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欲亡其国者,先亡其史。”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乃是我们的精神之根;精神之根断裂,我们就难以立足于当代世界。实际上,广袤的国土、悠久且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给予我们迎接未來挑战、开创美好明天最坚实、最丰富的精神资源。
问题是,中华传统文化一度被污名化、妖魔化,一段时间内传统被认为是落后的代名词。
时移世易,在经济现代化的路上狂奔之后,我们开始珍视、寻找自己的精神血脉,优秀的民族传统似乎开始复兴。但这只是否极泰来、一阳复始,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是必然的。这正是极关键的时刻。
有人看到弘扬传统文化实践中的一点错误偏向,便一棍子打死;有人因对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已非常陌生,对其他文明反而极为熟悉,很容易以别人之标准衡量中国之,切,当然对现实横竖都看不顺眼;有人只看到历史的“鲜花”,却看不到“鲜花”背后的刺和枯枝。这些都将抹杀传统文化刚刚绽放的生气。
对于民族的历史及其文化传统,习惯“新”的我们,似乎首先应该抱有一点同情之了解的态度。同情之了解,是人与人心灵交流的开始,也是我们接续自身精神血脉的基础。
接续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让我们从文化的“矮人”心理走出,让文化自信、文化担当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自觉。文化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脊梁。文化强盛了,一个民族就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