力;其三,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此,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一)改革传统的学校评价模式,推行政府科学评价

在中学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就是推进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改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营造一个科学的学校评价制度和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新一轮的综合素质评价,其实就是政府引导中学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或者说要激发中学自身搞好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而要激发中学的内在动力,教育主管部门就要改变原来单一的以升学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

中考、高考都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是高利害的考试。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家长都已经认识到一元化的分数评价对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危害(很多人用脚投票,选择国际高中和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上升)。事实上,就上海市而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给予上海市高中的自主招生的比例较高,优秀学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很多高中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然而,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不发布高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意见,所以普通学生家长比较难发现与自己孩子个性发展匹配的学校,社会就会放大以升学率、以高考分数论英雄的效应。校长们都很清楚:虽然分数是硬道理,但教育终究是为了人的全面成长。只要政府能明确办学导向,坚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全面评价,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就能得到重视。如果政府评价导向不清,对学校特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中学就很难有改革动力。

目前而言,一种可行的推进策略就是把综合素质评价与特色高中建设挂钩,与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挂钩。换言之,今后,所有要评特色高中、示范高中的中学必须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而且这些指标能体现学校特色,能把学校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都变成可考核的指标。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已试行多年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应该说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但如何推广到高中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借助互联网,搭建学生自主记录的网络平台,加强社会监督和教育督导

目前,高中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正演变成学生成长记录册的电子版,这种记录从长远来说有助于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然而,这样的档案记录式的综合素质评价也有明显弊端,相当于把评价权扔回给了高校,而且对高校科学选才意义不大;不仅高校希望看到的学生的多维评价没有体现,而且与综合素质评价设计时的校本评价、常态评价、过程评价的本意不符,很难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失去了评价的本真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重要的前提是有记录、有展示、可评价。成长记录怎么写?可以解放教师,直接让学生填写,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己填。当然,其中应有公开和私密的区分,需要分别设置一定的权限,这里一定要解决好一个安全性监管的问题,让政府、学校、学生放心,否则这个事情肯定做不下去。至于要用什么机制保障信息安全,如何科学地进行分级权限的设计,这需要严密的逻辑体系设计,有待持续探讨。通过互联网,学生一方面可以记录、展示自我,实现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和教师或校长一样参与评价,尤其是参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因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常常要超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只要学校有较健全的公示制度,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社会监督和教育督导来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可靠性。

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一个链接中学和高校的第三方的综合素质平台,来加强学生个性化展示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让学生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成长过程、成长感悟以及成长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写实性地记录下来,让高校看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特点。我们应该要相信学生,也要相信技术,也许这种三年过程中的写实记录相比一学期一次的学校记录诚信度更高。也许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让综合素质记录和评价的过程都成为社会诚信教育的过程。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难题,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也是一个难题,高考改革也是一个难题。目前,教育综合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确实已经走出了一大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的评价改革,必将在近期冲破坚冰,实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本文摘自《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04期)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素质
在多解中学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