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黎阳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基础上,还得充满“语文味”。可是,教师怎么兼顾“有效”和“有味”呢?本文从有效朗读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朗读
一、语文朗读的现状与原因
如果语文课堂的氛围其乐融融,那么教师就能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得到美的享受。这是多么美好的课堂,可是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1.功利性的驱使
(1)朗读时间不够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会有意或无意地压缩,甚至省去朗读环节,以至于 45分钟一节课,学生朗读的时间寥寥无几。如在预习性的朗读中,虽然教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课文都没读完;在公开课上,朗读也只是教师的“才艺秀”、优等生的“个人专场”、 “语文味”的泡沫剂。
(2)朗读未纳入考试范畴
纵观各地语文考试,朗读并未纳入考试范畴。语文教学的重点仍然是识记知识点、讲解答题技巧、归纳答题模式、过关检测等。
2.教师素质的制约
(1)标准的发音
部分教师普通话不标准, 即便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一部分教师自身就对教材理解不透彻, 把握不准课文的情感基调,所以不能给学生做朗读示范。
(2)观念的固化
“应试教育”在不少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很多教师认为既然朗读不能作为评价语文水平的标准,倒不如节省时间,让学生背诵课文。
(3)科学的指导
当前,有的教师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 不能熔“导”“练”于一炉, 不能糅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指导不得要领, 只重视声音形式,不重视内心体验;有的教师只重视表层的技巧, 不重视语言的内蕴。久而久之,语文课堂就会出现“教师声嘶力竭,学生无精打采”的状态,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朗读的途径与方法
有效的语文课有其共性——“语文味”。在充满 “语文味”的课堂上,文化气息扑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想活跃,精神解放,语文素养有了显著提高。怎么样调剂好“有效”和“有味”呢?笔者认为,有效朗读就能做到两全其美。
1.明确朗读目标
陈树民在《要充分发挥朗读训练的效能——谈学生朗读的目的性和具体方式》中提出:“学生的所有朗读都必须目的明确,比如尝试性朗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了解课文,教师能了解学生的问题,继而给予有针对性的讲解。因此,在有效朗读课中,教师应该确定每个环节的朗读目标。
2.丰富朗读形式
目前,自由朗读和齐读是最常见的朗读方式,阅读课堂缺乏因材变式的做法,使朗读教学陷入机械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丰富朗读形式。如在讲解、分析中穿插朗读,在思考、感悟中穿插自由朗读、穿插表现人物特点的分角色朗读、穿插渲染气氛的集体朗读、穿插技能训练的仿读、穿插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表情朗读等。
3.指导朗读技巧
除了教给学生节奏停顿、语速急缓、语调高低、语气轻重等基本朗读技巧之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朗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如在朗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八月时节,自己身处塞外漫天飞雪的情景。这样,学生就能读出画面美,读出惊喜情,朗读语气自然明快活泼;当朗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学生要想象诗人伫立风雪中的情境,体会目送友人,久久不愿离去的那种惆怅与不舍,朗读语气自然低沉悠长。
4.完善朗读评价
教师不能再用“读得好”“声音很响亮”等敷衍性的朗读评价,而应有具体的评价方式:①教师点评。当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指出学生朗读的优点、不足之处以及提高的途径;② 学生互读互评。包括同桌两人互评、前后座四人互评、小组间互评等;③学生自评。学生可以根据“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读?”“根据你的理解,能不能读得再好一点?”等问题进行自评。
参考文献:
[1]王建英.让朗读焕发迷人光彩[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星星实验学校)endprint