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只是换一种行走的姿势

2016-07-17 06:34薛元荣
人民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民办学校公办

薛元荣

名师离职,尚没有如一些媒体所说的“成潮”。

据我所了解到的信息以及对我所在的区域的观察,离职是有的,但仅限于个别,没有成潮,微微荡漾过后终会归于平静。

当然,因为鲜有离职,忽然每年有若干名师离职,如此“大胆”的“出走”势必在短时间内形成“波澜”,于是惊呼“离职潮”。因此,对于“离职潮”的表述可以理解为:离职的教师是有的,且有增加的趋势。“离职潮”这个词语的背后是一种心态:对在职隐隐的不满意,盼望“离职潮”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期盼逐步改善现状。

离职,是正常的人才流动

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不同的是,教师的离职,是人才的流动。但两者的流动都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同时也存在着社会资源不均衡的因素。在社会开放了流动的一条门缝后,才有了教师的离职。

离职,前往何方?

一种是从公办学校到公办学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孔雀东南飞”,大量优秀教师“栖息”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而今的从乡村到城镇、从城镇“飞”往大城市,加上之前的离开学校到机关事业单位,都是一种正常的选择:人往高处走,不同的是,现在走的渠道多了。

如何理解“高处”?对教师来说,“高处”先是生存的“高处”,然后是生活的“高处”,最后才可能是职业的“高处”。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高处”还是“生存”和“生活”。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人类的天性。在整个社会阶层中,教师的知识水平、生活技能、道德水平等一般在平均水平以上,但或许其生活状态还没有与其拥有的素质和理想相当,“出走”只是时机问题。

一种是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因为灵活的入职机制,民办学校成了急于离职的教师的第一站。冲着民办学校的地段好、收入高,虽然有着脆弱性,但对于“偏于一隅”的教师来说,这个险值得冒。

离职,是为了一种可能性

当下的离职,更具理性,相当一部分是奔向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的一名同事,从乡镇中心小学离职,应聘到本市的工业园区某校。原因是,在原来的学校闭塞、工作不顺心,工业园区的教育生态更具开放性,或许到那里具有发展的可能性。这个发展,包括收入、职称和管理岗位。我在绍兴的一位朋友,“功成名就”后应聘到杭州主城区某名校任教。“跳槽”的原因是大城市的资源丰富,有助于自己在教学研究上更上层楼,毕竟杭州名师扎堆;同时,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区的一名中学副校长,人到中年离职前往本市另一区的民办学校,原因是孩子已经找到称心的工作,自己可以放心去闯闯了;该校由一所名牌大学投资、设计和管理,主持工作的校长有教育理想;学校承诺的待遇比较好,承诺有编制;学校离家不远。

上述三位的离职,原因复杂,但至少有一种是出于难能可贵的教育情怀,换个环境,或许更有助于实现教育理想。

但现实归现实,理想归理想。我那位奔赴工业园区某公办校的同事,告诉我:“钱是比原来学校多,但太忙、太累,忙得没有时间看书和思考。”工业园区的学校,是工业园区的节奏。“如果可以反悔,我宁愿待在原来的学校。再说,原来的学校也在变化。”我那位到杭州某名校任教的朋友,依然不满意所处的环境,理想的翅膀依然无法展翅。他有再度“出走”的念头。那位刚到本市某民办学校的原副校长,目前告诉我最多的一句话是“忙,要求高,忙得几乎没有节假日。我把自己卖给学校了”。从河南应聘到我市某名校的我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城市只是她居住的地方,她是这个城市的“过客”。

离职,是需要“资质”的

离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准备、评估风险,需要底气。上述四位老师除了年龄优势以外,至少都是市级学科带头人——这是他们“离职”的一张重要“资质证书”。所以,“离职潮”实际是骨干教师的事,骨干教师在一所学校本来比例就不高,可是别人要的就是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在一所学校是师德和师能的标志,他们的离职,表明这所学校一定在某些方面留不住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庙小菩萨大了,或者说翅膀硬了,可以高飞了。但无论何种原因,培养或者容纳骨干教师的学校,都是值得记住的学校。

离职,和公办、民办关系大吗?

并不是所有的民办学校都是优秀的。排除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读的学校不算,即使加上有政府支持的民办学校如民办公助学校,称得上好学校的也不多。一个区域,家长首选的学校往往是公办名校,除了优惠的学费,还有最重要的是质量的保证。

这里的质量,有两个意思,一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良好学校文化的熏陶;二是公办学校执行的是国家课程意志,和高考接轨。从教师角度来看,首选的大都也是公办名校。稳定的收入,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的;当职业人具有安全感的时候,才能放心地钻研业务。公办学校,提供了教师最需要的“稳定”,为大多数教师提供了保障。“铁饭碗”对教育事业来说,或许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然而,民办学校是一艘小船,掉头快,可以做教育改革的急先锋。因此,優质的民办学校也能吸引人才。公办学校是一艘航行了好多年的大船,有经验,但掉头慢。公办和民办的办学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在一条河里,都在国家教育体制下运作。公办学校固然有保守的一面,但民办学校的脆弱也显而易见。公办有公办的不足,民办有民办的优势,但民办所占的份额仍然很小。

我为什么不离职?

一是性格使然,偏于安静。二是地域优势,我所在的地域江南鱼米之乡、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三是在公办学校仍然有专业成长的空间,只要你坚持。我经历过两所公办学校,有一所抓得“松”,我从普通教师成为市级名师,具备了离职的“资质”;我之所以没有离职,倒不完全是感恩,就是觉得公办学校也是有专业成长的空间的。即便没有,至少还有“一个班”,如果你觉得“心满意足”,仍能为实现教育理想做些什么。

多年前,我的一位学姐,离职去了本市颇有知名度的外国语学校(民办公助)。头几年,确实意气风发,很有成就感。自从实行绩效工资后,她们的优势也不明显了。那回她劝我:“如果能凑合,尽量不要离职。折腾,很烦的。”我有一位家在外省的朋友,应聘到苏州新区某民办高中,后我区招聘教师,他应聘到了某公办小学做语文教师。他说:“终于安定了。”

这或许是“围城”,里边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无论是离职还是固守一方,所有的考量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教育路径,都是为了找到教育回家的路。

我没有离职,但我依然要向勇敢的离职人致敬。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民办学校公办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油罐内外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神数据
贵港市在全区率先成立民办学校党委
背诵
风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