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历史课堂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6-07-16 15:27侯晓敏
人间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高职学校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侯晓敏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高教论坛

关于利用历史课堂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侯晓敏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历史课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学校;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其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宗教、艺术、科技、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同时它又是一门基础学科,重点是向学生介绍各方面的基础内容,基本了解中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承接中国的优秀文化。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了,“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又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和努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新意、美意,要变中求新、平中求奇,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高职校历史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知识在不断变化和更新,新信息资源层出不穷,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校所培养的人才将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技术骨干力量,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分化”和遏制等复杂的社会环境要求学校培养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高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历史没有浓厚的兴趣,加上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学生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从成功或失败的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大量重大历史事件和优秀人物的道德形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利用历史特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历史“大课堂”的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把历史的德育功能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尊重、理解多元文明成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里,都没有像在青少年期如此关心价值观问题。”

二、高职校历史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历史作为综合性学科,教学方法要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综合性,有时以一种方法为主,有时则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才能上好一节高效的课。“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教师要上好课,提高教学效益,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课时要多联系现实,多考虑学生的真实需要,多和语文、地理以及政治等课密切联系,只有站在新课程资源等更高的视角去准备教学,才能真正贯彻新课改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改变观念和方法,打破“教教材”的传统,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补充、重新整合教育素材。改灌输式为讨论式、探究式等,有利于学生领会新知识,搞活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采用问题教学法、情感教育、历史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需要,促使其认识情感由潜伏状态转为积极状态,使注意、感知、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积极探索知识并将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割裂的知识统一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事实证明: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运用歌曲、诗词等进行教学,加强素质教育。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高职历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歌曲、诗词、俗语、对联、典故等,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教学中讲解或播放历史题材的歌曲和音乐,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会体会、感悟生动的历史。歌曲可以拉近历史的距离,反映历史的特点。音乐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一些历史题材的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能反映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比如,《南泥湾》再现抗战时期根据地热火朝天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状况;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反映了抗美援朝时艰苦的战争年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全国欣欣向荣的热烈场面;《我爱你中国》、《1997》等则表达了新时期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一个人爱好某种事物的稳定趋向,它具有动力作用。”讲重庆和平谈判时让学生朗读《沁园春·雪》并讲解当时的背景,不仅使学生有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加深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文课的记忆和理解。1945年抗战胜利后, 毛泽东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期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同时向他“索句”。毛泽东便把9年前创作的《沁园春·雪》书赠给柳亚子。此作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一刊出,就立刻轰动山城,传诵一时。连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都赞之曰:“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这些生动的教学情景,不但使学生能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由此产生强烈的提问欲望。学生在这种充满感情色彩的环境中思考问题,非常活跃,积极发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中国近代史“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学中,让学生齐声朗读毛泽东的《长征》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描写,学生激情澎湃,真实地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1]

(二)充分运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加强素质教育。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授课时根据讲授的内容穿插相关的趣味性、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强调所讲内容或用故事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掌握知识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趣味性,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兴趣被激发起来时,好奇心、求知欲也跟着膨胀起来。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主动地去思考、探究历史。原本枯燥沉闷的课堂将变得生机勃勃,被动接受的课堂将变成积极探索的课堂。通过历史故事营造的情境、氛围,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中蕴涵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将历史故事用于高职历史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其中了解历史的演变进程,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体悟历史,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历史故事里许多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例如,讲抗美援朝中献身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等故事,从这些英雄事迹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可以汲取到丰富的人文素养,陶冶美德,完善个性,进而塑造优秀的品格。历史故事中难免涉及各种可恶之人、可恶之事,我们要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另外,历史教学归根结底就是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和理解了多少历史知识,更要关注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的影响。历史故事蕴含丰富的智慧、哲理正是开展德智教育最佳素材。以历史故事为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维持学习热情,符合高职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同时利用历史故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开启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性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教师口述,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编演历史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前搜集、阅读有关材料并编写历史剧本,同时分配角色、进行排练,然后在课堂上出演,以此来展现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感受和体验历史的目的。历史故事的编演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在不断进步、中国人民的力量在不断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2]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感觉器官中有80%一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而听觉器官对信息的接受效率为10%一20%。由于有些史实太抽象或时间相隔太远,过程太复杂,仅靠教师讲述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历史教学要再现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血有肉、命运曲折离奇的历史人物,婉约迷人的历史事件,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素材,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等渲染情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形象思维。学生的思维便可超越时空界限,再现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例如在“抗日战争”的教学中,利用《南京大屠杀》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真实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这段历史事实。学生们在感到压抑、震撼和愤怒的同时会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并激发起一种奋发图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民族情感。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授课内容变为具体,化难为易,有时用很多语言难以说清的问题,通过多媒体等很快就能揭示出其实质。在教学中使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缩短已知与未知的差距,开阔学生的视野,将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学生看得更真,感受更实,理解更深。学生把学习心态调节到最佳水平,去品味和把握历史,培养和发展思维、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结合新学的内容轻松地完成作业,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如在教学“近代工业的起步”相关知识后,为了增强对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认识,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大染坊》最后一集,该集主要讲述陈寿亭 (六哥) 经营的印染厂最后毁灭的结局。通过主人公陈寿亭的悲剧性命运走向,揭示民族资本家的艰难生存过程,使学生在活生生的剧情中,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发展的艰难状况,也深刻地体会了:一个人的成败与国家的兴亡是息息相关的,个人命运必须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起来,正所谓“国不富则民不强”,从而激发他们为振兴祖国和中华民族而奋发图强的精神。[3]

新世纪历史课程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历史素养与综合文化水平,使其成为素质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图。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历史人物和时间来寻找历史规律、经验教训,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自强自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殷春梅.情境教学使历史课堂活起来[J].新校园(理论版).2013(4).P175

[2]覃丽燕.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究生论文

[3]伍崇军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初探 [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8) P96

作者信息:侯晓敏,女,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36-02

猜你喜欢
高职学校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职校数学课堂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式探究
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